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运城市人民政府
杭州市民卡办理【公布日期】2006.09.21
【字 号】
【施行日期】2006.09.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消防栓尺寸∙【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纲要》根据《中共运城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我市经济和社会阶段性发展战略目标,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十五”回顾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撤地设市的历史契机,持之以恒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定不移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五”时期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提前实现。开创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87.8亿元增长为2005年的47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5.1%,顺利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翻番目标,创我市经济发展史上新纪录。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达到1176美元。二是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财政总收入由2000年的21.22亿元增加为2005年的55.6亿元,年均增长21.3%。2005年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达到11.8%。财政总收入的快速增长以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提高,标志着我市经济自主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产业集初步形成。经济增长由单个企业优势转为产业体优势。在山铝、关铝、南风、海鑫、中信机电、阳光、亚宝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市已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的冶金、化工、机械、农产品加工等七大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四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18.1:48.0:33.9调整为2005年的11.4:56.4:32.2,同时,区域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可喜变化。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中率先显现成效,被评为全省唯一的“经济结构调整突出贡献市”。
乐观积极的正能量句子  五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全市公路里程达到8910公里,新建、改建村通水泥(油)路和巷道硬化15626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100%建制村通水泥(油)路;高速公路里程居全省第一;南同蒲铁路侯马至东镇段复线工程即将竣工;运城机场建成通航。中心城市5年累计
投资20多亿元,城市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各县(市)的城区扩XXX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电力和电网建设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六是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行政管理、财政体制、国企改制、农村税费、干部人事制度等各项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同时积极稳妥调整了行政区划,行政办公效率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明显加强。
  七是对外开放步伐加快。2000年至2005年,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由6797万美元猛增到6.53亿美元,年均增长57.2%。外贸依存度由3.27%上升为11.4%,并与国外一些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
  八是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政府职能有效转变,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效,建筑和产权等有形市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介服务业快速发展,社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汾河、涑水河水质逐年好转,市区二级以上天数增加到211天。
  九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6.5‰以内,5年净增人数比“九五”期间少7.7万人。科技进步步伐加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教育强市工作全面展开,“
两基”覆盖率达100%。城市低保面继续扩大,农村低保在全省率先开展,已在8县(市、区)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社保体系基本完善,就业岗位不断增加,“两个确保”达到100%。旅游、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族宗教、防震减灾、气象、人防、档案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十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0年至2005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009元增加为7507元,年均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61元增加为2806元,年均增长7.4%。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1.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9.1平方米。消费结构明显变化,人们在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支出均高出总支出3个百分点以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的发展尚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和层次上,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困难。
2009感动中国人物
  一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80%以上的经济增量由新增项目提供,发展严重依赖资源供给,科技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单位产值资源消耗量远高于全国、全省水平。企业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链条短、附加值低,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各产业及区域内经济联系不紧密,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二是农村改革步伐缓慢。农业分散经营的局面没有大的变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较弱,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基础设施欠账还很多,对农民增收、农业集约化生产的扶持力度不够。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渠道还不顺畅。
  三是社会事业发展薄弱。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突出,社会公共服务产品无论总量,还是结构、层次,都无法满足人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特别是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四是服务业发展滞后。餐饮、零售等传统服务业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管理咨询、工程服务、现代物流、会展等新兴服务业在我市刚刚起步;文化、体育、职业教育等产业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旅游、广告、流通业等需进一步整合和拓展。
暑假生活总结
  五是城市结构不合理。中心城市的规模、基础设施和功能还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河津、永济及各县城人口规模均不能支撑自身发展,对县域难以起到组织、调度、辐射、带动作用。城市体系和功能需进一步划分、调整和完善。
  六是区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由于高耗能产业快速扩张,全市的环境指标改善不明显,部分高耗能区域环境容量接近饱和。
  总体上看,运城经济正处在从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的过渡时期,正处在将条块状优势向整体优势提升的转型期,这就要求我们在谋划“十一五”发展时,必须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清醒认识发展的阶段性,高度重视并逐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机遇,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加快奋力崛起的步伐。
  三、“十一五”面临的新环境和新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
  “十一五”时期,我们将面临着众多新的发展机遇:一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向纵深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区域经济在融合中发展,为我市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从产业布局、政策、资金等方面促进中部地区发展,为我市追赶发达地区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支持;三是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为我市加快发展新型加工制造业、文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四是我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转移,城市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五是我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过渡,工业化水平由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过渡,为更快更好地发展积蓄了良好的基础和后发优势。
  “十一五”时期,也必须面对严峻的挑战:一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技术、人才和市场竞争为主的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来自周边地区和兄弟市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二是资源短缺,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还不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压力较大,现有发展方式急待转变。三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公共服务不健全等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得到缓解,就业压力较大,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和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发展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四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的完善,经济发展的节奏和步伐越来越快,对政府的监督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五是改革进入攻坚时期,需要付出的经济和社会成本越来越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