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基础知识梳理
社会阶段 项目 | 原始人 | 氏族聚落 | 部落时代(传说时代) |
典型 | 元谋人(云南、最早) 北京人、山顶洞人 | 半坡聚落(黄河、西安) 河姆渡聚落(长江、浙江余姚) | 黄帝、炎帝、大禹 |
生活方式 | 洞穴居、不断迁徙 | 造房:半坡半地穴式、河姆渡干栏式) | |
生产工具 | 打制石器 | 磨制石器 | |
经济活动 | 采集、狩猎;北京人天然火、山顶洞人人工去火 | 农耕(半坡种植粟、河姆渡种植水稻);制陶(半坡彩陶、河姆渡黑陶) | 炎帝(神农氏)教民农耕和治病;大禹治水 |
政治文明 | 炎黄合称人文初祖 禅让(民主推选) | ||
二、特别提示
1、注意一个比较: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比较(制陶、农作物、房屋构造、生活区域等)
2、把握两幅地图:
(1)原始人类遗址分布: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地理位置。
(2)氏族聚落分布:半坡氏族聚落和河姆渡氏族聚落的地理位置。
第二部分 奴隶制文明的勃兴
一、基础知识梳理
阶段 项目 | 夏朝 (奴隶社会的开始) | 商朝 (奴隶社会的发展) | 西周 (奴隶社会的兴盛) | |
政治 文明 | 朝代更替 | 建立:BC2070、禹 灭亡:BC1600、桀 | 建立:BC1600、汤 灭亡:BC1046、纣 | 建立:BC10460、周武王 灭亡:BC770、 周幽王 |
政治制度 | 王位世袭制(禹传启、家天下) | 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亲族、功臣、先代贵族为分封对象;拓展了疆土) | ||
其他 | 夏是第一个王朝;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后稳定;夏商周灭亡教训是勤政爱民;西周社会阶级结构包括王、贵族(诸侯、卿大夫、士)、平民与奴隶;靠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统治人民 | |||
经济 文明 | 农业 | 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木器和少量青铜;千耦其耘(集体在公田耕作) | ||
手工业 | 商朝青铜铸造业发达(铜锡铅合金;精品有司母戊鼎(最大)、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器) | |||
文化 | 商朝的甲骨文(成熟文字,文字可考历史的开始));金文(钟鼎文或铭文) | |||
二、特别提示
1、易错字集锦:桀、周幽王、殷、镐京、诸侯、卿大夫、千耦其耘、司母戊鼎
2、把握一个重点: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巩固广阔的疆域。(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2)内容: “授民授疆土”(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好自己的侯国和保卫周王;定期朝觐周王;缴纳贡赋等。
(3)周王分封对象:亲族、功臣、先代贵族。
(4)作用:初期拓展了疆域、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后来由于诸侯势力发展,瓦解了周朝的统治。
(5)瓦解:春秋时期,主要表现在诸侯争霸。
第三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一、基础知识梳理
社会阶段 项目 | 春秋时期 (BC770~BC476) | 战国时期 (BC475~BC221) | |
阶段特征 | 奴隶社会的瓦解 | 封建社会的形成 | |
经济 | 生产技术 | 铁器牛耕出现 | 铁器牛耕推广 |
土地制度 | 私田增多 | 商鞅变法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 | |
经营方式 | 千耦其耘(集体) | 个体农耕(家庭) | |
其他 | 秦国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灌溉防洪、四川成都平原) | ||
政治 | 阶级结构 | 奴隶主贵族没落、地主阶级和农民壮大 | |
诸侯争霸 | 春秋五霸 |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 |
改革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 齐国管仲改革 | 秦国商鞅变法(目的、内容、作用) | |
文化 | 思想 | 孔子、老子 | 百家争鸣(原因、主要思想流派及主张) |
音乐 | 战国的编钟(湖北随县) | ||
二、特别提示
1、识读两幅地图:(1)《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关键在于识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些诸侯国及其的具体方位)。
2、简单理解春秋五霸
(1)春秋五霸通常指的是:齐桓公、宋襄公 、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2)称霸的史实:齐桓公称霸(原因在于东方大国提供物质基础、管仲改革壮大实力、“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标志是葵丘会盟);晋楚争霸中原(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与邲之战)
(3)春秋争霸实际反映了分封制的瓦解,目的在于争夺土地和人口。
3、重点把握两个问题
重点之商鞅变法
目的 | 主要内容及措施 | 作用 | ||
富国强兵,争霸需要 | 经济 (富国) |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 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为兼并六国打下基础;使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 |
奖励耕织(生产),禁止弃农从商 | 促进经济发展 | |||
统一度量衡 | 促进经济交流 | |||
军事(强兵) | 奖励军功 | 增强军队战斗力 | ||
政治 | 云南旅游介绍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 | 加强了中央集权 | ||
注意;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顺应了历史潮流。
重点之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背景
A、生产力发展(牛耕和铁器的作用)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 B、士阶层的活跃并的大诸侯国的重用;C、私学的兴起与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2)诸子百家
学派 | 代表 | 时期及阶级 | 著作 | 主要思想 |
儒家 | 孔子 | 春秋晚期、奴隶主 | 《春秋》等六经 | 仁:仁者爱人;礼:克己复礼;德:为政以德 有教无类;教学方法、态度 |
孟子 | 战国、地主阶级 | 《孟子》 | 仁政,民贵君轻 | |
荀子 | 战国、地主阶级 | 《荀子》 | 君舟民水、人定胜天 | |
道家 | 老子 | 春秋晚期奴隶主 | 《道德经》 | 辩证法(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
庄子 | 战国、地主阶级 | 《庄子》 |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 |
法家 | 韩非子 | 战国、地主阶级 | 《韩非子》 | 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
墨家 | 墨子 | 战国、平民阶层 | 《墨子》 | 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
注意:
A快餐品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收录的孔子语录的书籍,不是孔子编订,但可以了解孔子思想
B、孔子思想的简要认识:仁者爱人就是社会人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这有利于社会和谐。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有利于教育普及;因材施教有利于素质教育和个别化教育。
第四部分 秦汉时期的大一统
一、 基础知识梳理
秦朝 | 汉朝 | ||
政治 | 朝代 兴亡 | 1、建立:BC221年,秦王嬴政,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灭亡: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陈建张楚政权) BC207年刘邦灭秦 | 1、建立: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于BC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2、灭亡:东汉末年,军阀格局混战割据 |
中央集权 措施 (秦始皇与汉武帝) | 政治上:采用“皇帝”称号,确立至高无上地位;中央:设立丞相(辅政)、太尉(军事、虚设)御史大夫(监察朝中百官)地方:废分封,全面推行郡县制(官员由皇帝任免,南海辖粤) 经济上:统一车轨、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 军事:修缮长城(临洮 辽东) | 政治上: 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巧妙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地方刺史监察郡国官员) 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军事:击退匈奴 | |
击退匈奴;讨伐南越 | 与匈奴和战;张骞通西域;BC6设立西域都护,新疆正式归中央统辖 | ||
对外交流 | 丝绸之路(路线、意义) | ||
文化 | 思想 | 焚书坑儒(文化专制、思想统一、钳制思想、不利于文化发展所有省份的简称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
其他 | 雕塑艺术:秦始皇陵兵马俑;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 医学: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临床医学基础;华佗(外科、麻沸散) 宗教:西汉末年佛教从古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东汉道教兴起。 史学:司马迁的《史记》(黄帝到汉武帝,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文学历史价值) | ||
二、特别提示
1、易错字集锦:秦王嬴政;丞相、御史大夫、太尉;郡县制;小篆;圆形方孔钱;焚书坑儒;临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张骞通西域;新疆;秦始皇陵兵马俑。
2、识读三幅地图
(1)《秦朝疆域图》(都城咸阳;长城起止地点;陈胜吴广起义及政权建立地点;南海郡位置)
(2)《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出发点长安;阳关、玉门关;西域地理概念)
(3)《丝绸之路示意图》(路线:长安 河西走廊 新疆 中亚、西亚 大秦、欧洲
3、突破四个细节
(1)秦王嬴政统一六国,而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
(2)秦朝的灭亡:统治者暴政是根本原因,农民起义是直接原因;推翻秦朝的是刘邦起义军。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排斥、抑制其他学说,而不是消灭其他学说。
(4)张骞两次通西域的目的不一样:第一次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是与西域各国加强交流。
3、把握四个重点
重点之一:秦始皇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1)理论基础:法家思想。
(2)具体措施:见“基础梳理”。(要注意每项措施的具体评价)
(3)评价:有利于国家统一(郡县制是突出表现),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文字等);文化专制(焚书坑儒)一方面有利于思想统一,另一方面钳制了思想,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
重点之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1)背景:西汉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地方王国势力和相权严重威胁皇权。
(2)主要措施:见“基础梳理”。
(3)评价(意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进一步巩固。
重点之三:丝绸之路的开通
(1)背景:西汉国力强盛和经济发达(物质基础);击退匈奴和张骞通西域扫除了政治障碍;西域都护的设置提供了军事政治保障。
(2)概况
路线(见《丝绸之路示意图》)
交流物品和技术:中国西传的有丝织品、冶铁、凿井、造纸术等;传入中国的有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萝卜、佛教、魔术、舞蹈等。
(4)意义: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丰富了中西人民的生活;促进了中国、西域、欧洲等地的经济文化发展。
重点之四:秦始皇及汉武帝的评价
1、秦始皇的评价
金士顿u盘真假辨别 (1)功:兼并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创(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击退匈奴、修筑长城有利于保证中原农耕经济的发展。
(2)过:严刑酷法、征收沉重的赋税、征调民力修筑长城等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短暂而亡。
总之:既是“”,又是暴君,但总体上功大于过。
炸鸡块 2、汉武帝的评价:结合大一统措施和派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肯定。
第五部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一、基础梳理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主要过程:
200年,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击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208年,刘备孙权联军在赤壁之战以少胜多击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局部统一)
魏(曹丕;220年;洛阳)
蜀(刘备;221年;成都) 吴(孙权;222年;建业)
二、人口迁移
1、边疆少数民族内迁:
(1)概况:东汉末年开始,“五胡”(鲜卑、匈奴、羯、羌、氐)内迁;
(2)影响:在北方建立了割据政权,导致北方抄起分裂;推动北方民族融合。
2、北方汉族人民南迁
(1)原因:躲避战乱。
(2)概况:东汉末年开始;西晋后期形成南浪潮;主要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岭南。
(3)影响:为南方经济发展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民族融合。
三.东晋南朝时期南方(江南)经济发展(重点)
(1)原因:南方自然地理环境优越;北民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统治者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南方相对稳定(战乱少,尤其是淝水之战阻止了游牧民族南下);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开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