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焊接导师总表
西北工业大学
        焊接方向导师
1.
陈静教授,博士生导师简介
女,1970年10月生。199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并获工学硕士学位,并于同年就职于西北工业大学四系。2004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陕西省光学学会理事,《中国激光》《Chinese Optic Letters》审稿人,西北工业大学“英才培
养计划”入选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863计划一项。作为项目组骨干先后参加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973、国防基础、总装预研等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撰写“十五”国防重点专著《激光立体成形》。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60篇,EI 收录50篇,ISTP收录1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省部级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激光立体成形制造与修复再制造,激光组合制造技术,激光制备新材料,激光精密焊接。
2.
傅莉教授,博士生导师简介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陕西省“新世纪三五人才”。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第九届钎焊及特种连接专业委员会委员、红外探测器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专家咨询团特聘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等学术兼职。主要研究方向为:红外探测材料及其器件制备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摩擦焊、激光焊、电子束焊与微连接等特种焊接工艺及其焊接结构的数值模拟技术。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论文110多篇,被SCI、EI收录70多篇,引用340多次;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荣获“第七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和“首届西安青年科技人才”等荣誉。
3.  柯黎明,西北工业大学学士、硕士,清华大学博士,1987-1989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2000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任轻合金加工科学与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副主任、航空材料热加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西省政府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材料与工程学科组组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理事、焊接学会编辑出版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电焊机》、《失效分析与预防》编委会委员。主要从事金属材料科学、焊接冶金、
特种焊接工艺及焊接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获美国焊接学会Mackey-Helm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原航空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被SCIEI收录20余篇。
4.
李京龙教授,博士生导师
男,1964年生,江苏泰兴人。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陕西省摩擦焊接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陕西省表面工程学会常务理事。1988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焊接专业,获工学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2004年受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资助,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AIST)中部中心(名古屋)从事磁性陶瓷成形技术研究。目前主要从事先进材料的固相连接技术、热喷涂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主持国防“973”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基金项目多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至上励合棉花糖歌词4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发表论文60余篇。
5.
李文亚教授,博士生导师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材料学院副院长。2007年作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从法国引进到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工作,特聘为副教授。入选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
才计划,获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4)。2011年破格晋升教授。2012年获第九届陕西青年科技奖。
目前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计算机辅助焊接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理事。担任《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和《Journal of Coatings》国际期刊编委。2010-2012年担任了希腊教育部“Archimedes III”与“Thalis”项目国外通讯评审专家。长期为《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Journal of Thermal Spray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等20多种期刊通讯审稿人。
主要从事先进材料的摩擦焊接、冷喷涂等固相焊接的前沿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先后主持了973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等10余项科研课题。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SCI统计他引近700篇次,H因子17。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6项。拟招收金属材料、表面腐蚀与防护、材料连接方向博士研究生。
6.
刘金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唯美古风句子
男,国防科工委“511首批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国焊接学会常理事、中国焊接学会高能束及特种焊接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工学会电子束离子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学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主要研究方向:高能束流(激光束、电子束)焊接与加工、摩擦焊、焊接过程的计算机控制与模拟等。主要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先后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 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发明协会金奖1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共获省部以上奖励10项。任国内最权威的“焊接手册”第一卷——“焊接方法及设备”编写副主编;主编、参编高校教材5部。目前承担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纵向及横向课题等。
盗飞车秘籍
7.
    马铁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72年5月出生,1995年毕业于西工大焊接设备及工艺专业,现为西工大材料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电阻焊及线性摩擦焊设备、工艺及理论。主讲本科生课程《压力焊》及研究生课程《焊接过程的信息采集与微机控制技术》。近年主持了“三相次级整流点焊机及其双单片机控制系统研制”、“三相低频焊机控制系统研制”、“XMH-160型线性摩擦焊机及控制系统研制”(985工程项目)、“钛合金线性摩擦焊试验研究”(航空基金)、“异种钛合金线性摩擦焊微观机理及力学性能研究”等20余项科研项目;参编国防科工委重点教材《材料加工工艺过程的检测与控制》;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已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
8.
熊江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十年寒窗苦读
1974年4月生,199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专业。2007年9月,获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扩散焊、摩擦焊与钎焊等焊接技术及理论,搅拌摩擦加工技术及理论,焊接界面演变热力学等。以第一作者,在Scripta Materialia、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中国科学E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EI收录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国防发明专利2项,授权11项。主持国防973专题、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以及凝固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参与完成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包括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
项,总装预研基金1项,航天科技创新基金1项,凝固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团队项目1项,其他横向课题8项。
9.
张勇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韩国电影有什么推荐的男,1965年生,重庆长寿人。工学博士,副教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IEEE高级会员,兼任陕西省焊接协会副秘书长、西安焊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际著名杂志“Vacuum”通信审稿人。如何让电脑自动关机20093-20104月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电阻焊电源及控制技术”、“点焊机器人控制技术”、“电阻焊接头的质量预测”、“点焊技术基础理论”及“先进材料电阻焊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讲本科生《微机在焊接中的应用》、《压力焊》及
硕士研究生《现代焊接技术》等专业课程。主持“电阻焊机微机控制器”、“精密电容储能点、缝焊机”、“铝合金专用单相次级整流点焊机”、“汽车油泵线束专用精密逆变微电阻焊机”、 “钢制暖气片气体保护自动焊接生产线”、“空调压缩机塞焊机”、 “铝、镁合金电阻焊工艺研究”、“新型不锈钢材料点、缝焊工艺研究”等科研项目50余项;参与国防“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航空基金项目多项;参编国防科工委重点教材《材料加工工艺过程的检测与控制》;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西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