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十七年小说
第一节 十七年小说概观
一、小说家的分化
1、“现代”的小说作家,在进入50年代之后,其写作情况发生了许多变化。主动或被动的放弃了小说创作。(沈从文、张爱玲、徐訏、钱钟书)
2、另外一些小说家,开始了他们在取材、艺术方法、作品风格上的改造,以适应新的文学时代的需要。(老舍《龙须沟》、萧军在被整肃之后创作《五月的矿山》))
二、小说体裁的状况
1、两极分化现象:长篇和短篇。
2、出现分化的原因:长篇可满足史诗情结和表现伟大的时代的需要,短篇能迅速、敏捷地反映生活。
对长篇和短篇的重视,各有其“功能”上的根据。
三、小说题材的分类和等级
1、题材的分类
作为分类的尺度,有社会生活“空间”上的工业、农业、军队、学校等,有时间上的历史题材、现实生活题材等。这一分类,在实质上包含着“阶级”区分的类别背景,同时,也表现了以社会体的政治生活(而非“个人日常生活”)作为题材区分的根本性依据。
2、等级的确立
不同的题材类别,被赋予不同的价值等级;即指认它们之间的优劣、主次、高低。类别的严格区分,与等级上的清楚排列,是紧密关连的。
划分等级的原则:工农兵生活优于知识分子或非劳动人民的生活,公共生活优于私人生活。
3、小说创作情况
在50年代初期,长篇小说创作显得较为沉寂。《铜墙铁壁》(柳青)、《风云初记》(孙
犁)、《保卫延安》(杜鹏程)等,是比较重要的几部。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长篇出版的数量大为增加,且出现了一批体现这一时期小说创作水准的作品。因此,这个阶段,常被当时和后来的批评家称为长篇小说的“丰收”(或“高潮”)期。
红经典:“三红一创保青山(林)”
另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姚雪垠的《李自成》浩然的《艳阳天》等
四、十七年小说特点——形态的单一化趋向
1、内容的单一化
A在40年代后期,对言情、侠义等主要类型的现代通俗小说的批判,使“通俗小说”在当代失去其存在的合法性。
B体现对“最积极”的生活现象(如英雄人物、先进事迹)的正面评价的小说,处于最值得肯定的位置上。
C揭露、批判性质,或幽默、嘲讽的小说,其价值地位受到怀疑。
2、表现形式的单一化
A写英雄典型、写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设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线索的小说的主张,取得绝对统治地位,成为衡量作品价值的主要尺度。
B受到怀疑、拒绝的小说形态,包括
a“诗化”、“散文化”小说,即使有这样的作品出现,难以获得较高的评价。
b侧重表现心理活动、尤其是复杂心理矛盾的那种作品。
c冷静的、“观照式”的“写实”风格作品。
第二节 革命历史小说
一、革命历史小说概述
1、革命历史小说的内涵:是“在既定的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以达到
既定的意识形态目的”。它主要讲述“革命”的起源的故事,讲述革命在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之后,如何最终走向胜利。
2、繁荣原因:
1)亲历革命斗争这一历史进程的作家的情感需要。
2)新生的政权理所当然地要求文学为政治服务。
3)东西方冷战、中苏意识形态的论战、以及当时流行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解放全人类”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3、代表作品:(两极分化)
A长篇
《铜墙铁壁》《风云初记》《保卫延安》《铁道游击队》《小城春秋》《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战斗的青春》《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钢》《敌后武工队》《苦菜花》《三家巷》《红岩》
B短篇
《山地回忆》(孙犁)、《百合花》(茹志鹃)、《黎明的河边》(峻青)、《党费》(王愿坚)、《三月雪》(萧平)、《万妞》(菡子)等。
4、长篇创作高潮期的成就与特(教材317页)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被当时和后来的批评家称为长篇小说的“丰收”期。
时代局限性
5、叙述方式:
1)一些作家,在长篇小说中追求对于历史的“史诗性”把握。
2)另一些作家,则加入一些“传奇”因素,而接近现代“通俗小说”的模式。
3)个别作家更愿凸显他的现实处境下的情绪,以之作为对往事回忆的触发点。如《百合花》。
6、战争文化背景下的美学观念:
首先表现在作家不再以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立场视角去描写战争。
其次,战争形态使作家养成了“两军对阵”的思维模式。
其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创作基调被作为固定的审美模式,并以此形成了统一的审美风格特征。
二、战争小说的巨构性探索:《红日》
1、作家和作品概况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是最先引起广泛影响的战争小说,但艺术上比较粗糙,远逊于之后吴强《红日》。这部长篇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在用艺术形式表现重大战役方面作了较好的探索。它以1947年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情节的发展主线,体现出作者对现实战争小说的“史诗性”的艺术追求,即努力以宏大的结构和全景式的描写展示出战争的独特魅力。
2、艺术创作的独特之处:
小说在战争观念和小说美学上体现出来的创新性和探索性。
首先,以宏大的现代战争场面的描绘替代传统战争小说中的传奇性故事。(与《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等小说不同,由写游击战转写阵地战,从微观到宏观)
其次,小说对战争环境中人物性格丰富性有较好的刻画,突破了当时同类创作中存在的局限。如没有把解放军官兵刻画成完人,也没有对敌人一味地丑化。
第三,小说在战争与和平场面的相互对照、转换的描写中,既在叙述上体现了适度的节奏感,又在战争观念上隐含了对时代共名的某些偏离。(如过于热衷战争本身,本身就会体现出一种战争狂人心态。张爱玲: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与注重人生安稳的一面,后者是前者的底子。)
3、缺陷:缺乏对战争本体的深层思考――共性问题。
*中西战争小说区别:(《三大战役》与《拯救大兵瑞恩》)
西方战争小说,重在通过战争表现对人类的命运,通过对个体命运遭遇的观照体现对人的存在意义和生命意义的思索,中国战争小说重在表现战争中的体风貌、战争的整体和现实结果。与此相应的是,中国作家对战争中大量存在的暴力、血腥的回避,对英雄之外的大量普通个体命运和生命价值的忽视,这都是现代战争文化规范对作家主体的制约的结果。
三、战争小说的传奇性:《林海雪原》(“虚构契约”与“事实契约”)
1、作家情况以及主要内容:
作家曲波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团指挥员,指挥过解放军的一个小分队在东北牡丹江地区的林海雪原的剿匪战斗。《林海雪原》反映了作家的这段生活经历,即描写一支由36位侦察兵组成的解放军小分队,在东北长白山林区和绥芬草原追剿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土匪的故事。
2、创作特点:
1)对英雄人物的塑造是《林海雪原》的一大特,在人物性格配置上又受到了民间传统小
说的“五虎将”模式这一隐形结构的支配。(《三国演义》中蜀国五虎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杨子荣:“智取威虎山” 在官匪、红黑、“正反”之间辗转腾挪的一个角。与座山雕第一次交谈:(黑话/红话)
座山雕:天王盖地虎。(你好大的胆!取来气你祖宗。)
假胡标(杨子荣):宝塔镇河妖。(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
座山雕:脸红什么?
假胡标:精神焕发。
座山雕:怎么又黄啦?!
假胡标:防冷涂的腊。
八大金刚:么哈?么哈?
假胡标:正晌午时说话,谁也没有家。
无法将英雄人物完全纯净化。
组词霎2)在结构布局上,《林海雪原》也带有比较明显的“两军对阵”的思维模式,而且在传奇的意义上更加夸张了所谓“好人特别的好,坏人特别的坏”的模式。杨子荣形象的塑造体现了这种模式的矛盾性所在。
3)《林海雪原》虽然也暴露了土匪极其残忍的本性和描写了解放军战士的英勇牺牲精神,但在描写主要英雄人物时始终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基调。
3、缺陷和不足:
过于夸张和煽情的描写,过于陈旧的表现英雄人物的模式。
教你赚钱四、战争史诗性的追求:《红旗谱》
1、 作家情况以及主要内容:
梁斌著。《红旗谱》通过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
2、 故事背景
3、 三代农民:
朱老忠的形象意义:承上启下,是当代文学中一个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农民革命英雄的艺术典型。豪爽仗义、不断提高的革命觉悟。
4、 成就:
首先是史诗气度。
小说写北方农村各阶级的人物,波澜壮阔的画面,从大革命一直写到“九·一八”,指出了自发斗争的失败的必然性,得出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有革命的成功。
其次是人物形象的时代性、革命性和民族性。
再次民族风格的探索。
1、故事内容、人物风貌、生活风习、自然风光→地方彩、民族风格
2、继承古典小说及国外的手法和形式,形成民族特的艺术风格
①故事性强②人物性格特征用行动和语言来刻画③章法、结构继承我国古典小说,
5、不足:作者梁斌想把它写成史诗,却写成了一部革命传奇。
五、家族与历史的命运结合:《三家巷》
1、 作家情况以及主要内容:
1959年出版,欧阳山著。以20年代的广州为背景,将个人的成长道路、家族的兴衰沉浮与历史的风云变幻融为一体。描绘出中国革命初期既轰轰烈烈又错综复杂的时代画卷。
2、 取材的典型化与生活化还原
《三家巷》的叙事是从《子夜》模式发展而来,书中每个人物都是某种阶级的典型。但其间的多元复杂关系,尤其是对不同阶级出身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多元复杂关系的描写,
打破了一般现代历史小说把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简单化庸俗化的思维定式。作家选取三家巷中周、陈、何三个家庭来着笔,生活化地显示出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生成(陈)、官僚地主阶级的发迹(何)和世袭工人的觉醒(周)。
3、 周炳性格的复杂性
打铁出身(阶级基础)的知识分子(思想包袱)。国家安全教育手抄报
憨直、软弱、幼稚、温情而不切实际、富于幻想等性格弱点。
与周炳性格构成直接有关的是两个女性:区桃(用心最深)和陈文婷(着墨最多)。
哪吒传奇歌词4、艺术特
选择了对重大的历史事变的侧面描述的角度。
人物创造上,有着性格复杂性的人物
5、争议:
侧重日常生活情景和亲友、恋人之间纠葛的描述,重视社会风俗的细致描写,以及周炳、陈文婷等的行为和思想感情状态。
六、革命历史中知识分子的成长——《青春之歌》
1、 作家与作品内容:
糖醋里脊的做法杨沫(1914—1995),其《青春之歌》带有“自叙传”的彩,可以看到以作者30年代的生活作为写作素材的明显根据。在1931年的“融资风险管理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之间的社会政治风云和事变。与《芳菲之歌》(1986)《英华之歌》(1990)共同构成“青春三部曲”。(有三部曲的通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