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复习题
《农村社会学》复习题
1、农村社会学的含义:通过农村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化及其行为来研究农村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特殊规律性的科学。
2、农村社会学研究的重点是什么?农村社会的个人、特定地域的农村社会、农村。
3、农村社会学最先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个国家?美国
4、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物是谁?梁漱溟
5、“三农”的内容:农业、农村、农民
6、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的生育观念方式发生了哪些了变化?
答:在生育子女的数目上-----由多变少;对子女性别的选择上-----由注重生男孩子到生男生女都一样。
担心的成语
7、农村基层政治组织包括哪些?政党组织、政权组织
8、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生产发展(要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生活宽裕(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增加非农业产业收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乡风文明(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村容整洁(村庄布局要合理,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实行清洁生产和生活)、管理民主(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自我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9、农业生产经营者占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多数,他们从事的是哪些农业劳动?农、林、牧、副、渔业
10、贫困分为哪两种?其内容是什么?
答: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
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样的个人或家庭就称之为贫困人口或贫困户。从生产方面看,劳动力缺乏再生产的物资条件,难以维持自身的简单再生产,生产者只能进行萎缩再生产;从消费方面看,人们无法得到满足衣、食、住等人类生活基本需要的最低条件,即人们常说的“食不裹腹.衣不遮体,住不避风寒”的状况。相对贫困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通常是把人口的一定比例确定生活在相对的贫困之中。比如,有些国家把低于平均收入40%的人口归于相对贫困组别;世界银行的看法是收入只要(或少于)平均收入的1/3的社会成员便可以视为相对贫困。
11、我国农村的人口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人口基数大、且增长过猛,过快、人口质量低
12、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包括哪两个关键性的概念?
答:它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一是人类需求,特别是世界上穷人的需求,即“各种需要”的概念,这些基本需要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二是环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和后代人生存的能力。关于环境能力的有限性的思想,技术的状
况以及社会组织的状况,决定了环境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各种需要的能力是有限的。衡量可持续发展有三方面的主要指标:经济的、环境的和社会的,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13、城市化阶段发展规律是什么?
答:在历史的进程中,城市化水平在总体上呈“S”型“慢——快——慢”的节奏发展。在空间序列上,城市化要经历“前城市化——集中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
15、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城乡融合
16、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有哪些?
答:主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居住——比较分散,交通不便、通讯比较落后、文化——比较落后、组织——不太发达,家庭的影响非常大
16、农村结婚要注意的现象:现象一:大量农民工短暂回乡闪电结婚,农村婚姻面临风险、现象二:农村早婚现象、现象三:农村结婚高消费
美国恐怖片大全
17、在农村社会分层中,以经济收入作为划分标准将农村社会成员划分为哪些社会阶层?新富阶层、中等收入者阶层、贫困者阶层
18、农村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离土不离乡,实现职业间的流动,这是我国农村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离土又离乡,向城镇流动,这种流动途径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伴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展与深入而出现。流入城市的农民主要从事建筑、保姆、环卫、小商小贩等职业或成为企业的合同工、临时工。向发达农村地区流动。
19、现阶段“三无”农民成为新的贫困体他们是哪“三无”?
无土地、无技术、无收入
20、贫困理论研究中对造成贫困的分析归纳起来有几类:一类指责穷人;二类迁怒自然;三类问罪社会。
21、城市化的时间规律: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缓慢。加速阶段:人口迅速向城市集聚,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郊区城市化,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后期阶段:城市化的水平较高,城市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城
市人口和工业、商业向郊区迁移,城市中心空旧房增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2、逆城市化一般要经历这几个阶段:
萌芽阶段———首先搬入郊区的都是富有阶层
形成阶段———大量中产阶级开始搬入新的郊外开发区居住,但仍每天到市中心工作,购物和娱乐
发展阶段———居住郊区化和工业郊区化
冬奥奖牌成熟阶段———郊区的自立程度越来越高,由单一的居住功能变成具有各种城市功能的就业中心。郊区人口是都市区人口的一部分,郊区化的出现导致了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巨型城市带的兴起
23、农村城镇化的模式有:
带兔的四字成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模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适当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应大力发展小城市、小城镇,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镇)构成合理的城市网络体。
中部地区模式:中部大多数地区主要是发展大中型城市,特别是中等城市,鼓励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发展小城市、小城镇,为中部地区更高一级的农村城市化即发展城镇网络体打好基础。
西部地区模式:我国西部广大地区现阶段农村城市化的重点是新建和发展若干个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大城市,以带动整个区域城市化的发展。
24、农村现代化的表现:科学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逐步合理化;农村内部社会分工日益发达;农村人口的内、外部社会流动日趋频繁;农村人口的聚居方式也由分散向集中发展;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发生激变;农村的的生活质量与水平也不断提高;农村社会结构分化与整合的速度不断加快;农村乡村工业企业、小城镇的崛起,城乡物流、信息流、人流的畅通,城乡差别日益缩小逐渐趋向城乡融合。
25、农民就是种田的人吗?为什么?不是,农民是指在农村地缘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联系而组成农村社会各类社会集团、体及社会组织的农村居民。
从职业上看:长期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从阶级上看:指社会形态中的农民,即农民阶级。从户籍上看:指户籍制度中规定的农民。从社会身份上看: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
农民。
26、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必要性:一、减小生产风险的需要:1.自然风险
2、市场风险(产品销售难)、
3、订单风险、
火车电话订票提前几天4、技术风险、佐助vs团藏是哪一集
5、政策风险、
6、农资价格风险;二、扩大经济收益的需要;增强农户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了整合和强势的作用;增加农民收入,强化了保和增效的作用。、三、维护自己权益的需要、促进农村发展的需要
27、现阶段我国还存在雇工阶层吗?雇工阶层指受雇于私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农民劳动者。与农民工不同:农民工受雇于乡镇集体企业或国营企业,直接为集体、为国家劳动;而雇工则直接为私人雇主工作。雇工的收入一般不会比农民工低,但他们的劳动强度要比一般农民工高,社会地位相对也低,承受的心理压力大。农民工至少在名义上是和乡镇企业的管理者平等的,有些确也有参加民主管理的机会,而雇工则明确是私人雇主的伙计,经营决策雇工无权过问,收入也与雇主相差悬殊。
28、农村城市化就是农村社会现代化的联系:农村现代化与城市化相辅相成:随着农村现代化的推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逐渐减少,大批农业劳动者转向其他行业,农村“职业非农化”趋势会日益明显,与“职业非农化”相伴而生的便是农村人口城市化。
30、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农民居住集约化、生产方式合作化、生产工具机械化、农民享受公共产品公益化、农民素质知识化、农民流动市场化、农民医疗、教育制度化、农民养老保险普及化、城乡服务一体化
31为什么中国乡村建设既有它的积极意义,又有它的局限性?积极意义:在中国农村社会
发展的问题上改良主义的乡村建设运动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乡村建设积极分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准确的;乡村建设运动积极分子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的结合途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对于今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即乡建工作者对于乡村建设的理解和热忱。局限性:不发动众;不想持久、深入的工作;忽视了中国当时的现实情况——依靠当时政权力量用和平办法谋求中国根本问题的解决的改良主义是注定失败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