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职业认知
第三章  职业认知(专题)
本章学习要点:
1.职业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2.职业的分类方法
3.掌握搜集和管理职业信息的方法
4.确定自身职业发展方向
5.了解职业环境、就业形势
6.把握职业发展趋势
课程内容:
3.1  职业知识
3.1.0 引言:选择自己的职业之重要性
职业无所谓好坏,但是,不同的职业却意味着不同的人生。以从同一所学校、同一专业、同一个班级的人为例,如果他们毕业后从事的是同一个职业,那么五六年之后,他们的差别一般不会太大。但是,如果他们从事的是不同的职业,那么,五六年之后,他们的差别可能会很大。关于这一点,你可以从那些毕业后五六年之后的大学同学的聚会上清清楚楚地看来。
由此可见,选择职业和确定职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不同的职业意味着不同的发展机会。有的行业发展的机会多,有的发展机会小,有的甚至会衰退——这也正是人们希望自己能进入一个热门行业的原因。
其次,不同的职业意味着不同的发展空间。一个从事销售的人和一个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他们面临的发展空间会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如果他们都不转换职业,前者发展的空间比后者大。
再次,不同的工作意味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在我国,一名教师的生活可能意味着稳定和较低的收入;而一名广告人的生活可能意味着不稳定和较高的收入。一名企业家的生活可能是受人尊重和繁忙的,而一名官员的生活则可能意味着权力和压力。
3.1.1 职业的定义
3.1.1.1 职业、产业、行业的区别
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必须明确职业的概念与内涵,而要理解职业这一概念,还须弄清职业与行业、产业、职位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与进化的反映。但职业不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是社会劳动分工的必然结果,并随社会劳动分工的深化而发展变化。
产业:所谓产业,是指不向的国民经济部门,即由于社会劳动分工而独立出来的专门从事某一类别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总和。—个国家社会经济的总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产业的发展状况。一般来说,产业的划分是以劳动性质、作用和内容的同一性为标志,反映社会分工的发展水平,通常分为三次产业部门: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粮食和其他生活资料的来源,也是许多工业原料提供者。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工业包括冶金、煤炭、石油、机械、电子、纺织、化工、食
品等,是采掘自然资源和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物资生产部门;建筑业则是从事建筑和安装工程施工的杜会生产部门。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其中工业在许多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起着主导作用。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流通和服务类产业部门。具体可分以下四个部门:①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等;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公共事业、居民服务、旅游、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③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④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行业:是根据生产(工作)单位所生产的物品或提供的服务的不同而划分的,它表示了就业者所在单位的性质。中国的行业结构主要按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以及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性质来确定。
3.1.1.2 职业的内涵
六级写作模板
职业的概念由来已久,但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职业的内涵进行了不同的界定。这里,我们认为,职业是指具备劳动能力的个体,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从事社会生产服务,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并获取合理的个人报酬,以满足自身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持续性活动。
职业是社会劳动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分工是职业划分的基础和依据。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职业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不断交化与发展的。
陕西民办高校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社会分工的变化决定和制约着职业的发展和变化。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都引起了职业分工的变化。
其次,社会经济因素是直接制约和影响职业变化的重要因素。社会政治制度、宗教、文化、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都会带来许多职业的兴衰。
总之,职业的产生和发展变化根源于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同时,人们也不可忽视社会因素对职业的主要影响作用。
3.1.1.3 职业的特性
职业具有如下特征:
目的性:即职业以获得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
社会性:即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
经济性:职业活动是以获得谋生的经济来源为目的的。
技术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的技术特性标示了职业的专业彩。
稳定性:即职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形成,并具有较长生命周期。
体性:职业的存在常常和一定的做作业人数密切相关。
规范性:职业主体所从事的职业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社会伦理道德准则;从业者本身应遵守的法律法规。
3.1.1.4 职业的要素
职业名称:职业的符号特征,它一般是由社会通用的称谓来命名的。
职业主体:从事一定社会分工活动的劳动者,必须具有承担该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资格和能力。
职业客体:职业活动的工作对象、内容、劳动方式和场所等。
职业报酬:通过职业活动所取得的各种报酬。
职业技术: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所运用的自然技术、社会技术与思维技术的总和。
3.1.2 职业的分类
职业是现实经济运行和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职业分类实质是精细的社会劳动分工。现代社会的职业体系是一种人力资源的配置,是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种配置建立起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分工体系。职业分类对于国家合理开发、利用和综合管理社会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对于民族的兴旺、国家的昌盛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的职业有两种分类标准:一种是依据从业人口本人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的统一性进行分类,将职业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细类四层。另一种是主要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性质的同一性分类,即按所属行业分类。
我国国家职业分类标准的相关文件和标准:
《职业分类和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台湾职业分类典》。
下面简要介绍几个主要的分类情况: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分为:8大类、66中类、413小类、1838细类。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从业人员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等有关人员
第七大类:军人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分为:20个行业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913个小类。
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环境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
水的生产和供应;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
(3)《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SCO
分为:8大类,83小类、284细类、1506个职业项目。
第一大类:专家、技术人员及有关工作者
第二大类:政府官员和企业经理
第三大类:事务性工作者和有关工作者
第四大类:销售工作者
第五大类:服务工作者
第六大类:农业、牧业和林业工作者,渔民和猎人
第七大类:生产和有关工作者,运输设备操作者和劳动者
第八大类:不能按职业分类的劳动者
不管如何分类,应该遵循国家职业分类的基本指导原则:科学性(客观性)、适用性、先进性、开放性、国际性。
3.1.3 搜集和管理职业信息
作为求职者,我们需要了解和认识相关职业,也就需要我们学会搜集和管理职业信息。
3.1.3.1 搜集职业信息
个人进行职业搜集通常可采取查阅、参观、访谈、讨论、实习等方法。
(1)查阅
将个人希望了解的职业方向,通过查阅书籍、媒体、网络、期刊及有关声像资料获取一般性资料。其优点:方便、快捷、信息量大、成本低。其不足在于间接的、隔离的信息,可能与现实感受有一定差距。
(2)参观
到相关职业现场进行短时间地观察、了解。通过职场实地参观,可以了解职业相应工作的性质、内容,职业环境及分为,获取个人第一手体验。
(3)访谈搞笑歇后语
电脑ip地址设置通过和相关的从业人员交流,了解相关职业的知识、技能需求、待遇和发展前景等。进行资深从业人员访谈可获取个别的主观经验。
(4)讨论
讨论意味着与别人共享对职业的探索结果,相互打消一些不现实或前景暗淡的东西,而共同发现一些更好的东西,更多的前进道路。
(5)实习
到职业场所进行一定时间的打工、义务劳动或教学实习、实践。实习可以更深入、更真实地对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工作环境及个人的适应情况进行了解、判断,可以了解工作的程序、报酬、奖罚、管理及升迁发展的各种信息。
通过一定方式搜集相关职业的信息,一般可以搜集:行业简介、行业现状、行业发展趋势、岗位设置、主要公司、行业证书等。
3.1.3.2 管理职业信息
搜集好职业信息后,还要求我们进行职业描述,形成文档,便于分类管理。
进行职业描述时,要描述一下内容:
隐患整改制度职业名称:职业的符号特征,它一般是由社会通用称谓来命名。
职业定义:对使用工具、从事的工作活动的说明。
职业资格等级:反映职业胜任程度。
职业能力特征:从业者需要具备的能力要素。
职业人格特征:从业者需要具备的人格要素。
受教育程度:接受正规教育的要求。
技术技能:从业者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基本要求,需要掌握的基本操作技术。
职业环境:工作场所的条件。
职业报酬:指工资、待遇。
教师个人学习总结
针对某一个特定职业来说,求职者如果能够了解这些职业描述内容,就能够有目的地选择职业目标、实现就业、选择培训和发展职业生涯。
3.2  职业环境
认知职业环境,是大学生求职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形势,客观分析职业环境,了解所处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和限制,以积极规划职业生涯的重要方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