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复习资料
1、计算机基础知识
1、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
2、计算机的发展概论
第一代(1946—1958)是电子管计算机(电子管时代)
特点:体积庞大、运算速度低、成本高、可靠性差、内存容量小
功能: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以及从事军事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
第二代(1959—1964)是晶体管计算机(晶体管时代)
特点:运行速度提高、体积已大大减小、可靠性和内存容量也有较大提高
功能:应用已经扩展到数据处理、事务处理、自动控制等方面
第三代(1965—1970)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特点:运行速度提高、可靠性和存储容量进一步提高、外部设备种类繁多
功能:计算机和通信密切结合起来,出现了现代计算机网络的雏形ARPANET、计算机被广泛地应用
到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工业控制等领域
第四代(1971年以后)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特点:运行速度可达到每秒上千次至万亿次,存储容量和可靠性又有了很大提高,功能更加完备
功能:计算机开始进入了办公室、学校和家庭,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时代 | 年份 | 器件 | 软件 | 主要应用 |
一 | 1946—1958年 | 电子管 |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 科学计算 |
二 | 1959—1964年 | 金庸侠传3乔峰晶体管 | 高级语言 | 数据处理、工业控制 |
三 | 1965—1970年 |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 操作系统 | 文字处理、图形处理 |
四 | 1971年至今 | 大规模集成电路 | 数据库、网络等 | 社会的各个领域 |
3、计算机的特点
(1)高速运算能力 (2)计算精确度高,具有可靠的判断能力
(3)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4)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4、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信息处理 (3)自动控制 (4)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 (5)人工智能
(6)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7)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8)商务处理 (9)信息管理 (10)家用电器
5、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未来的计算机将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
6、未来新型计算机将在下列几个发面取得革命性的突破
(1)光子计算机 (2)生物计算机 (3)量子计算机
7、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 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
8、计算机常用的数制及编码(进制、编码等)
9、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两大部分,即硬件和软件。
10、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基本部分组成,也称计算机硬件的五大部件。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是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其主要思想为:“程序存储和控制”。
(1)运算器
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简称ALU),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对二进制数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数运算和与、或、非等基本逻辑运算,实现逻辑判断。运算器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其功能,运算结果由控制器指挥送到内存储器中。
(2)控制器
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译码器、程序计数器和操作控制器等组成,控制器是用来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并使整个处理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它的基本功能就是从内存中取指令和执行指令,即控制器按程序计数器指出的指令地址从内存中取出该指令进行译码,然后根据该指令功能向有关部件发出控制命令,执行该指令。另外,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还要接受各部件反馈回来的信息。
中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中央处理器,简称CPU,它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CPU习惯上也称为微处理器。
dnf炮师刷图加点 表征微机运算速度的指标是微机CPU的主频,主频是CPU的时钟频率,主频的单位是MHz
(兆赫兹)。主频越高,微机的运算速度越快。
(3)存储器
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用来保存信息,如数据、指令和运算结果等。
与存储器相关的概念
位(bit):指一个二进制位。它是计算机中信息存储的最小单位。
字节(Byte):指相邻的8个二进制位。
字(Word)和字长:“字”是计算机内部进行数据传递处理的基本单位。
我们现在常用的32位计算机中的一个字长为32位。
存储器中常见的单位换算关系:
最好的化妆品排行榜 1KB=2^10B=1024B
1MB=2^20B=2^10KB=1024KB
1GB=2^30B=2^10MB=1024MB
楼宇控制系统 1TB=2^40B=2^10GB=1024GB
存储器可分为两种: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内存储器简称内存或主存)
内存按功能可分为两种: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OM的特点:存储的信息只能读出,不能改写,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一般用来存放专用的或固定的程序和数据。
RAM的特点:可以读出,也可以改写,又称读写存储器。读取时不损坏原有存储的内容,只有写入时才修改原来所存储的内容。断电后,存储的内容立即消失。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随着微机CPU工作频率的不断提高,RAM的读写速度相对较慢,为解决内存速度与CPU速度不匹配,从而不影响系统运行速度的问题,在CPU与内存之间设计了一个容量较小(相对主存)但速度较快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简称快存。
外存储器(简称外存又称辅助存储器)
外存储器主要由磁表面存储器,光盘存储器和芯片存储器等设备组成。磁表面存储器可分为磁盘、磁带两大类。
磁盘的存储容量计算:存储容量=磁头数*柱面数*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512B)
(4)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键盘、鼠标、麦克
输出:显示器、打印机
11、软件是计算机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系统软件一般包括操作系统、语言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是指计算机用户为某一特定应用而开发的软件。例如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绘图软件、财务软件、过程控制软件等。
12、计算机语言
人和计算机交流信息使用的语言称为计算机语言或称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语言通常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类。
一般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计算机不能识别和执行,要把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机器指令,通常有编译和解释两种方式。
常用的高级语言程序有:
(1)BASIC语言——尤其是Visual Basic语言,具有很强的可视化设计功能。
(2)FORTRAN
(3)PASCAL语言
吉林购物 (4)C/C++语言
(5)JAVA语言
13、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包括四个环节: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传输、信息保存。
办公自动化系统由设备、软件和办公人员三部分组成。
办公软件包按功能分类:
(1)文字处理软件
(2)表格处理软件
(3)实时控制软件
(4)演示软件
(5)网页制作软件
(6)桌面出版软件
2、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简称OS)是有效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协调计算机各部件的工作,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以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概念有两层含义:(1)资源管理(2)方便用户的服务
2、操作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1)手工操作阶段(2)批处理阶段(3)管理程序阶
(4)多道程序系统阶段
3、操作系统发展到今天,使之形成的种类多达数十种,从使用环境上大致可分为三类:(1)批处理操作系统(2)分时操作系统(3)实时操作系统
4、操作系统的特征及其基本功能
(1)操作系统的特征
并发性 共享性 虚拟性 不确定性
(2)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作为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控制程序运行的操作系统,其功能可以简单归纳如下:
处理机管理:实现进程的控制、同步、通信和调度。
内存管理:负责内存的分配、保护和扩充及地址变换。
设备管理:实现设备分配、缓冲管理及设备虚拟。
文件管理:实现对文件的存储空间、目录、度/写等的管理。
作业管理:对作业进行调度和控制。
5、常用的操作系统
(1)Windows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
单用户或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
图形化的人机交互界面
提供了强大的设备管理功能
实现了与Internet的完美结合
丰富的管理工具和应用程序
(2)UNIX操作系统的特点
是一种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短小精悍,简洁有效新水浒演员
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