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150条考点汇总
1.广义教育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狭义教育就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3.教育构成要素: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主体)、教育影响(内容和手段)
4.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主张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人类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混淆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忽视了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5.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6.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唐朝的六学二馆体现的是教育的等级性。
8.原始社会的教育无阶级、无等级。
9.德国最早实行义务教育,颁布义务教育法。
10.教育学概念: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11.孔子的教育思想:“庶、富、教”;有教无类(教育公平);因材施教“孔子施教,各因其材”(朱熹);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世界第一);学思结合;谦虚笃实;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2.《学记》的教育思想:《学记》(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教育与政治“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课内与课外“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臧息相辅”;启发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循序渐进“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长善救失“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13.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理想国》。
14.学校教育最早出现在奴隶社会初期。
简单又含深意的网名15.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16.西方教育史上的三个里程碑: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爱弥儿》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启动盘17.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18.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又被称为《论演说家的教育》或《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功放接线
19.夸美纽斯,代表作:《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康德,最早在大学里讲解教育学。
21.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是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
22.凯洛夫:《教育学》(1939年),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23.杨贤江:《新教育大纲》(1930年),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24.批判教育学,在当代西方教育理论届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
2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决定教育的性质(2)决定教育的领导权(3)决定受教育权(4)决定教育目的(5)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6)决定教育体制
26.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4)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7.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教育既是文化的构成体,又是文化传递、深化与提升的手段。
28.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平行性.
29.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可能性,物质前提)(2)环境(3)教育(学校教育)(4)个体主观能动性。
最伤感的歌曲30.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
31.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衔接关系,体现了一个国家国
民教育制度的实质,是整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建立学制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个人身心发展规律;(4)民族文化传统;(5)本国学制发展历史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32.我国学制的演变:1902年壬寅学制,未实行,中国第一个颁布,以日本学制为蓝本;1904年癸卯学制,第一个实行;1912-1913年壬子癸丑学制,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我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男女可以同校,改学堂为学校;1922年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图,时间最久,影响最大。
33.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1)层次结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类别结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其中,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普通中小学教育。
34.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国家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教学目标。
35.教育目的理论:个人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的发展;社会本位论,确立教育目的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可以用社会发展的各种指标来评价;教育无目的论,教育过程本身就是目的;生活本位论,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要教会人如何生活。黄道吉日查询2022年2月
36.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7.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1)德育:灵魂与统帅作用;(2)智育:其他各育发展的前提和支持;(3)体育:重要物质基础;(4)美育:起着动力作用;(5)劳动技术教育:促进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可以综合体现德智体美的作用。五育的关系:五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不能相互替代,不是均衡发展。(1)“五育”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德育、智育具有出地位;(2)五育具有不同的作用、地位、责任,不能相互替代,缺一不可;(3)五育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学校体系。
38.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对象是全体学生;(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促进学生个性发展;(5)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点是实践能力。
39.叙事研究:以口头或书面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研究。通过教师个人叙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来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改进,以促进自身经验的积累和成长。
最特别的生日礼物40.观察法:(1)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2)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最广泛
使用、最基本的研究方法。(3)①自然情境中和实验室中的观察②直接和间接观察③参与性和非参与性观察④结构式和非结构式观察⑤系统和非系统观察。
41.调查法:(1)指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作品分析、测量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研究对象的客观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之后,从中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2)①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②按调查内容分为现状、相关、发展和预测调查;③按调查的方法和手段分为问卷、访谈、测量和调查表法。
42.历史法: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43.实验法:(1)实验法是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研究假设,探讨教育因果关系,揭示教育工作规律的一种研究。(2)①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②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44.教育行动研究:亦称“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实现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45.产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的产品,作文、作业、手工艺品等了解学生的研究方法。
46.课程分类:根据课程的组织方式,分为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根据课程实施对学生的要求,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根据课程设计的开发的主体,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根据课程的呈现形式,分为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根据课程的任务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47.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是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
48.活动中心课程论(经验课程):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兴趣、态度和思维方法。第一,学习就是经验的改组或改造;第二,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49.社会中心课程论:依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作用,学校应致力于社会改造而不是个人发展。
50.古德莱德课程层次论:理想的课程,由研究机构、专家等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正式的课程,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领悟的课程,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在课堂上实际实施课程;经验的课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到的东西。
51.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3)学科特征(4)课程理论。
52.课程内容: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也称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规划,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组成。其中课程设置,即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计划的中心。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五部分组成。教材教师和学生用的有关教学资料,如教科书、讲义、参考书、视听资料等。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又称课本。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
53.教材编写的原则:(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4)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方法要求的统一(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6)教科书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54.目标模式(泰勒):围绕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个方面。以学校应追求的目标为基础,延伸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
55.过程模式(斯腾豪斯):反对课程目标模式。课程的开发不是为了生产出一套“计划”,然后予以实施和评价的过程,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研究过程,并贯穿着对整个过程的评价和修正。所有这些都集中在课堂实践中,教师是整个过程的核心人物。
5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小学阶段:综合课程为主;中学阶段: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分科课程为主。(2)小学至高中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3)新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4)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57.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双边性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教学是教育的一部分。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智育是教学内容的其中之一。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58.教学的一般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2)发展学
生的智力和创新、实践能力。(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个性心理特征,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6)发展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59.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双边性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60.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构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增强记忆(必要环节);(5)运用知识,促进迁移;(6)检查知识,获得反馈.
61.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62.教学方法:掌握式教学法(布卢姆)、非指导性教学(罗杰斯)、讲授法(适合短时间传授大量知识)、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6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64.班级授课制:优点: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②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
的科学知识;③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④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⑤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⑥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缺点:①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②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③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④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⑤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⑥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65.设计教学法: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和目的。
66.道尔顿制:教师为学生指定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
67.特朗普制:“灵活的课程表”,融合了“大班教学、小组讨论和个别教学”三种形式。
68.文纳特卡制: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是生活中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二是儿童自身能力和社会意识;前者是学生按单元自学;后者由学生自己设计,多以活动形式为主,教师个别指导。
69.贝尔-兰卡斯特制:“导生制”,以班级为基础,教师先把内容教给年龄较大或者优秀体,然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去教授年幼的或成绩较差的学生。
70.教学评价分类:按照评价目的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按照评价主体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按照评价表达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71.德育途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班主任工作。
72.德育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73.德育原则:疏导性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导向性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74.德育的方法:榜样示范法、角扮演法、合作学习法、品德评价法、情感陶冶法。
75.班主任工作内容与方法:(1)了解和研究学生(2)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中心工作(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4)建立(5)组织班会活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8)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76.偶发事件的处理:偶发事件的特征:突发性、紧迫性、冲击性和多样性;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冷处理原则;沉着冷静面对、机智果断应对、公平民主处理、善于总结引导。
77.班集体:(1)班集体的特征:共同目标、健全的组织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高度的凝聚力。(2)发展阶段:组建——初步形成(初步形成班级核心)——发展——成熟。
78.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学生方面:上课风气、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疲劳程度、自制力、对教师的期望;教师方面:教师的领导风格、教师威信、语言声调动作表情、教育机智;课堂环境方面:教室设备、光线、空气等;其他方面:班级规模、师生关系、教学常规。
79.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教师方面:领导方式、移情、期望、情绪、教学能力等学生方面:体关系如何、能否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等课堂环境方面:班级规模、教室设备、光线、空气等。
80.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方法: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⑵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⑶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与水平⑷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传递⑸公正评价,合理期望。
81.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⑴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⑵合理组织课堂教学⑶做好课堂监控⑷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⑸树立教师权威。
82.课堂问题行为处置与矫正:处置与矫正:预防;正确对待;矫正(信号暗示、幽默、有意忽视、提问、转移注意、移除媒介、正面批评、暂离课堂、惩罚等)。
83.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⑴社会实践活动⑵学科活动⑶科技活动⑷文艺活动⑸体育活动⑹传统的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