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摘 要:中国是个具有5000年文明的古国,自秦汉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15世纪以后科技发展的领先优势慢慢变成了历史。而西欧国家的科技飞速发展,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使人类步入了工业化时代。本文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探讨了儒家文化在不同时期,对中国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推移,统治者以德为重、重农思想、小农经济思想以及腐朽的政治制度是阻碍科技进步的罪魁祸首,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没有任何错,错的是利用文化愚弄人民的统治者。
关键词:中国 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兼容并包
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科学非常发达,科学技术曾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长达一千多年。15世纪之前,中国四大发明传到欧洲。这些发明改变了欧洲,也改变了世界。英国伟大的思想家培根指出:“印刷术使文学改观,火药使战争改观,磁铁使航海术改观。可以说,没有一个王朝,没有一支宗教派别,没有任何伟人曾产生过比这些发明更大的力量和影响。”怎样刻录光盘步骤
、中国传统文化 一
关于爱国主义的作文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人民创造的一切,传统,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世代相传相继。所谓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被社会所接受的认同性和稳定性,它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又使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发展的消极影响
1、“重农抑商”的思想抑制科技的发展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墨家、道家、法家还是阴阳家都以农为本,轻视和贬低工商,这限制了中国科技的持续发展。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思想家都强调“ 以农为本”的思想,以农为本的思想使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围绕农业而展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也充满了人本主义的味道,如天文、历法、算术、医药、农学等,这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是首要问题的情况下,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当
时合理、积极的思想因为没有随社会发展同步发展,而逐渐变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秦以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上实行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的政策。这一思想的消极作用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经济发展缓慢,特别是资本主义的萌芽受到限制,这是中国的资本主义始终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
2、缺乏竞争意识限制科技发展的活力
中国传统文化反对竞争,在道家思想中提倡“ 无为”等黄老思想,在儒家经典中很少有提倡竞争,阐述优胜劣汰的道理,更反对探索和冒险;而提倡安土重迁,讲究中表联姻等,认为这种生活是理想的社会。那些出海涉险的人都是为生计所迫,甚至被朝廷视为匪类和化外之民。但要探索真理,不可能不冒险,不陷困境,不远离家国,不毁伤身体乃至牺牲性命。反观西方,登山、航海、探险、上天甚至一些无实际意义的冒险与竞争,都得到社会乃至统治者的肯定。中国科技发展的高峰和取得很大成绩的几个时代( 春秋战国,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1/5页
及宋辽金元时期)为社会动荡和分裂时期,这几个时期各个政权为了发展经济从而在政治上民主,人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在科技上取得了很大进步。领域占统治地位,以至但1840 年战争后,中国人感到科技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产生了危机感和失落感。
、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阻碍科技向前发展 3
中国古代的社会封闭性和自然经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导致了统治阶级政治上的治理才成为最突出的问题。中国古代思想家和哲学家更多地重视对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的研究,对自然界却缺乏认真的探索,即使有也是很抽象的猜想,没有出现过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是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的科学巨人。哲学与自然科学严重脱节,一方面使哲学演变为纯粹的封建政治统治和思想统治的理论工具,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重实用技术轻自然科学理论的现象。若无理论对科技的指导作用,科学技术不可能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更不可能引起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可以说中国的科学技术是经验的总结,很少有人揭示自然规律的;而欧洲人是在探索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从而总结出自然发展的规律。有人说:中国古代科学是经验科学,而西方科学是实验科学,这也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不能发生革命性进步的原因之一。
高污开车名场面4、以德为重的观念限制了科技的发展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中国传统文化是道德优先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把道德放在个人修养中的首位。如“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14 世纪后,西方文化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逐步走出了神权阴影,科学同工商业迅速发展起来,象占星术逐步发展成天文学;炼丹术发展为化学。中国人干任何事情都强调以德为重,虽然这种观点没有任何错误,但任何真理都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道德的绝对优先抑制了科技的发展。
5、万事不变的思想对中国科技发展起制约作用
儒家为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儒家思想认为宇宙、天地、社会、世道是停滞不变的,上至天体运行、朝廷典章制度、社会统治地位,下至祖宗家训、器皿形式都不会变,也不许变。如果有变,如出现彗星,就是灾异,必须消除,使之仍归正道。这是完全违反客观规律的。事实上宇宙间万物都在变,从来也不存在静止、停滞的事物。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在科学的萌芽发展时期,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极其有限的,只认识到事物的表面现象,所以发现不了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也就萌生出不变、停滞的观点。随着科
技的向前发展,人的认识不断深入,不及时改变观念,而用不变论反对一切变革就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
6、不如昔论的怀旧思想贻害无穷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 礼崩乐坏”的大混乱时期,诸侯各国争霸、互相兼并,井田制度遭到严重的威胁,社会发生重大的变革,老百姓深受战争之苦,孔孟就生于这个混乱时期,他们也饱受了战乱与颠沛之苦,对当时的政治及社会极不满意,他们把千年以前的尧、舜之治奉为不可逾越的最理想的社会的最高境界。尧舜不可求,则退而求三代之治。孔孟梦寐以求的是使社会倒退到尧舜时代,不得已也要退到禹汤文武时代。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今天肯定比昨天好,这是历史的必然,古代思想家之所以怀念古代,原因是他们面临社会的纷争,社会体制的巨变,不到出路,从而怀古。在孔子心目中,后世音乐也是绝对超越不过"叹观止矣"的古乐的。这一思想反映在教育中就是弟子永远也赶不上老师。我国传统有“ 天地君亲师”之说,先生授课不容许弟子驳难,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2/5页
如果要学其他学派创新学科,更是叛师离道十恶不赦了。在这样的传统风气下,学生就缺乏独立思考、创新发展的能力,不敢大胆地怀疑权威,以致使我国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人们的创新思维受到了限制。
7、焚书坑儒和为儒家文化带上了枷锁
十五世纪以后,儒学同样占领着统治地位,为什么不能继续推动科技的发展,看看中国历代科技发展的两个低潮——秦朝倒退和清朝最低。
秦始皇交远攻近,在战乱中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也结束了百家争鸣时代学术繁盛景象。为了统治庞大的帝国,力推法家的治国思想,强行整齐划一的政治与文化政策,禁绝诗书,焚书坑儒,对出版、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秦始皇焚书坑儒目的是为了统一文化,只尊崇一种文化。因为在帝王眼中百家争鸣是文化的繁华,但绝对是政治界的大患。所以秦统一中国后不可避免的要统一思想文化,统一文字和统一度量衡,包括思想认识。
满清王朝为了在思想文化上树立君主专制和满洲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仍然顽固地紧闭国
门,蛮横地推行文化专制高压政策,利用极端的手段,消除异端,禁锢思想,控制言论,维护封建统治。特别是乾隆查缴禁书期间,各类层出不穷,到处腥风血雨,民众自身难保、噤若寒蝉,哪里还敢谈创新发明,哪里还有科技发展,从而直接地、人为地造成整个社会的落后,拉大了与西方的差距,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中国文化对科学技术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科学的、实用的文化 1
12999物理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无可争辩地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多么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多么丰富的思想之源。从现代系统理论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自然观为基础,属于绝对的整体论的系统观念,是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整体字宙观认为:世界万物都服从于宇宙整体的总规律,即自然天命。这一规律支配着非生命世界与生命世界,支配着自然与社会,甚至支配着人与神,但它只属于宇宙总体。
传统的儒学把科技知识包容其中,不仅重学,也重视自然知识,包容科技,十分重视对于科技著作的研究。孔子和其学生所整理、研究和撰写的《夏小正》、《禹贡》、《月令》
等都是当时重要的科技著作;《诗经》、《尧典》、《周礼》等也都包含了丰富的科技知识。
儒学重继承、重传统,使得大量古代优秀的经、史、子、集以及农学、天文学、医学、数学等方面的经典得以保存、继承和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儒学的发展促进了古代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使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成为可能。
>8万左右的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