南京人的性格特征和城市精神
南京人的性格特征和城市精神 
    南京人有南京人的“味”。南京人的“味”,不象上海人精明,不象北京人张扬,不象温州人对金钱天赋敏锐,也不象广州人那样到哪都是一副阔老板的派头。
南京人的“味”,要在浅斟慢饮中细细品嚼,要在拨去浮华的静室中寂寂审视,才能体悟出其中的三昧。那是历史的积淀,浸透了六朝烟水气。那种怀揣急急的功利心的人,是无法感受南京人的“味”的。
    南京人憨直,朴素,热情,待人不掺假。帮你就帮你,绝不会对你恶作剧。问个路什么的,南京人会告诉你往哪走,到第几个路口拐弯,路口有什么标记;在出租车上丢个钱包、或是什么贵重物品,焦急之时,你会得到一份暖心的安慰,“司机正在你呢,请放心。”果不其然,不多久一份惊喜就会送到你面前;到南京投资,尽可以把心思放在业务上,不用担心业务之外烦心恼人的事……南京人实在,不会拐弯抹角算计人。“南京大萝卜”,这是外地人对南京人的戏称。这话最初并无贬损之意,而是表扬南京人好处,实在,令人放心。因为南京的萝卜水分足,口感脆甜,不空心,买回去不会上当。
    南京人遇事不急不慢,淡定从容。或许是看惯了历史兴衰,朝代更迭,数不尽的风流人物,终究是“名士青山,美人黄土”,让南京人大彻大悟了;或许是从古至今,多次的南北东西大交融,使南京人的性子中性化了;或许改革开放至今,南京人的视野世界化了……“多大的事啊”,“烦不了”,这是南京人的口头禅,透过其中,你会看到南京人淡然处世的心态,捕捉到南京人性格中最真实的一面。不争不抢,不慌不乱,荣辱不惊,悠游于中心之外,常常使南京人满足于生活的平静,满足于四平八稳的节奏。思想里流淌的是些市井哲学,“不羡官家不羡仙,不羡钱财不羡权”,留得自我,逍遥自在。
    南京人不排外,对外乡人包容性强,豁达,没有高高在上、优人一等的神气。也许这是历史的传延。历史上的南京,每逢一次大的变革,就会出现一次大的融合,吃的,穿的,喝的,说的,唱的,从民俗风情,到乡土文化,不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会在大融合中占得一席之地。今天,传统依然传统,原汁原味没有走样。南京有100多万外来人口,只要勤劳,肯动脑筋,不作歪事,就能在南京到饭吃。举个例子说吧,南京师范大学(宁海路校区)前门口、后门口,每天夜幕降临,都有很多小商小贩,或是开着机动三轮车卖水果,果皮、包装膜铺了一地;或是架着个炉子,炊烟袅袅,烤肉串,做蒸糕,烘山芋,不亦乐乎;或是卖盗版光碟的,三三两两,占据了稍微暗一点的树下;还有卖炒玉原石
货的,卖旧书的,卖本子、夹子、头饰的,简直就是一个小集市,生意挺红火。他们占道经营,常常使马路上的交通空间仅容下一辆大巴士通过。南京人经常抱怨他们占道经营,此外也没有太多的话,言语之间却让人感到更多的同情和宽容,“混穷不容易啊”。市容来了,还会提醒他们快跑。南京人不会说他们“乡巴佬”,嘴角挂着一副鄙夷的神。
    南京人是有创造力的,聪明而灵动,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上世纪90年代,南京出了本书,名叫《南京之最》,记载了过去许多南京人露脸的事,如建立“最早的无线电厂”、“最早的国产录像机生产线”、“最早的国产电子管”等,有500多条。今天,南京人依然保持了这种创造力。南京的电子信息、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和电力五大产业在全国颇有影响,成为提升南京知名度的金字招牌。南京高校林立,科技成果累累。2005年卷《南京年鉴》统计,仅2004年一年,南京高校就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其他省部级奖项更多,显示了强大的科研实力,在长三角人才高地占据了重要位置,与上海遥相呼应。2006年初,《南京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重点对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轨道交通与智能交通、软件及系统集成、消费类数码产品、食品安全及农业生态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等21个重点领域中的66个关键技术一一列出,公之于众,吸引人去攻关。《纲要》刚刚宣布,就在南京科技界引起强烈反响,
创新的激情一刹时就象火山爆发流淌的的岩浆,灼得人发烫。南京人有这个实力,南京拥有一座创新的活火山,随时都等待着喷发。
    南京文人汇聚,作家倍出,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江苏作家的沃土。叶兆言、苏童、周梅森、韩东、毕飞宇等等,时时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也许就在你和他(她)握手道再见时,他(她)刚刚在全国轰隆隆放了一炮,红透半边天。虽然其中有不少人不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但是他们早就融合到南京的山山水水之间,用南京男人或南京女人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爱好,展示南京男人或南京女人特有的魅力。北京的作家说,夏天某日,他到南京来,苏童来看他,大老远骑自行车赶来,T恤、短裤,趿着拖鞋,行头打扮,地道的南京男人模样。苏童的老家是苏州,离南京不远。由此可见南京的融合力是多么强大,而这种融合力又孕育了多么大的创造力。改变了苏童,也改变了和苏童一样的作家们。
    南京人富有正义感,是非拎得清。用南京人的话说,“眼里揉不得沙子”。南京人认为,市民英雄周光裕是南京人正义的化身。他是一名普通工人,下岗后勤俭自强,从事过卖肉、送酒、贩螺蛳、装空调等活,硬是靠自己的主动、热情、不服输的劲头,挣钱养家,
而不愿去领取最低的生活保障金,那样没面子。2001年11月12日下午6时许,3名歹徒抢劫一名女青年。见此情景,他挺身而出,勇追歹徒,在搏斗中被刺牺牲,血洒玄武湖畔。那年冬天,南京特别的冷,可是南京人的心里却燃烧起熊熊的火,那是愤怒之火,那是周光裕用生命点燃的正义之火。南京人说周光裕是“平民英雄”,没有拔高他,也没有贬低他,大家心里都有一杆尺子。此后,直至今日,南京人碰到扒窃、抢劫、打架之类的事,每每都有人站出来说“不”。南京人就是南京人,心里装不下脏东西。南京人不会嘲笑站出来的人是“二五”,“多管闲事”,而是抱以热烈的掌声以示敬意。若是站出来的人受到伤害,抑或财产受到损失,不管认识不认识,需要不需要,常常大老远跑来捐钱捐物,以表达支持的心意。这已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一种市民的自觉行动。过去如此,今天如此,明天还会如此。
    这就是南京人的性格。南京人的性格,是多面的,是立体的,是多棱的,是透明的,丰富而多彩,清晰、真挚,可以触摸。
    南京人的性格,铸就了南京城市的“魂”。一个城市,要有一个“魂”——大家都认同的价值观。这个“魂”,就是城市的精神。
    南京的城市精神是什么?前两年南京市民投票推荐,最后归纳总结出16个字市民精神:“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有人说,这就是南京的城市精神。
初闻征雁已无蝉    还有人对南京的城市精神有更深的理解,他们认为南京人知难而进,团结协作,共渡难关的劲头,那才是城市的精神。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南京的城市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市委书记罗志军4月27日在《南京日报》头版发表了题为《非典终将倒下,城市精神永存》一文:
奇妙的想象作文
  “突如其来的非典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人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
    南京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尽管在历史上曾经屡遭劫难,但天灾人祸非但没有摧毁南京,反而造就了她薪火相传、辉映千秋的城市文明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每当我路过或远眺象征着南京城市精神的历史文化遗存,心中就会充满感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城市精神作为动力;我们的城市可能会遭受各种磨难,但是,蕴涵其中的城
市精神却始终昂然屹立。现在,我们也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当前正在进行的抗击非典的斗争,考验的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医疗救治水平和城市公共卫生的应急保障能力,而且是我们这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素质。我们所捍卫的不仅仅是自身的生命安全,而且是人类的尊严、城市精神和城市文明。和平的年代没有硝烟,然而没有硝烟的战场同样考验着我们的城市。我相信:南京人民必将愈挫愈奋,愈战愈勇,越是在危难的时刻,越能够体现出坚强团结、不屈不挠、互助互爱的品格。无论这场较量延续多长时间,我们都坚信:城市精神是我们顽强抗击非典的不竭动力。
    灾害是一种磨难,更是一种锤炼。面对这场重大灾害的考验,我们的城市精神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我们的城市精神将更具凝聚力,更具感召力。同时,我们的城市精神也将更美好、更文明。非典的肆虐暴露了人类在城市生活方式与个人生活方式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抗击非典斗争中,也要对这些问题给以充分的关注。同心抗击非典,崇尚文明生活。‘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在这场与非典的斗争中,我们并不孤立,我们力量无穷。有党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有全市人民的和衷共济,有城市精神作为强大后盾,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渡过难关,夺取抗击非典的最后胜利。我们将用事实再次向世界表明:南京城和南京人有信心、有能力战胜一切艰难和险阻,为赢得自身的幸福和发
展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自助者,天助之。战胜非典,不是神话。 非典终将倒下,城市精神永存!”
    “灾害是一种磨难,更是一种锤炼。”锤炼什么?锤炼的就是城市精神,“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越是在危难的时刻,越能够体现出坚强团结、不屈不挠、互助互爱的品格”。这是南京人性格的升华,是南京这座城市在新世纪中的精神状态最好的揭示。(摘自《话说南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