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名词解释
总贸易差额: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
顺差(出超):当出口贸易总额超过进口贸易总额时。
对外货物贸易结构: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货物贸易中以百分比表示的各类货物的构成。
对外服务贸易机构: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服务贸易中以百分比表示的各类项目的构成。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地和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地。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商品和劳务等方面进行的交换活动。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国际分工理论:是指研究国际分工产生、发展、利益与作用的论述。
wow钓鱼烹饪
绝对优势理论:指一国在某一产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国家劳动投入更低或劳动生产率更高。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世界杯足球赛2022赛程时间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相对来说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应生产那些能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
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表对美国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的状况进行分析和验证,却得出与要素禀赋理论相反的结论: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
世界市场:世界各国进行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领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表现。
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外贸易活动不加以直接干预,即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家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内外市场进行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服务和投资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服务、出口和对外投资给予优惠和补贴。
重商主义:在国内积累货币财富,把贵重金属留在国内。
最惠国待遇原则: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对方。
进口配额制度:一个国家以法令规定一定时期进口商品种类、数量或价值和来源地的分配定额的制度。
国民待遇:指一个国家对外国自然人或法人在某些事项上(如在民事权利方面)给予不低于本国自然人或法人的待遇。
贸易总协定:国家政府缔结的旨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的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多边国际贸易协定。
关税: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税境域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
进口关税:指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进入关境时,根据海关税则向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税收。
出口关税:指出口国家的海关对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收,由出口商交纳。
过境关税:赵云出装指一国对于通过其关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
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国双方相互间现在和将来所给予第三国在贸易上的优惠、豁免和特权同样给予缔约对方,关税当然包括在内。
进口附加税:特别关税.进口国家对进口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关税外,有时根据某种目的与需要再加征的额外进口税
普遍优惠制(普惠制):发达国家对进口原产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半制成品和某些初级产品给予降低或取消进口关税待遇的一种关税优惠。
反倾销税:为抵制外国商品倾销进口,保护国内相关产业而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即在倾销商品进口时除征收进口关税外,再征收反倾销税。
反补贴税:是指对进口商品使用的一种超过正常关税的特殊关税,目的在于为了抵消国外竞争者得到奖励和补助产生的影响,从而保护进口国的制造商。
报复关税:指发现贸易对方出现歧视性待遇或违背贸易法规或拒绝接受WTO裁决后,可以通过征收报复关税予以报复。
关税配额:是对商品进口的一定数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数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
名义保护率:指对一商品由于实行关税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
有效保护率:指一种加工产品在关税结构作用下带来的增加值的增量与其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加工增加值的百分比。
进口配额制进口限额制):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以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
全球配额:属于世界范围的绝对配额,对于来自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一律适用。
国别配额:在总配额内按国别或地区分配给固定的配额,超过规定的配额便不准进口。
进口许可证制:指进口国家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才可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
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的汇价的一种制度。
进口押金制(进口存款制):在这种那个制度下,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国家制定的银行无息存入一笔现金,才能进口。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各国为保证其进出口商品的质量,或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及保护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而设立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
绿贸易壁垒:指各国为了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而对进出口的农、畜、水产品采用或实施必要的卫生措施。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概指公民或法人对其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发明、研究成果和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也就是人们对自己通过脑力活动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权利。
国际知识产权贸易:指与贸易有关的某些知识产权拥有者转让其使用权、收取报酬的行为。
国际投资: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种国际经济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比国内更高的经济效益。
对外直接投资:指一个国家的投资者输出生产资本直接在另一个国家的厂矿企业进行投资,并由投资者直接进行该厂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跨国公司:跨国界进行直接投资并且获得控制权的企业。
出口管制(出口控制):指出口国政府通过各种经济和行政的措施,对本国出口贸易进行管制的行为。
多边出口管制:指几个国家政府,通过一定的方式建立国际性的多边出口管制机构,商讨和编制多边出口管制货单和出口管制国别,规定出口管制的办法等。
黄河大合唱 歌词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区域内或区域之间的国家和政治实体通过书面文件,逐步实现彼此之间在货物、服务、和要素的自由流动,进行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相互间的经济与发展,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而协调产业、财政和货币政策,并相应建立超国家的组织机构的过程。
优惠贸易安排:这是一体化程度最低级、组织最松散的一种形式。在优惠贸易安排的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实行关税优惠。
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指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成员国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区域内成员国的商品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持对非成员国独立的贸易壁垒。
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壁垒而缔结的同盟。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
共同市场:共同市场指成员国间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共同关税外,成员国间的生产要素也实现自由移动。
经济同盟:经济同盟指除上述特征外,成员国还制订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范围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资源配置。
完全经济一体化(经济共同体或政治联盟):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后阶段。各成员国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在经济、财政、金融等政策方面差异完全消除,实现统一化。
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原关贸总协定,对成员国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监督、管理和履行的正式国际经济组织。
自由贸易理论:指提倡贸易不受国家干预,自由竞争的贸易学说。
市场经济体制:指一个国家在管理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目标实现的管理体制、制度和措施。
经济全球化:指:生产者和投资者的行为日益国际化,世界经济似由一个单一市场和生产区组成,而不是由各国经济通过贸易和投资流动连接而成,区域或国家只是分支单位而已。
国际贸易利益协调:指世界经济主体之间互相协调其贸易政策、共同对国际贸易的运行和国际贸易关系的发展进行干预和调节,以便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克服面临的困难,促进国际贸易关系和国际贸易正常发展的行为。
最惠国待遇:一成员方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给予任何其他国家的优惠待遇,应立即和无条件递给与其他各成员方。
非歧视待遇(无差别待遇):是针对歧视待遇的一项缔约原则,它要求缔约双方在实施某种优惠和限制措施时,不要对缔约双方实施歧视待遇。
国民待遇:对其他成员方的产品、服务和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提供的
待遇,不低于本国同类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享有的待遇。
高晓松的背景问答题:黄瓜种
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的直接原因根基于商品的价格差异。货物价格的差别来源于国家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国家间生产要素的相对供给不同。
生产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由于生产不同产品所需的要素比例差异,一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根源于它的要素禀赋,劳动要素相对充裕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资本要素禀赋相对丰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中拥有比较优势,因而发生贸易。
影响贸易依存度的因素主要有:国内和世界市场发展程度、加工贸易的层次、汇率的变化和地区特点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分工的特点有哪些?
 1、二次后国际分工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分工日益为世界工业分工为主导形式的国际分工所取代;
  2、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技术、工艺为基础的分工;
  3、各产业部门间的分工发展为产业部门内的分工;
  4、由国内市场调节的各部门、各企业间的分工过渡到由跨国公司协调的企业内部的分工;
  5、水平型国际分工已开始逐渐多于垂直型国际分工。企业进入世界市场,要进过三个阶段:产品出口阶段、国外生产阶段、跨国企业经营阶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