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题+答案
(前言、课程性质、课程理念部分)
一、填空题
1.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2.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3.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
4.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
5.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
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6.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实现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养成巴图微博健康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品质,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7.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8.体育与健康课程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引领,重视育体与育心、体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充分体现健身育人本质特征。
9.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与安全的意识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
10.体育与健康课程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勤练、
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
11.发扬刻苦学练的精神,逐渐养成“校内锻炼1小时、校外锻炼1小时"的习惯。12.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整体设计课程内容,体现保证基础、重视多样、关注融合、强调运用等理念。
13.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体育学习实践性和健康教育实用性的特点,强调从“健康保养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
14.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学习评价的激励和反馈功能,注重构建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体系。
二、问答题(一)22版课程标准修订原则是什么?
1.坚持目标导向。
2.坚持问题导向。
3.坚持创新导向。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理念是什么?
1.坚持“健康第一”。
2.落实“教会、勤练、常赛”。
3.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
4.注重教学方式改革。
5.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
6.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三)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怎样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评价? 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学习评价的激励和反馈功能,注重构建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围绕核心素养,既关注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与专项运动技能,又关注学习态度、进步情况及体育品德;既关注健康基本知识与技能,又关注健康意识和行为养成。评价方法要重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
对性评价结合。评价主体以体育教师为主,鼓励学生、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同时,重视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学业质量合格标准,为教师有效教学、学生积极学习及学习评价指明方向。通过综合性学习评价,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形成核心素养。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部分)
一、填空题
1.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
2.运动能力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运动能力包括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put、体育展示或比赛三个维度,主要体现在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3.健康行为是指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健康行为包括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四个维度,主要体现
在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用眼、作息和卫生习惯,树立安全意识,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良好心态,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等。
4.体育品德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体育伦理,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
5.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维度。
6.体育精神主要体现在积极进取、勇敢顽强、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团队精神等。
7.体育道德主要体现在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诚信自律、公平竞争。
8.体育品格主要体现在自尊自信、文明礼貌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责任意识、正确的胜负观等。
9.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理解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参加校内外体育锻炼,逐步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
10.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个人卫生保健、营养膳食、青春期生长发育、常见疾病和运动伤病预防、安全避险等知识与方法,并运用在学习和生活中。
11.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
12.体育与健康课程依据核心素养达成度,分四个水平对课程目标进行细化。2022考研时间
13.根据课程目标的四个水平,设计相应内容。针对水平一目标,专门设置基本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为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学练奠定基础;针对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目标,分别设置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健康教育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14.健康教育由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生物学、科学等多门课程共同承担,体育与健康是落实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主要融入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之中.
15.基本运动技能包括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和操控性技能,主要发展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为学生发展体能和学练专项运动技能奠定良好基础.
16.体能学练主要针对改善身体成分,发展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反应能力、位移速度、协调性、灵敏性、爆发力、平衡能力等,为学生增进体质健康和学练专
项运动技能奠定良好基础.
17.健康教育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疾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安全应急与避险五个领域,主要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健康与安全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
18.专项运动技能包括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六类,每类包含若干运动项目。
19.球类运动的主要特点是结果的不确定性、应激反应的即时性、技能操控的复杂性、战术选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等.
20.球类运动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预判能力和决策能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等体育品德方面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21.集体性球类运动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个体性球类运动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快速反应和调控情绪等能力.
22.田径类运动是走、跑、跳、投掷等运动项目,以及由以上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项目的总称,其特点是以个人为主独立完成速度、高度或远度等的较量。
23.田径类运动项目可分为跑、跳、投掷三类。
24.田径类运动除了与其他类运动具有共同的育人价值和能力要求外,在发展学生的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位移速度,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注意力,培养学生勇于进取、坚忍不拔、挑战自我的体育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25.体操类运动是通过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成套动作,充分展现身体控制能力,塑造健美形体,并具有一定艺术表现力的体育活动。
26.体操类运动项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技巧与器械体操;另一类是艺术性体操。
27.水上或冰雪类运动是人们在水环境或冰雪环境中开展的体育活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不同于旱地运动,具有独特的环境特征。
28.水上或冰雪类运动项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水上运动项目(如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等),另一类是冰雪运动项目(如速度滑冰、高山滑雪、冰球等)。
29.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起源于生产劳动、典礼祭祀、军事战争、娱乐健身等,是经过历代传承、具有浓厚民族文化彩和特征的体育活动。
30.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除了与其他类运动具有共同的育人价值外,在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1.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可分为武术类运动项目和其他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
32.新兴体育类运动是指在国际上比较流行、在国内开展不久或国内外新创的、大众运动彩浓郁、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活动。
33.新兴体育类运动主要特点是形式新颖,具有较强的时尚性和挑战性。
34.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可分为生存探险类项目(如定向运动、野外生存、远足、登山、攀岩等)和时尚运动类项目。
35.跨学科融合一直是学生提高运动能力、学习健康知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36.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某一水平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用以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37.教师应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课程总目标与水平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和实施课程。
38.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应基于核心素养内涵。
39.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离不开情境和学科知识。
40.学业水平考试主要包含实践测试和纸笔测试两种类型,以实践测试为主。
41.教材编写原则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注重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特点。
42.体育教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对课程教学具有决定性影响。
43.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是落实本标准精神和要求的有效手段与途径,是提高课程教学设计
与实施质量的重要保障。
44.教师要树立“教学即研究"的课程意识,在深入学习、准确领会本标准精神和要求的基础上,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问题研究。
45.重视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形成“发现问题——明确课题——实践研究——解决问题——血迹怎么洗干净专业提升"的研究路径,提高教研能力和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二、问答题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