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旅游资源情况简介
大汶口镇位于泰山南麓,大汶河北岸,距泰安市区25公里,曲阜40公里。京沪铁路、104国道、京沪、京福高速公路从辖区内通过,公路四通八达,铁路穿越南北,交通十分便利。总面积97平方公里,辖5个管区,4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人口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成都市旅游景点64.3%。镇驻地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2.75万人。
大汶口镇是举世闻名的大汶口文化发祥地,它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共称为华夏民族的文化起源。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大汶口镇南部,保护区域面积八十二万五千平方米,是驰名中外的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命名地,198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以来先后进行了三次发掘,出土文物近万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对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起到重大作用。镇辖区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姜城、双龙古石桥、皇营遗址、山西会馆、原泰安八大景之一的汶河古渡及300万年形成的上泉古泉,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大汶口文化,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大汶口文化已成为中小学、大学历史的必讲内容。
大汶口文化遗址:大汶口遗址位于泰安市大汶口镇西南和隔河相望的堡头村西一带。1959年6元宵节祝福语短句月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的指导下,省文管处和济南市博物馆主持进行了首次发
掘。揭露面积五千四百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期墓葬(133座),1974年至1978年泰安地区文物局具体负责进行了第二、第三次发掘,共揭露面积一千八百平方米,发掘墓葬56座,120余个灰坑,rpg游戏制作大师14座房址,证明了大汶口遗址是一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
大汶口遗址墓葬分为大汶河南北岸边。先人们傍河而居,现存面积八十二万平方米。地势基本属平原区,土质肥沃,水源充足,适于人类渔猎、居住和农耕。
遗址发掘清理墓葬189座,绝大多数墓中放置数量不等的随葬品,主要有礼仪用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四类。从随葬品的差异可以看出,当时社会成员内部,贫富分化已经比较严重。
遗址墓葬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墓:石器种类少,且笨重,渔猎工具为多,陶器以红陶居多,大都是手制,彩陶制作十分精致,种类已较多。
中期墓:分为上下两期。
前期:石器较早期进步,有通体磨制的石斧、石铲、石锛、石凿及骨锥、骨针、匕首、鱼镖等,陶器中,灰黑陶增多,彩陶富有特,颜有红、白、黑、赭。
中期的后期:石器造型规整,刃部锋利,灰黑陶比例渐增,快轮技术发明,烧制火候较高。
晚期墓: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石斧、石铲工具较为规整,刃部平直锋利,通体精磨,有管钻的孔。制陶业更是兴旺,陶器的风格也有明显变化,器物多为素面、磨光或饰弦纹,尤其黑陶高柄杯,乌黑发亮胎质又簿,极为精巧,为后来龙山文化蛋壳陶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大汶口墓葬遗址内涵十分丰富,出土了大量陶、石、骨、牙、蚌等质料的精美器物。以彩陶独具特,如彩陶鼎、彩陶背壶等,尤以螺旋纹、八角纹、三角纹为独创。另外有弦纹、菱纹、花瓣纹、勾连回旋纹多见。
石器在大汶口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时人们同大自然作斗争的主要手段是使用石器。他们用大型的石铲、石斧、石锛砍伐树木,开垦耕地。用小型石锛、石凿、石砺进行
手工制作。用石刀、石棒加工粮食。这是人类生产技术上的一大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大汶口遗址是大汶口文化的命名地。国务院公布为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三日立碑保护。大汶口遗址,为研究我国母系氏族晚期的社会状况,我国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过渡,我国父系氏族社会及原始社会的解体等,提供了宝贵资料。
山西会馆:座落在西南门里路西,为大汶口镇著名名胜之一,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山西会馆整体座西朝东,分南北两院,北为关帝庙,南为戏楼院。据修山西会馆碑文记载,该馆是清乾隆24年(1759年)在关帝庙基础上扩建而成。因修庙、建戏楼全由山西商人出资作为山西同乡聚会和接待过往的山西官员、商贾、老乡之所,而定名为“山西会馆”。总面积2283平方米,其中戏楼院面积为1540.5平方米,座南朝北,分前后台。关帝庙面积742.5平方米,座北朝南,二进院落,庙门居正中朝南,山平门式样,进庙门,正面有一过厅,过厅东有钟楼,西有鼓楼,应晨敲钟,暮击鼓之用。钟鼓楼以北建有东西两厢房,东厢房为盥沐室,西厢房为更衣室。
穿过过厅即是关帝大殿,过厅和大殿之间有一窄走廊。大殿为前出厦,殿堂式建筑。大殿门外右侧,有一刀架,上插关公的青龙揠月刀,刀柄是铁的,有茶碗口粗,刀长二尺,六寸宽,刀背半寸厚,重三百余斤。
大殿是山西会馆的主体建筑,大殿东西建有两配殿,东配殿供财神爷,西配殿供火神爷。大殿、配殿和过厅,都是重檐歇山顶,青瓦覆盖,虎头瓦当,殿脊两端盘龙翘首。
大殿和两配殿的前厦两端墙壁上绘有山水人物,花草鸟兽等。殿内雕梁画栋,正面神台上塑着关夫子像,面南端坐,二米高。神台前为供桌,桌上正中摆着香炉,两旁是锡蜡签,供桌左右有周仓、关平侍立两旁。
山西会馆在国民党时期改建为学校,定名为“泰安县第八区区立完全小学”。解放后,改建为盐业公司,后成为供销社南仓库。在“文化大革命”时遭到破坏,又加年久失修,岌岌可危。
明石桥:又名“双龙古石桥”,石桥北起大汶口西南门,南至宁阳县茶棚村,是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年——1572年)修建的一座横贯大汶河唯一的古石桥,清代雍正八年(公元
1730年)石桥被大水冲毁,粥店著名石匠姜桂松出资进行了修复,为纪念姜石匠,当地人立碑以记其事,并称此桥为“姜公桥”。2003年石桥又被大水冲毁后,镇政府出资40万元进行了修复。
此桥依水势和地形分南北两区,北端从大汶口西南门起,下铺十余米的石面下坡路,随后进入北区主桥,主桥共32孔,至河床中心有一段岩石隆起处,修桥时,将岩石铲平铺上平整的石块,当地众叫这段桥为“哑巴桥子”。“哑巴桥子”中间有一宽3米多,深民间小调老来难2米多的流水道,在此处也架了一孔桥,使“哑巴桥子”分为南北两段,北段长27米,南段长40米,南接南段主桥32描写树的词语孔,再南去便又是一段较长有隆起的石面,约100米,这里也将石面铲平作为路面。接着便是汶河南岸的一股水流,架桥三孔,再南去便是近百米的石铺路面直达汶河南岸茶棚村北门,总计架桥65孔。桥面总长度221.8电脑功率米,加上“哑巴桥子”和两段石铺引桥,总长400余米。
现在的古石桥依然显示出当年的绵延之势,当年建造在桥头上俯视流水的龙头已经不复存在,整修后只在石桥的正中央的桥身上塑了两个龙头,清清的汶水流过桥下,为附近居民带来方便。
云亭山:云亭山位于泰山南麓,大汶口镇马家大吴村北,据泰安市约22公里,海拔141.5米,一条山谷将山体分成东西两个山包,顶部平坦,呈丘状平台,方圆约8000平方米,孔子后人孔祯渲在《泰山纪胜》中说:“云云亭亭,两山颉立,逶折一径”,正与云亭山地貌相合。
云亭山原名亭亭山,东临云云山,云亭山历史由来已久,根据原有碑文记载可追溯到唐代,相传明末清初,江南才子侯方域在云亭山出家修行,李香君在山东侧出家,许多专家认为孔尚仁任《桃花扇》的人物原型就出于云亭山。
从地面遗存情况看,整个祭台遗址破坏严重,现存未破坏部分呈馒头状,直径约10米,高约6米,最下层为石质,石质层高约3米,其上可见文化层,据泰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刘慧介绍,文化层所含文化遗址呈现商周时期的特征,在上层现存的一建筑遗址,从石料和砖形看呈明清特征,土丘四周散落大量陶片、瓦片、多呈汉代特征。云亭山上的遗址集不同朝代的特征于与一身,可见起当初受重视的程度,而且从这些特征和地面遗存情况分析,文物专家认定云亭山属于商周时期及其以前的遗址。
经文物专家多方考证,云亭山在古代的香火鼎盛不亚于泰山,而且,云亭山上的建筑也
是规模宏大。在古代,游人可从山南的石阶登上山顶,山顶建有玉皇大殿,供奉玉皇大帝,殿内有明黑暗洞,大殿东有四层楼高,上有碧霞元君塑像,西有娃娃大殿,供有送子娘娘,东有道院,备有客室,属道士住宿之所,四面围墙,极为壮观。南有钟、奎二楼,院门前偏西,向西南方向有一条延伸的金街,长约300米,金街北首西侧有一处圣泉,因相传此泉水能消灾解难而得名,泉水甘甜,周围百姓经常上山取水。云亭山每年都举行庙会,农历2月28日开始,3月2日结束,因其跨两个月,所以俗称“两个月庙会”,用以夸大庙会的时间。庙会期间各地剧团在戏台上唱戏,三教九流,商贾云集,许多人前来祭祀,祈求平安,明朝以后,云亭山庙会被取消,而许多经商的人还是保留着先来云亭山祭地,再去泰山祭天的传统。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驻扎在云亭山之上,日寇围攻云亭山时将山上大殿浇上汽油焚毁,道士韩杨明被日寇杀害于当时的汶口邮电局。在解放汶口战争中,解放军经过29天的血战而告捷,战役中牺牲烈士被安葬于云亭山南。
上泉古泉:位于大汶口镇上泉村,上泉村现有人口1352人,土地2780亩,水域面积800亩。古时有名的泉就有5处:驴大[dai]泉、龙泉、灵应泉、郑家泉、明泉(月牙泉),无名
的泉眼不计其数。泉水常年喷涌不息,现每小时涌水量在100方以上的有驴大[dai]泉、灵应泉、郑家泉、京抄泉、洪湾子泉,而尤以驴大[dai]泉涌水量最大(一般年景涌水量约280方/小时,丰水季节达600方/小时),根据地质五院的实地测量,泉日涌水量多达3万方,且水温常年保持18度。整个泉位于大汶河北岸,远古圣山云亭山的西部(水脉在同一个小流域内,距离只有3公里)。距泰安市中心25公里,曲阜50公里。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从中穿过,正在建设的京福高速铁路在其北部,处在“一山一水一圣人”黄金旅游线的中点上,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从地质构造上看,上泉古泉北依泰山,东邻泰山支脉云亭山,西靠大汶口盆地,是一个独立的地下水单元。降水渗入云亭山——胜利水库一带强风化花岗岩后,沿岩层裂隙顺地势而下,进入石灰岩含水层地下水头比较高,具有承压性,在上泉遇到大汶口盆地第三系不含水泥岩阻隔,受地下水压力作用,沿地下断层破碎带冲出地表,形成了大小不等的上升泉。据考证,此处古泉形成于300万年前,特征与济南趵突泉相似,但微量元素种类更多,有利于开发形成地方特产品。
汶河古渡: 著名的泰安八大景之一,遗址在大汶口镇政府驻地东约1200米处,现在的大汶河水利发电站上游约300米处。
大汶河形成何年,无可考证,大汶河是一条著名的倒流河,天下之水向东流,而大汶河水偏偏向西流,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倒流河。据《泰安县志》载:“邑南大汶口汇牟、瀛、石、柴及泮、奈、环水达于济,为齐鲁孔道所径”。可见这条横渡汶水的古道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形成了。大汶河起点就在“五汶”交汇之处,汶河古渡口就在此地,从这里向东有柴汶河,向北有泮汶河、瀛汶河、石汶河、牟汶河,汇在这里形成一条河叫大汶河。由于大汶河沿大汶口镇南横贯东西百余里,这条南北大通道的通行在古时就只能靠舟楫之利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