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为什么是历代帝陵石像生中不变的角
马,为什么是历代帝陵石像生中不变的角
东汉之后,在帝陵神道上置石像生担任皇陵仪卫,以庄严气氛、驱邪镇墓,成为定例。石像生的种类和数量在某个朝代也许比较稳定,但在不同的朝代,石像生的种类和数量、排列和组合均有变化。其变化概况如下:
秦汉陵多麒麟、辟邪、象、等;唐陵设狮子、、牛、玄鸟、文臣、番臣等;北宋列象、、羊、虎、狮子、瑞禽、文臣、武将等;南京明孝陵设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文臣、武将,北京明十三陵与明孝陵比,增设了功臣;清陵设狮子、狻猊、骆驼、象、麒麟、马、文臣、武将。
唐乾陵翼马
我们从历代石像生种类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其种类变化以唐朝为分界线,由单一的动物增加为动物和人(翁仲);数量变化特征为由少到多并成对增加,明清时期数量最多;其共性特征为,无论种类数量如何增减取舍,马,永远是石像生仪卫序列里不变的角,或者说是不可或缺的角
带鸟的诗句
基金申购对石像生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在石像生所有动物中,其他动物忝列其中,更多的是取其祥瑞的象征意义,只有马,则取其无可替代的实用意义。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变化都有其因果,这种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随意的,而是有其历史渊源。
一、马与坚船利炮,成就了中外历史上的世界性帝国
在人类历史上,冷兵器时代的战马,成就了十三世纪的蒙元帝国。由于战马的局限,蒙元帝国成为人类史上最大的陆上帝国。版图最大时,北到西伯利亚,南抵印度,西至奥地利,东到大海,面积达到3300多万平方公里。
鼎盛于十三世纪的蒙古帝国
由于坚船利炮的使用,16世纪至17世纪西班牙称霸欧洲,并跨越海洋,殖民美洲和非洲等地,极盛时期的西班牙帝国国土面积达3150万平方公里。史称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帝国
家长写给老师的一封信十九世纪初,经过工业革命而迅速崛起的英国,依靠坚船利炮,把米字旗插到了七大洲的各个角落, 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步入了全盛时期,1922年时国土面积达到3367万平方公里。史称历史上第二个“日不落帝国”。
鼎盛时期的大英帝国
二、马对中原王朝版图增减和兴亡存废的影响
在长达四千多年的冷兵器时代,拥有马就拥有了骑兵,骑兵的机动性和战斗力,是国家取得军事斗争胜利的法宝,骑兵规模也是衡量一国军力的重要参照。可以说,拥有了马就能拥有天下。马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的作用,大到可以影响一个王朝版图的增减,甚至影响王朝的兴亡存废。
我国中原王朝二千多年的兴亡史,也是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军事斗争史。在这个过程中,中原王朝总体上的防御和北方游牧民族总体上的南下进攻,导致中原王朝版图的不断变化,是这场旷日持久军事斗争的首要特;中原王朝在汉唐时期取得少有的军事辉煌,与长期处于防御、退却失地、媾和纳贡状态,是第二个特;宋代先后遭受金国和蒙元两
次军事打击而最终灭国,北宋的二帝做了俘虏,南宋的皇帝被赶入大海,可以说刷新了南北军事斗争失败的记录;而纵横欧亚的元帝国的建立,把马匹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大明把蒙元又赶回了草原,中间皇帝又曾为俘虏,二百多年后,又被北方的满清灭国。中原王朝两度被灭国,是南北军事斗争的第三个特。而决定这三个特的根本物质因素就是马匹。
唐建陵天马
三、历代中原王朝对马匹的重视与无奈
自秦朝修筑万里长城始,除了版图不能覆盖长城一线没有资格修长城外,历代中原王朝都很重视这道人为的立体防线。而长城防御的作用是有限的,没有强大的骑兵兵团,仅靠长城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这一点,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清楚。因而,拥有马匹,建立强大的骑兵军团,成为历代中原王朝统治者的梦想。
唐庄陵石马
为实现这一梦想,中原王朝在认识层面,认为“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在法律保障
层面,自汉高祖时,丞相萧何作《九章律》,创加《厩律》,便制定了有关养马的法律。后代王朝皆有类似法律;在行政管理层面,历来皆设立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国家马政。
首汽司机带车加盟条件
拥有与国家防务需要相适应的马匹数量和质量,必须满足几个前提条件,一是有适合马匹生长和繁衍的地理气候环境,即高寒地区;二是必须有相当规模的养马场;三是常备足够数量的马匹。
思乡曲歌词
汉唐时期,马政繁荣,正是国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西汉马政最盛时有马四十万匹,这为汉武帝北击匈奴,创造“漠南无王廷”的辉煌提供了军事支撑。唐代马政高度繁荣,史书记载,“秦汉以来,唐马最盛”,马最多时有七十万匹,无论是马匹的数量和质量,都是空前绝后的。唐代并以此为依托,开拓了历代中原王朝中最大的国土面积:1237万平方公里 (龙朔年间)。我们为汉唐时期取得的辉煌自豪的同时,忘不了马匹曾经立下的赫赫战功。
唐广陵石马
麦克风声音小大唐之后,由于马政的衰落,有着先进文化和强大经济势力的中原王朝,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攻击,不但再也没有重续曾经的辉煌,而且长期在退却中求生存,接连丧地失国。
马政衰落的根本原因,均是因为国家版图的缩小、南移,丧失了适合马匹繁衍的地理环境和马场。宋代即使经济高度繁荣,但由于没有养马地,依靠茶马贸易买来的马和依靠农户散养的马,从马的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军事防御的需要,更谈不上组织有效的军事进攻了。马匹的缺失,直接制约有宋一代的军事势力,先后受到金国的军事碾压和大元的灭国。
明代仍然缺乏养马场,通过茶马贸易买回来的马匹,质量逐年下降;民间养马的高成本低收益受到养护户的抵制。明朝马政不兴,导致战马的匮乏。据《明史》记载,洪武二十三年,明朝清点全国兵马数,计官兵1204923人,马仅45080匹;明成祖登基后即问马政,兵部尚书何俊告诉皇帝,由于历年战争损耗,现在只有23700余匹马。这成为制约明朝大规模军事行动的主要因素。
明十三陵中的卧马和立马
与中原王朝的无奈相比,北方游牧民族虽然文化落后,经济单一,但他们生活的大草原均是天然的牧场,可以源源不断生产大量的马匹。有了战马和马刀,他们就可以不断的挥师南下,任意改变中原王朝的版图,甚至取而代之。
对于中原王朝统治者来说,由于战马的匮乏,他们不得不被边关急报一次次从梦中惊醒;由于战马的匮乏,许多愿望不得不大打折扣,许多梦想永不得实现;由于战马的匮乏,不得不包羞忍耻,甚至国破家亡。
对于中原百姓来说,由于没有强大的军力保障,经常要面临洗劫和杀戮;为了躲避战乱,不得不一次一次的南迁,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客家人体。
历代帝王们生前不能实现万马奔腾、军力强大的梦想,便把这一期盼继续展现在自己的陵前。历代帝王陵前永不缺失的石马,仿佛随时可以出征。
结语。护国必须有利器。不管是冷兵器时代的战马,还是时代的坚船利炮和非常规武器,都是护国的利器。两千年来,缺少战马给我们的教训可谓惨痛而深刻。人有我无、人多我少、人好我差,永远逃脱不了落后挨打的命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