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茶文化及主要茶园旅游景区
山东茶文化及主要茶园旅游景区简介
一、山东茶文化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据陆羽的记述,神农氏是中国第一位发现茶的饮用功能的始祖,而西周鲁国周公则使茶得以闻名于世,故而山东茶文化发展源远流长。
饮茶于山东普及,始于唐宋时期,唐代宗李豫时(公元762年至779)《封氏闻见记》中记有“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723年左右)泰安灵岩寺……,到处煮茶,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到了中唐,北方饮茶已较为普及,江南大批茶叶长途运往华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自宋代至今,茶已成为山东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而“孔孟之乡”山东作为华夏礼仪之地,更是提倡中国传统礼文化。客来泡茶,是许多地方的民俗和礼仪。茶,蕴含着一种“礼”的象征。
山东不仅有饮茶之风气,也产茶。《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据竺可桢研究和有关考古资料,指出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湿热,所以关于上古时期这一地区有茶的传说是有可能的。后由于气温骤然变寒使茶绝迹。据地方志记载,山东在元、明时期,昆嵛山区曾
高考时间及科目安排设有管理茶叶生产的机构“茶场提举”。又《中国茶叶》1979年曾报道,1940年日本石川县茶叶组合副组长本山亮一来山东调查种茶的可能性,在津浦铁路沿线北纬36°以南的旷野中,发现一株唯一的大茶树,“粗有三抱,高达五丈余”。同年日本《茶》刊报道了这一发现,并刊载了大茶树照片一幅,但没有山东省茶的试验、生产记载。
新中国建立后,山东于50年代开始从南方引种茶。在1952年到1966年期间,山东省进行“南茶北引”试种,从1966年起山东省开始有计划地发展茶叶生产,在对山东省宜茶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全面调查以后 ,主要选择了三个区域开展大规模的引种试种:
(一)东南沿海茶区,包括崂山、胶南、日照、莒南、莒县、五莲、临沭等市县。
    (二)鲁中南茶区,包括沂水、沂南、平邑、蒙阴、临朐、泰安、新泰、莱芜、费县、苍山、郯城、枣庄等市县。
    (三)胶东半岛茶区,包括海阳、乳山、文登、荣成、牟平、蓬莱、招远、莱阳、即墨、平度等市县。
其中,东南沿海的茶叶种植面积一直巩固在2万亩左右,几乎不存在冻害问题,种茶的经济效益高于相同条件的其他经济作物收入,是山东省最适宜茶区。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继续坚持“南茶北引”,大力发展茶生产,取得了显着成就。山东省的茶生产经历了5个阶段,目前已形成3个重点茶区。 
1、零星种植阶段(1952~1961年) 
1952年泰安县率先开始引茶种植于徂徕山。1959年,省商业、农林、供销等部门从安徽黄山引进茶籽,在东南沿海7个县种植约330hmz,除青岛中山公园所剩几株外,其余全部死亡。1960年从中国茶叶研究所运来茶籽,栽植于省园艺研究所(泰安),法如种麦,越冬死亡。
2、计划引种阶段(1965~1970年) 
1964年省委书记谭启龙在青岛考察工作,见到中山公园的成活茶树,即向农林、商业、供销部门交待了引种任务。1965年首先在五莲、青岛、临沂等地试栽,1966年扩大到淄博、烟台、潍坊、泰安等地。在总结以前引种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种茶的地形必须是背风向阳半山坡,并把好三关,即播种质量关、出苗关和越冬关。1967年在26个县播种近130hm2,成活率达45%,1968年播种成活率达85%,1970年种植160hm2,成活率达95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自此总结出山东种茶必须抓好四个结合:种茶与植树造林(防护林)相结合、种茶与深翻改土相结合、种茶与兴修水利相结合、种茶与畜牧养殖相结合。京东人工服务24小时
3、扩种和高产攻关阶段(1971~1980年) 
1972年9月16日,《人民日报》登载山东省“南茶北引”成功的报道。1973年10月,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日照县召开了6省区(山东、西藏、新疆、陕西、河北、辽宁)“南茶北引西迁”经验交流会,与会专家认为山东省“南茶北引”是成功的。这一结论打破了理论界长期认为北纬30度以北不能种茶的历史。到1978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近7300hm2,以后又在日照、胶南、五莲、荣成等地安排了茶叶高产栽培攻关试点,促进了茶叶产量的提高。
4、总结提高阶段(1980~1990年) 
在计划经济时期茶叶的生产发展采取的是行政手段,许多地方不顾客观条件提出“千亩茶园一条线,万亩茶园连成片”的口号,而一些新建茶园因立地条件差,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导致茶园面积又大幅度回落,到1980年,全省茶园面积仅剩4700多hm2。1984年,国家取消
了茶叶统购统销,但茶农面对放开后的市场却束手无策,所产茶叶无处可卖,挫伤了茶农的积极性。为此,省农业厅于1980年和1985年对茶区进行了两次系统考察,提出了“在没有选育出茶树抗寒品种及有效地解决越冬问题之前,不宜大面积发展新茶园,应巩固提高现有茶园;即使是在东南沿海茶区,发展新茶园也应严格选点,进行集约栽培,提高单产,质量第一,讲究效益”的发展思路。
5、面积扩大、质量提高、效益增长阶段(1991~至今) 
我省“南茶北引”工作在经历了引种、发展、回落之后,自90年代初开始,又呈现出面积逐年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效益显着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截至2008年,全省茶园面积已达17200hm2,茶叶产量9800多吨,茶园666.7m2产值达5000~8000元左右,高于相同立地条件下其他农作物收入,效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茶叶生产已形成了3个优势区域:东南沿海茶区,主要包括崂山、胶南、日照、莒南、莒县、五莲和临沐等县市;鲁中南茶区,主要包括沂水、沂南、平邑、泰安、新泰和莱芜等市县;胶东半岛茶区,主要包括海阳、乳山、文登、荣成、即墨、莱西、平度等市县。茶叶生产在农业种植业中比重虽小,但在主产区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
要来源。
目前山东省茶产业的几个特点 
1、政策扶持,为茶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茶叶是我省农业种植业中的特产业,但由于种植规模较小,所产茶叶远远满足不了省内市场需求。为此,日照、临沂、青岛、威海等地相继出台了支持茶叶生产发展的各种优惠政策,并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发展的思路,结合土地延包工作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把发展茶叶生产列入了议事日程。
农业经济与管理
日照市提出了“抓住新机遇、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战略部署,把打造“北方绿茶之乡”作为日照市八张城市名片之一,不仅将茶业生产作为农业中的特产业来扶持,而且纳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茶叶科研和推广水平,成立了隶属市农业局管理的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对岚山、东港两区发展新茶园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青岛市把提升茶叶产业体系作为重点,通过资金扶持,引导茶农成立或加入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实现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构建,使投资获得长期效益。计划投资1500万元,
以“万亩市、千亩镇、百亩园(村)”的建设为依托,建设52处百亩示范园,重点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绿和有机茶叶生产。
临沂市把茶叶生产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抓,通过抓管理增效益、抓加工创品牌、抓市场促发展,落实了市、县、乡三级茶叶生产责任制,建立起四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真正把茶叶生产提高到重要位置来抓。实施了茶叶发展财政补助资金专项,按照《临沂市茶叶发展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8年共核定市级补助资金121万元,受益茶农2796户,茶园超过3700hm2,制茶机械补贴412台套。
威海市茶叶生产目前正处于恢复性发展时期。为鼓励茶叶生产发展,荣成市制定了新发展茶园每666.7m2给予500元的资金扶持,并把茶叶生产列入了农业十大产业之一,先后组织农业、工商、技术监督、旅游、宣传、财政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茶叶发展中的问题。
2、科技推动,促进茶叶产量质量不断提高 
茶叶质量的提高、产量的增加、效益的增长,最终还是要靠加大科技投人才能实现。山东
省“南茶北引”以来,在茶树适密适矮区田种植、茶园设施栽培、名优茶加工等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适合山东的技术体系。为了将这些科学技术推广普及到生产中去,各级业务部门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培训提素质。根据茶树生长不同季节,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采用课堂与田间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传授技术。二是抓评比提质量。近年来,组织开展了茶叶评比工作,并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的名优茶评比,形成了争创名优茶生产的局面,从而促进了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三是抓先进提技能。为了提高茶叶加工水平,通过现场加工,评选出加工技术能手。四是以示范带基地,建设高标准的茶叶示范园,重点产茶区、县都建立了茶叶科技示范园,做给茶农看,带着茶农干,推广普及科技知识,提高茶园管理水平和茶叶质量
3、名牌带动提升茶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茶叶市场放开以后,竞争十分激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市场的竞争又往往是通过品牌竞争来体现。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来提高茶叶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对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增加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省各地根据自己的区位优势,大力开发名优茶生产,创出了自己的特品牌。在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我省茶叶
获得5个金奖、5个银奖。在1997年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和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认定中,我省各有2个品牌茶获得了名牌产品奖,结束了我省有茶无名的历史。目前,各产茶区都有自己的名牌产品,如日照的雪青、浮来青茶;临沂的玉芽、春山雪芽;青岛的海青峰、崂山绿茶;泰山的女儿茶等。在茶叶市场中,已形成了山东名优茶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名牌产品的带动下,全省名优茶产量已占茶叶总产量的45%,产值占茶叶总产值的70%。
有没有一种思念永不疲惫几十年来,山东省实行“南茶北引”,大力发展茶生产,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坚持不懈,取得了巨大成功。山东绿茶以“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的特有品质备受消费者的欢迎,在全国的茶市场中已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山东现代茶文化表现
1、山东茶博会
中国(山东)茶业交易博览会由政府和媒体权威主办,多媒体高密度立体化宣传,已成功举办过三届,期间,展会档次和效果不断提升,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山东以及周边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茶界盛会。
济南名吃
展会致力于将把山东茶博会打造成长江以北规模最大、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品牌展会,成为茶企拓展山东及北方市场的重要平台。
2、建立茶文化主题商城
济南七里堡茶城开山东省茶业流通市场之先河,在引入北京、广州等地符合现代商业趋势的茶城经营型态和符合未来消费潮流的茶超市创新模式基础上,更立足将茶产品经营与茶文化礼仪紧密融合,以构建茶产品、茶礼仪、茶文化及相关衍生服务的交易平台与交流窗口,打造山东省首座集批发零售、会展交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