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景观旅游资源及鉴赏
第五章天象景观旅游资源及鉴赏
学习提示:
一、主要内容:
气象气候的概念及其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旅游吸引因素和旅游功能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和康乐型气候环境的评价方法
海滨气候、山地高原气候和乡村气候等旅游气候的特点烤生蚝
二、学习重点:
掌握天象旅游资源的相关概念、形成因素;
了解天象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
掌握天象旅游资源的鉴赏方法。
第一节天象景观旅游资源概述
气象气候条件是旅游活动的环境与背景,又是旅游者的重要观赏对象。气象气候与天象的千变万化使得旅游活动丰富多彩。
一、基本概念
1、地球与大气
包围在地球外部的一层美丽而又千变万化的气体,总称为大气或大气层。自然状态的大气由气体、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3部分组成,不含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其主要成分有氮(78.09%)、氧(20.95%)、氩(0.93%)、二氧化碳(0.03%)等,还有微量臭氧和其他惰性气体。
2.气候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特征。气候既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要素之一,又是供给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资源。气温、降水、湿度等气候要素的多年平均值是用来描述一个地区气候状况的主要参数。
3.天气
疫情作文800字最美逆行者天气是指一定的区域内某一瞬间或短时间内,所观测到的各种气象要素所综合的大气状况及其变化的
总称。如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阴、晴、冷、暖、干、湿等天气状况,都是温度、气压、湿度、风、云、降水等各种气象要素综合的结果。
4.气象
人们把大气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统称为气象。大气层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发生着各种不同的物理变化,冷、热、风、云、干、湿、雨、雪、霜、雾、凇、雷、电、光等,都是大气中各种物理过程的结果。
5.天象
天象是指天文现象。天文则是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间的分布、运行等变化现象。
二、气象气候对旅游的影响
构成气象气候的各种要素,如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雾等,不仅具有直接造景、育景的功能,而且是人类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影响区域景观形成
首先,气候因素影响一个区域自然景观的形成。其次,气象条件是重要的构景要素。如云、雾、雨、霞等总是与山、林、水等要素相结合才形成优美的景观。所谓“山无云则不秀”、“黄山自古云成海”、“山空蒙雨亦奇”等,就是对这种构景作用的具体写照。
2.影响旅游流时空分布
旅游活动除了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外,还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气候是造成旅游流周期性变化的重要因素。在世界范围内,为什么旅游热点多在地中海沿岸和加勒比海一带,就是因为那里气候温暖,有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海水,为欧洲寒冷、潮湿、少阳光地区的人们提供了避寒、娱乐的佳境。在我国,夏季,游客客流集中在沿海海滨、湖滨和山区,以及海拔在1000m以上的高山地,如庐山、泰山、黄山、五台山、华山等地,是由于这些地区气候相对凉爽宜人;冬季气候寒冷,我国低纬地区的海南岛、北海、昆明、广州等地成为北方游客所向往的地方。
旅游业淡季、平季和旺季更替变化的节律性,是由于气候的季节性节律变化导致的。
3.影响游客观赏效果和舒适度
气象气候是影响旅游活动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气象气候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影响其能否顺利进行,适宜的气候,可以为旅游活动提供完美的条件;相反,恶劣的气候条件会给游
人活动带来诸多困难。第二,影响游览效果和气氛,如观日出、日落、彩霞、极光、高山宝光、鸟等特定观赏项目,这些都要靠天气条件来决定是否能如愿以偿。第三,气象气候条件还可影响游人的舒适度,如连续闷热无雨,会使游客烦躁不安,暑热难当,而在闷热之中降雨,不仅可避暑降温,还可造成某些观赏景观,如雨景、云雾景等。
三、气象与天象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一)日出与晚霞
观赏日出成为许多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观。游客去北戴河度假,必登鹰角亭观日出,上泰山、黄山观日出,也是多数游客安排的活动项目。
霞是日出日落时光线透过云层,由于散射作用,使天空的云层呈现出黄橙红等彩的自然现象。霞光就是阳光穿过云雾射出的彩缤纷的光芒。其主要形式有朝霞、晚霞、雾霞等。霞景的持续时间较短,瞬息万变,五彩进发,对游人有很大的吸引力。鸡公山十景之一的“晚霞夕照”,江西彭泽八景中的“观客流霞”,贵州毕节八景中的“东壁朝霞”等都很有名。观赏落霞余晖是一种极易情景交融的美的享受。在黄山等地看晚霞,游人能感悟到“夕阳无限好”的美妙享受。
(二)日食、月食、彗星奇观
高一开学周记
中国四大名窑日食是月球遮掩太阳的一种天象;月食是地球遮掩太阳,月球没有可以被反射的阳光,失去了光亮的一种天象。
在太阳系的成员中,有着数量极其众多的彗星和流星体。彗星的特征同它们的轨道有关,有些彗星的轨道呈椭圆,但多数彗星的轨道几乎呈抛物线,远远伸展到9大行星轨道以外,它们大部分时间是在极其遥远的地方运行,致使它们很少出现。如著名的哈雷彗星,它的公转周期为76年,有的彗星有史以来只出现过一次。
不论是日食、月食,或彗星的出现,都是一种罕见的天象奇观,因此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和广泛兴趣。1986年的哈雷彗星观察,1987年的日全食观察,1997年的海尔彗星观察,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天文爱好者。
(三)云雾景
云雾都是由于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形成的。由于空气的流动性强,使得云雾浓淡、形态多变,配以山水林泉,形成优美的景。我国的许多地方有云雾景,如“双峰插云”为西湖十景之一,“狮洞烟云”是蓬莱十景之一,而“罗峰晴云”
构成峨眉山的主要景观。“山无云不秀”,在山地风景区中,云雾常构成绝妙的景观,是山地景物的重
要组成部分。“黄山自古云成海”是黄山四绝之一。庐山的云更是堪称一绝,有人形容说:“庐山之奇莫若云,或听之有声,或嗅之欲醉,团团然若絮,蓬蓬然若海。”洞庭湖的雾景极富情趣。多雾还构成一些独特的地方景观特,如英国的伦敦和我国的重庆都以多雾出名,是有名的雾都。
(四)雨景
降雨不仅是江河湖泊等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滋养世间万物的重要水源,而且还可形成可欣赏的自然美景。人们观赏的雨景往往指的是小强度降水所形成的景致,每年春季,我国南方地区常常有持续时间较长的阴雨天气,故形成了独特的雨景。雨景除了来自雨本身所具有的扑朔迷离的一种朦胧美以外,其观赏性主要还体现在它与地貌、植被等其他景观要素的相互配合上。所谓“雨中看山也莫嫌,只缘山雨中添”、“残荷听雨”、“雨打芭蕉”说得就是这种配合产生的视、听觉效果。我国许多地方都有雨景胜迹,如蓬莱十景之一的“漏天银雨”,峨眉十景之一的“洪椿晓雨”,“漓江烟雨”等。一些特有的降雨现象也成为吸引游客的因素,如巴山夜雨,雅安天漏(多雨),台北的冬雨。
(五)蜃景与宝光
蜃景又叫海市蜃楼,这种自然景象是由大气的折射和反射作用造成的,一般出现在中、高纬度地区的海面、沙漠等地势开阔地方。在一定的下垫面、天气条件下,空气的密度会出现不均匀现象。不同密度空气间可形成界面,这一界面对光线有折射和反射作用,这样就会使远处冰山、岛屿、城郭或船只经典历史剧
出现于空中。
在我国山东蓬莱一带,每当春夏之交,或夏末秋初,平静的海面上有时会出现一种奇幻的景象:一座座亭台楼阁,一片片山村村舍,时隐时现,如同仙境一般。这种景象,在我国古代称之为“海市蜃楼”。
蜃景的出现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同一地点重复出现,比如,美国的阿拉斯加上空经常会出现蜃景;二是出现的时间相对固定,如我国蓬莱的蜃景大多出现在每年5月、6月,俄罗斯齐姆连斯克蜃景往往在春天出现,而美国阿拉斯加的蜃景是在6月20日以后的20天内出现。
宝光又称为佛光,是山岳中特有的一种美景。它的神奇之处在于观赏者对面的天空,有五彩光环出现,光环中央有人形影像,仿佛佛祖降临人世。宝光实际上是太阳光通过空气中悬浮的细小水滴发生衍射而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我国黄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名山都可观赏到佛光佳景,尤以峨眉山金顶观赏佛光最为著名,也是峨眉十景之一。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六)雾凇、雨凇景
雾凇又名“树挂”,是一种聚集在地面物体表面,呈针状、颗粒状的乳白凝结物。它的形成是因冬季多雾天气时,空气中的雾滴在运动中触及树枝、电线、房顶等,便急速冻结成冰粒,如此层层冻结下
去,即形成茸毛状蓬松白冰粒层。松枝、树丛结满了毛绒状的树挂,像一株一株巨大的白珊瑚。我国雾凇景观以吉林松花江畔最为有名。
初冬或冬末,有时会出现一种奇怪现象:从空中掉下来的液态雨滴落在树枝、电线或其他物体上时,会突然冻成一层外表光滑晶莹剔透的冰层,这就是“雨凇”。这种滴雨成冰现象的原因是,当靠近地面一层的空气温度较低(稍低于摄氏零度),而其上又有温度高于摄氏零度的空气层或云层存在时,从上层温暖空气中掉下来的雨滴进入靠近地面的冷气层时,雨滴便迅速冷却形成过冷雨滴,由于这些雨滴的直径很小,温度虽然降到摄氏零度以下,但还来不及冻结,便掉落下来,
当其接触到地面冷的物体时,就立即冻结,变成了“雨凇”。庐山的“雨凇”很有名,深冬季节,有时满山遍野银装素裹,被称作“玻璃世界”。
四、天象旅游资源的鉴赏方法
由于天象景观自身的特点,在鉴赏的方式和方法上与其他景观有着显著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选择观景地点
观赏位置是审美活动中不容忽视的要素之一。视点、角度、方位、距离等几个因素连接起来,会对旅游者的审美经验产生直接的影响。登高观赏是人们在观赏天象景观景点时最常采取的方式。
(二)捕捉观赏时机
天象景观瞬息万变,只有在一定的时机才能为观赏者所捕捉,所领略。不同的时机会领略到不同的景致。天象景观的形态变异,不仅受朝暮光照的影响,而且受季节往往呈现不同的彩和形象,这是因为导致变异的光照、植被、云雾、雨雪等等自然因素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从而使同一景观按时令顺序表现为春景、夏景、秋景和冬景。
(三)培养个人观景心理要素
人类对美有一种永恒追求,天象景观总是作为一种审美刺激物激发游客的审美动机。尽管旅游者对美的感觉不尽相同,但都有积极获取美感和接受教育的愿望,审美素质在此情况下最能得到培养。
(四)寓文于景
天象景观的鉴赏活动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是蕴涵在对中国源源流长、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的理解与感悟中的。诗词歌赋的相关描写,不仅让美丽的天象景观更加富有内涵,而且会使在平常看起来平凡的天象景观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五)移情景观
旅游审美活动中,移情景观作为重要的原理之一,是指游人在鉴赏旅游景观的过程中,在审美感知识和理解基础上,展开审美想象的翅膀,动用以往积累的直接或间接审美经验,将自己的思想意趣投射到外在的景观中去,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取得移情观赏的审美效果,主要有入境、择景、融景三种途径。
复习思考题
1.气象气候与旅游有什么关系?
2.试述气象气候与天象旅游资源的吸引因素。
3.举例说明主要的天象、气象旅游资源。
4.如何鉴赏气象气候与天象旅游资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