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检测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1973年考古学家在距今约170万年的中国某早期人类化石地层中出土了三件石器,这三件石器为石英岩打制而成,同时还在化石地层中发现了许多炭屑。由此推断,考古学家挖掘的这一中国早期人类化石地层是( A )
A.元谋人化石地层 B.北京人化石地层
C.山顶洞人化石地层 D.半坡人化石地层
2.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A )
A.会使用火 B.种植水稻 C.烧制彩陶 D.铸造司母戊鼎
3.“民以食为天”,从食野果充饥到水稻和粟的种植是远古人类生活史上巨大的飞跃。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远古居民分别是( 高考祝福短信C )
A.元谋人 北京人 B.元谋人 半坡人
C.河姆渡人 半坡人 D.河姆渡人 北京人
4.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D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5.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下面是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6.右图是人们祭祀轩辕黄帝的情景。人们祭祀黄帝是因为他对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下选项中能够反映黄帝的贡献的是( A )
①建造宫室 ②造船 ③制衣 ④挖掘水井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
7.小明针对《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这一单元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如下图
①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的技术并且会制作装饰品
②半坡居民生活在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
③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④尧、舜、启都是通过“禅让”的形式,被推举为联盟首领的
请你判断一下,他的整理中哪两项是错误的( B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下列关于夏朝和商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B.商朝的统治长达400多年
C.夏、商都出现过有名的暴君,比如夏的国君纣,商的国君桀
D.盘庚迁殷后,商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甘肃河西走廊一带
9.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 D大学生村官培训心得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10.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后母戊大方鼎(又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 B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冰箱冷藏几档合适11.史料实证是进行史料辨析的重要途径。近代西方学者一直认为《史记》中关于商朝的记载是传说,以下最能反驳他们的证据是( B )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甲骨文 C.骨耜 D.二里头遗址
12.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 D )
A.20万年前 B.距今10 000年左右 C.夏朝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13.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B )
①促进奴隶制瓦解 ②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③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④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B )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 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15.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点( D )
A.奴隶制开始形成 B.封建制开始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16.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下列措施中对战斗力提升帮助最大的是( B )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
C.推行县制 D.重农抑商
17.“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是( C )
A.春秋时秦国修建 B.战国时军事工程
C.一座综合性水利枢纽 D.黄河流域的水利工程
18.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下列言论中能直接体现孔子核心思想的是( A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殊的组词是什么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9.春秋战国时期,造就出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下对诸子百家思想表述正确的是( A )
A.韩非主张“法治”,强调“法与时移”
B.孔子主张“仁政”,认为“苛政猛于虎”
C.墨子主张flash动画制作学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D.老子主张“兼爱”,提倡视人如己,互助友爱
20.尽管战国时期动荡不安,但它在经济上的富足,文化上的昌盛,都足以使这个时代在
几千年历史的峰中拔地而起。它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是( C )
A.礼仪教化 B.甲骨文的出现 C.百家争鸣 D.私学的出现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1分,第23题10分,第24题14分,共50分)
2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5分)
(1)图一是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这种简单的生产工具,再加上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当时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2分)
过着居生活。
(2)图二所示穿孔石斧是我国半坡居民的生产工具,他们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他们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4分)
黄河流域。粟。
(3)图三是铁制农具,这一工具何时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有什么重要影响?(5分)
春秋后期。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铁制工具,这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得到改进,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春秋争霸形势图。
材料二 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做霸主,相互征战,齐、晋等国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任用贤人,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到了战国时期,魏、楚、秦等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春秋霸主的名称,并写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名称。(4分)
A.秦穆公;B.晋文公; C.楚庄王。齐桓公。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逐渐强大的原因有哪些?试列举两位变法改革的人物。(4分)
任用贤人,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等。管仲,商鞅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3分)
兼并战争(社会动荡),制度变革,思想学术繁荣等。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三、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四、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
除徭役。五、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1)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2分)
秦国。
(2)如果你是人中的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理由是什么?(5分)
对“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这一措施最为不满。因为这条措施规定旧贵族不再享受世袭的贵族特权,严重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3)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3分)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材料三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材料一所示的三位思想家分别属于哪家学派?阐述人与自然“和谐”的是哪一派?(4分)
A:儒家;B:道家;C:墨家。道家学派。
(2)概括材料二中韩非的思想主张。他属于哪派思想?战国时期,采用该派思想进行改革并取得重大效果的是哪一次变法改革?节能节电(5分)
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法家。商鞅变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5分)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