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规定
一、规划容和依据
(一) 规划容
本次规划的技术路线为:旅游开发策划—→专项规划—→分区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具体工作容包括:
(1) 旅游开发策划
包括开发背景与条件分析、旅游开发总体构思、项目容策划、总体开发布局、市场开拓与竞争方略、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运营等方面的研究,为编制和实施规划进行项目咨询研究。
(2) 专项规划
包括综合现状、景源评价与分析、性质与发展目标、总体布局与分区结构、保护培育规划、道路交通规划、风景游赏规划、绿化景观规划、游览设施规划、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基础工程规划及近期发展规划等。
(3) 分区(景区)规划
包括入口景区、塔山景区、焰峰景区、安景区、香炉山景区、笔架山景区等六个景区的分区发展规划。
(4) 修建性详细规划
包括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的入口景区(入口主景道和东、西湖的改造)和九龙湖片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其中风景区的专项规划和分区规划是在1999年1月中国对外建设园林公司编制完成的《礐石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全面修改完善,旅游开发策划和近期建设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为全新委托的项目。
(二) 规划依据
(1) 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省人大颁发的《省风景名胜区条例》;
(2) 建设部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以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3) 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GB 50298—1999)、《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9);
(4)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2002]25号)、建设部等九个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等文件精神;
(5) 《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市旅游发展规划(2001—2020)》;
(6) 《市礐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92年编制)、《市礐石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1999年编制);
(7) 《经济特区城市规划条例》、《经济特区旅游业条例》、《经济特区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规定》;
(8) 国家、省及市颁布的其他法规、规章、技术标准与规。
二、规划期限与围
(一) 规划期限
风景区的开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应当统一进行规划,分步骤按计划实施。特别是在
恍惚的意思
项目建设资金紧,开发前景不甚明朗的情况下,更要以科学规划为指导,进行分期、分区有序建设,重点搞好近期项目,提高投资回报率,为风景区进行全面的旅游开发创造更好的条件。本次规划的期限划分为(与国家的五年计划相对应):
(1) 近期:2003—2005年;
(2) 中期:2006—2010年;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
(3) 远期:2011—2020年。
(二) 规划围和分区
根据省政府粤府函[1993]167号批复市政府的《市礐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有关容,礐石风景名胜区围东起澳头西塭西,西以广汕公路为界,南从省道337线起经西坑水库至达农山脊为界,西北至礐石岸,陆域面积为13.4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7.3平方公里,共计20.77平方公里。根据城市规划,礐石风景区规划围区南滨片区和其他填海面积约2平方公里,实际规划区陆域面积15.4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平方公里。
与总体规划相对应,规划礐石风景区划分为六大景区:即入口景区(规划面积0.64平方公里)、塔山景区(规划面积0.45平方公里)、焰峰景区(规划面积2.28平方公里)、安景区(规划面积1.54平方
公里)、笔架山景区(规划面积4.06平方公里)、香炉山景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随着城市规划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城市道路的修建,各景区的划分围可按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三、发展目标定位
(一) 性质定位
风景区总体规划确定礐石风景名胜区的性质为:属花岗岩丘陵地貌和亚热带植物类型的,以海、山、石、洞为景观特的城市风景名胜区;城市居民避暑消夏游览度假的胜地;以市为中心的市域旅游圈和闽粤沿海旅游带的重要风景旅游点。
规划根据礐石风景名胜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因地制宜地实施优化,营造风光旅游的良好环境,提高风景区的知名度和服务水平,在原总体规划定位的基础上,对礐石风景名胜区的目标定位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AAAA级旅游区、环湾旅游圈的核心景区、位于城市中心的森林公园。
(二) 发展目标
1、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礐石风景名胜区花岗岩海蚀、风化地貌发育典型,千姿百态的奇石和花岗岩连环石洞为国所罕见,亚
热带植被种类繁多,潮汕民俗风情纯朴古远,是一个海湾环抱、城景相依的天然风景名胜区,可适当扩大风景区的围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为粤东最为知名的风景名胜品牌。
2、AAAA级旅游区和潮汕游示带动区
最好听的歌有哪些礐石风景名胜区是潮汕地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之一,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八景之首,应成为带动“游”乃至“潮汕游”、“粤东游”的示区,发挥重要的旅游效能。
3、城市森林公园和城市中心公园
礐石风景名胜区位于城市的中心,既是主城区“一市两城、中间为海和风景区”城市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区中心最大、最重要的森林公园,体现了“园中有城、城中有园”的城市特。
4、环湾旅游圈的核心景区
环湾旅游圈囊括了市区诸多知名景点,并且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良好的组织结构,是目前最具开发前景的综合性旅游区。礐石风景名胜区构成了环海湾最敏感的景观和环境要素,是环湾旅游圈的核心景区。
(三) 主题与格调定位
旅游开发以“岭海礐石、山水情长”为主题,突出多元化和综合性的特点。以名山、怪石、奇洞、幽谷、秀水、佳林等自然风光为依托,结合景区的人文景观,以潮汕文化、神话传说、爱情主题等策划旅游项目,形成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自然观光旅游。保护和培育景区的资源、环境,突出田园、植物、康体等主题发
展生态旅游,保持景区的长续发展。
强化与城市文化的差异与互补,强调以山水、田园为背景的自然风光,建设项目与自然风光相协调的,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以潮汕文化、文化、神话传说、爱情主题等融入山、谷、海、林、石、洞等风光中的清幽、隽秀的格调。
四、旅游开发限定
(一) 旅游开发方向
礐石风景名胜区是以独特的花岗岩地貌和亚热带植被,“海、山、石、洞”的景观特来吸引游客的,决定了开发方向是以自然风光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为主导功能的旅游区。要在对风景区的环境资源进行保护和培育的基础上,予以科学地利用,以展现自然风光、文化景观为主,以人工景点点缀为辅,坚决走项目开发建设融于山水林木之间的旅游开发模式,通过营造环境提高景区的附加价值和边际效益,带动其他项目的共同发展,促进综合效益的形成。
心理学复习资料(二) 旅游开发原则
礐石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要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方针进行,具体应遵循以下的原则要求:
(1) 发挥城景相依的优势,正确处理好风景名胜与城市园林、旅游开发的关系,积极有效地恢复和发展风景区的生态优势,控制环境容量,保护自然风光,赋予其文化彩,防止破坏性建设,为保持城市“绿肺”的吐纳功用。
(2) 有利于特的强化,抓住自然的象形性,以中国传统文化、神话传说、爱情主题、文化、潮汕文化等进行加强和特化,每个景区各有特点,以达到互补的效果。
(3) 树立品牌意识,建设项目应突出潮汕传统特和乡土文化气息,与自然风光、文化氛围相调谐,防止人为降低建设项目的标准和格调,严格控制有关设施的建设,防止过分装饰的倾向和现代化的造型。
(4) 强调政府调控和市场杠杆的双重作用,建立有效可靠的风景区管理、经营体制和社会组织系统,搞活风景名胜区,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使风景、社会、经济三者效应协调发展。
侦探们的夜想曲(5) 在对整个风景区的保护与开发实施宏观控制的同时,着重研究近期建设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推动风
景区的整体协调发展和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
(三) 项目引进的功能限定
(1) 主导功能:奇特的风化、海蚀花岗岩地貌和典型亚热带植被的自然风光观光旅游,田园生态旅游、植物生态旅游和康体健乐生态旅游。
(2) 辅助功能:潮汕田园文化和民俗风情旅游,科普项目、海洋文化旅游,开埠历史文化旅游,会议商务旅游,娱乐度假、休闲度假旅游等。
专项规划
一、现状概况
(一) 基本情况
1、自然环境
礐石风景名胜区多山,有大小山峰43座,山脉蜿蜒不断,峰势起伏不陡,最高峰香炉山为198米。
礐石风景名胜区多属花岗岩地貌,花岗岩经长期地质变迁风化后,形成卵状裸露于山顶、山腰、山沟
凹处,似人类物的怪石千姿百态,这些岩石已成为风景区的景观特之一。
礐石风景名胜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21.3℃,降水多年平均1560.2毫米,
常年主导方向和强风向均为东北偏东,夏季多偏南风。礐石风景区北临港湾,海岸线长达10多公里。
2、历史沿革
1861年被辟为商埠后,礐石就开始进行有意识地开发利用,至今已有百多年的历史。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礐石的开发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礐石建成以海、石、山、洞和亭台楼阁组合成的风景名胜区。1989年,礐石风景名胜区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的省级风景名胜区。1990年市人民政府设立礐石风景名胜区管理局。1992年编制了《市礐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3、景点建设
礐石风景区包括入口、塔山、焰峰、安、笔架山和香炉山等六个景区,目前已经开发的主要是入口景区、塔山景区以及焰峰景区的一部分,安景区、笔架山景区和香炉山景区基本未开发。
礐石风景区已开发能供游人观赏的景点有40多处,基本在塔山附近。塔山是景点分布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区,有垂虹洞、飘然亭、盟鸥亭、流丹阁、云衢天街、又一村等景点,入口景区的东湖、西湖,以及焰峰景区的龙泉洞、幽谷松涛等景,亦是游人常达的地方。
4、存在问题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详细规划工作滞后,风景区的开发建设缺乏具体的规划指导;管理体制不顺,影响了管理职能的发挥;缺乏有力的法规保障,地方立法工作滞后;建设资金短缺,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设的投资力度小;旅游专业人力资源缺乏;用地尚未确权,部分风景区用地被外单位占用;资源利用率低,绝大部分的资源未开发。
(二) 特要素
1、景观特
(1) 绮丽的山体景观、典型的花岗岩地貌。礐石风景区风光绮丽,丘峦簇拥,怪石奇峭,洞府连环相扣。其中,花岗岩球状风化岩块、花岗岩洞穴、海蚀花岗岩石笋石柱以及海滨丘陵地貌景观是风景区重要的景观要素。
(2) 典型的亚热带植被。风景区整体绿化景观较好,区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森林,存有不少树龄较长的古树名木,又引种栽培了不少适于本地生长又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木。
(3) 多类型的水体景观。风景区海域面积广阔,还有东湖、西湖、石球湖、九龙湖、荔枝湖、桃花涧和山间多处的溪流小涧,以及西坑、红旗坑、东南坑、尖石坑几大水库,丰富的水体景观倍添灵秀之气。
(4) 纯朴古远的潮汕田园景观和民风民俗。风景区中的安村是一种具有潜在观光价值的村落田园景观,潮汕地区特有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也是构成风景区人文美不可或缺的因素。
(5) 各具特的建筑园林景观。礐石风景区也是的开埠纪念地,区仍保留有原英国领事馆等具有殖义风格的近代建筑;飘然亭、盟鸥亭、衔远亭造型各异,还有白花尖大庙、礐石堂等多处建筑,东湖、西湖等现代公园,构成区风景园林景观。
(6) 其他景观,包括近代史迹、岩刻石雕、风物传说、现代城市景观等。
2、文化特征
(1) 民俗文化和田园文化。潮汕乡土文化是风景区可以开发的文化旅游产品,各村落也保留了潮汕农村的生活标本,集中体现潮汕农业的精耕细作,给现代人、城市人以不同的体验。
(2) 海洋文化和历史文化。滨海的地理位置使城市的发展异于地城市,的开埠历史可在礐石风景区中寻觅痕迹,积淀着深沉的海洋文化。
(3) 文化和神话传说。潮汕传统民俗化是其突出特点,风景区中的多处场所在地方均有一定的影响力。此外,风景区流传着一些美丽的、有趣的神话传说和民间传说,可加以编串和宣传。
(4) 城市文化和商业文化。风景区位于城市中心地带,与城市共生共存,共同发展,城市的文化特征和商业氛围必然影响到风景区的旅游开发。
(5) 爱情主题。现代著名作家萧乾年轻时因受政治迫害,来到,以其感情历程为题材写下了自传体小说《梦之谷》,书中多次写到礐石的景物。七十年前一段凄婉的爱情故事赋予礐石风景区可供传扬的爱情
主题。
(6) 革命精神。位于焰峰景区的烈士陵园、革命母亲梨英墓以及8·6海战英雄麦贤得的事迹等都是具有革命教育意义的景源。
(三) 风景资源评价
1、资源类型和分类
风景资源,也称景源,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依据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拟定的风景资源分类体系,按照性状分类、指标控制、包容性和约定俗成的原则,根据自然景源的欣赏价值和人文景源的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对礐石风景区的风景资源进行分类。
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风景资源分类的2个大类、8个中类和74个小类中,礐石风景区具有2个大类、8个中类和43个小类,分别占全国相应类型的100%、100%和58.1%,说明礐石风景区有着丰富的风景资源,这也是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有力的保证。
2、景源评价与分级
依据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提出的风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要求,参考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开发谱系评价法ROS(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根据礐石风景区具体风景资源和景点的性质、特点,选择相应层次的相关指标对礐石风景区的风景资源进行评分和分级(具体评价方法和数据见旅游开发策划报告)。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将风景资源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等五个等级。特级景源是指具有珍贵、独特、世界遗产价值和意义,有世界奇迹般的吸引力的景源;一级景源是指具有名贵、罕见、国家重点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作用,在国外著名和有国际吸引力的景源;二级景源是指具有重要、特殊、省级重点保护价值和地方代表性作用,在省外闻名和有省级吸引力的景源;三级景源是指具有一定价值和游线辅助作用,有市县级保护价值和相关地区的吸引力的景源;四级景源是指具有一般价值和构景作用,有本风景区或当地的吸引力的景源。根据这一规定,从未来景区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实际要求出发,参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谱系评价的ROS法,礐石风景区的风景资源由二级、三级和四级三类资源构成,三个等级中以三级景源数量最多。
福美来二代3、评价分析与结论
礐石风景区资源的基本特征有:
(1) 资源种类繁多。无论是各大类的资源,还是中类到小类资源,在风景区大都有分布,为旅游开发提供雄厚的资源基础。
(2) 资源组合较好。各类资源在空间地域上自然配置较好,各个区域又有相对不同的资源特,良好的组合使得有可能开发比较丰富、搭配较佳的旅游产品。
(3) 资源品质较高。风景区的资源在独特性、规模度、组合条件、积聚度、利用价值等方面均有比较显著的表现,具有较高的品质。
(4) 资源潜力较大。由于保存相对完好,风景区各类资源的开发潜力均较大,有着比较明显的后发优势,是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
(5) 资源分布广泛。从整体来看,风景资源基本上呈现一种面状的分布,在整个风景区中不存在没有资源的区位,而只有资源优劣和拳头资源集中度的区别,只有开发的不同程度的区别。这使得整个风景区在空间上能够由景观串联起来,形成景物、景点、景、景线、景区、风景区相结合的开发结构。
(6) 资源多重性显著。自然和人文景源无论在结构层、种类层,还是在形态层,都有比较合理的配置,从而使旅游产品开发避免单调的重复,实现产品开发有完善的结构和合理的层次。
礐石风景区的风景资源类型多样、组合较好、品质较高、分布合理、有多重性、开发潜力较大,经策划、包装,可望开发比较理想的旅游产品,因此,从旅游资源的角度分析,礐石风景区具备了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和条件。
表1 礐石风景区风景资源分类和评价等级表
礐石风景区风景资源分类和评价等级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