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标要求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朱仙镇
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两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
2.通过比较张骞出使西域路线示意图、丝绸之路示意图,提升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感受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险阻、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理解“凿空”的意义。通过了解两汉对西域管理的史实,初步树立国家版图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
2.教学难点
树立国家版图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 展示学习目标 | 展示学习目标 |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 通过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
设问导入 | 展示“一带一路”示意图,设问:“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继承与发展,同学们知道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何时开通的吗?它又是如何被开通的呢? | 学生观看地图,带着设问进入本课的学习。 | 以设问导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进入本课的学习。 | |
知识拓展:西域的位置 | 展示地图,讲述西域的范围。 | 学生聆听讲解,了解相关知识。 女弹药加点 | 通过补充材料,渗透时空观念。 | |
知识讲解一、张骞通西域 | 1.背景 | 教师展示材料,讲述此时西域经常奴役西域小国并不断侵犯西汉政权。 | 学生阅读材料并聆听教师的讲解。 | 通过阅读材料和教材的方式了解这部分知识点,锻炼学生一定的自学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
2.目的 | 教师展示材料,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 | 学生阅读材料并聆听教师的讲解。 | ||
3.过程 | (1)第一次:出示地图,结合地图讲述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经过。 | 学生聆听教师讲述,了解概况。 | 通过讲述,渗透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 | |
课堂活动:张骞曾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押了10余年,但他仍然“持汉节不失”,坚持完成使命。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 学生思考后回答。待到重阳日的下一句 | |||
(2)第二次:出示地图,结合地图讲述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经过。 | 摄影学习学校 学生聆听教师讲述,了解概况。 | |||
4.作用 | 出示材料对比讲述两次出使西域的作用 | 学生参与教学,了解相关知识。 | 通过回忆并比较,理解该知识,并提升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 |
课堂活动: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 出示材料,讲述该问题。 | 学生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问题。 | 通过阅读材料,提升概括和分析材料的能力。 | |
过渡:在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逐渐形成一条商路,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条沟通东西的商路。 | ||||
知识讲解二、丝绸之路 | 1.陆上丝绸之路 | (1)路线:出示地图,结合地图讲述陆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研读史料,了解陆上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 | 通过参与课堂,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物品交换:出示材料,讲述经陆上丝绸之路东西方物品的交流与传播。 | ||||
(3)影响:出示材料讲述陆上丝绸之路的作用。 | ||||
2.海上丝绸之路 | 出示地图,结合地图讲述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陆上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 | 渗透时空观念。 | |
知识拓展:南海诸岛 | 刘恺威个人资料简介 教师讲述该知识点。 | 学生聆听教师讲解。 | 通过聆听讲解,拓展知识面。 | |
过渡:张骞出使西域后,两汉王朝是如何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的呢? | ||||
知识讲解三、对西域的管理 | 1.西域都护(西汉时期) | 出示地图,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填空。 |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 通过参与课堂,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过渡: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的往来中断,面对这种局面,东汉帝王又是如何破局的呢? | ||||
2.班超经营西域(东汉时期) | 展示地图,结合时间轴讲述东汉时期大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管理。 | 学生聆听教师讲解,了解相关知识。 | ||
随堂练习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原因有( B )
①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②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③加强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 ④加强与匈奴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下列有关丝绸之路正确的路线是 ( B )
A.长安→河西走廊→中亚、南亚、西亚→今新疆境内→大秦
B.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南亚、西亚→大秦
C.洛阳→河西走廊→中亚、南亚、西亚→今新疆境内→大秦
D.洛阳→中亚、南亚、西亚→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大秦
3.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D )
史实 | 推论 | |
A |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 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
B |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 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 |
C | 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 |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最大成果 |
D |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 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
4.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西域,被封为定远候。他在西域的主要活动有( B )
①派甘英出使大秦 ②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 ③恢复西域与汉朝的联系 ④大败匈奴,使其无力与西汉对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森林里的故事请课后搜集张骞的主要事迹并结合本课所学,为张骞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要符合历史事实。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