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视域下云南涉藏地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对策研究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Jonruai of Yuunan Police Collepe
2021年第1期NO.2021总第144期Suml44
国家安全视域下云南涉藏地区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对策研究
陈曾福
(云南警官学院,云南•昆明652223)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藏独”集团把云南涉藏地区作为分裂渗透破坏的重点地区,因此云南涉藏地区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年,“藏独”集团对云南涉藏地区的分裂渗透破坏活动形势加剧、手法翻新,西方势力妄图插手控制我涉藏问题的图谋一直未变,加上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等问题,使云南涉藏地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亟需在总结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相应对策。
湿婆教
关键词:国家安全;涉藏地区;反分裂;维护稳定
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057(2021)01-72-0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的规定,国家安全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国家安全工作应当“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①在2222年0月底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明确了西藏的稳定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党委要高度重视涉藏工作,承担起主体责任,加强同西藏自治区的协调配合”②,说明云南涉区的稳定在维国家安及稳定的
工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当前影响云南涉藏地区社会政治
稳定的主要因素
云南涉藏地区紧邻西藏东南边缘区,主要有迪庆藏族自治州,以及丽江市和怒江no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其中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也是全国19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在全国涉藏工
作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当前影响云南涉藏地区和谐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藏独”集团的煽动分裂和渗透破坏问题、西方势力妄图插手干预、以及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而渗透与反渗透、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是云南涉藏地区维护国家安社会稳定的。
(一)“”云南涉区的裂渗透
云南涉藏地区长期以来都是“藏独”
渗透破的区。,“”集团对云南涉藏地区的分裂渗透活动形式多样,手法不断翻新。
过中秋节的作文300字三年级1.利用民族、宗教感情进行分裂渗透,是“”的。云南涉区是
族为主体、藏传佛教为主要宗教信仰的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共融的欠发达地区。一直以
收稿日期:2020-11-07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521J0794)成果”
作者简介:陈曾福,女,云南警官学院反恐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宗教问题与国家安全”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http:///woaaGw/2O19-02/19/conGpt_4721250_2.htm.
②新华网:习近平出席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http://www.xinnuanetxdi_cs/leanew/2025-00/29/c 112742/30.htm.
—77—
来,利用藏族众及其宗教信仰进行分裂活动是“藏独”集团的惯用手段。1959年十四世达赖喇嘛叛逃时,被其裹挟带走的迪庆藏族众达两千余人,其中有些人后来成为“藏独”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些在的藏胞与境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境内外的藏胞之间来往联系频繁。因此,血缘纽带和民族感情成为“藏独”集团向云南涉藏地区进行分裂渗透的“众基础”。此外,在藏民朴素的宗教感情中,除了佛教的“三皈依”外还要皈依“上师”,因此对达赖喇嘛的信仰非常浓厚。所以,利用民族感情和宗教信仰进行煽动分裂和渗透破坏是“藏独”集团长期不会改变的策略和手段。
7•互联网、各种新媒体以及电台成为“藏独”分子进行分裂渗透的主要工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藏独”集团进行宣传煽动、渗透破坏、招募成员、唆使指挥的重要平台。据报道,达赖集团在主办的网站达190多个,这些网站大肆宣扬其藏独思想、不断攻击党和政府。同时还通过各类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向云南涉藏地区发送达赖及其“流亡政府”的主要活动动态、利用一些社会矛盾进行网上挑唆煽动、通过网络鼓动迪庆藏民非法出境学经或参加达赖的各种“法会”、在
云南藏族众中传播其他涉藏地区的自焚图片和材料,并在敏感时期举行网上串联纪念活动等,通过这些方式策动云南涉藏地区部分对党和政府不满的人员成为“藏独”集团的追随者,并且里应外合制造事端。其活动特点可以概括为“指挥在、实施在境内、勾连在网上”。同时,网络媒体及APP的多样化也成为“藏独”集团对云南涉藏地区年轻人进行渗透的主要途径,一些APP及一些自媒体制作的各种含有“藏独”内的片,成煽动云南涉区年人成“”随的主
道。此外,“藏独”分子还利用藏语广播行煽动裂破活动,一人经
听收看反宣节目并受其影响。
6•寺庙中的僧侣是“藏独”集团分裂渗透的重点对象。长期以来,藏民的生活与僧侣和寺庙紧密相连。除了传统的各种节日需要僧侣举行宗教仪式外,大到个人的婚丧嫁娶升学求职等重要事件、小到被梦境困扰等琐事也需要僧侣举行仪式或给予解答。因此僧侣在藏族社会中享有较高地位,尤其是一些佛学造诣较高的活佛,他们的言行对藏族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寺,不是行活动的,在也是藏民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甚至是当地的政治中心,现在仍然是藏民安放宗教情感的重要场,因此在 生活不着作用,也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这也是“”活作裂渗透的因。90年,云南涉区一
人在“藏独”集团的煽动和蛊惑下去印度培训或学经,也有出境僧人陆续回流。这些回流僧人不仅带回十四世达赖及“藏独”集团的各种讯息,其中也有经过严格训练后成为“藏独”集团境内代理人的。从
印度、尼泊尔回流的僧人普遍接受过严格的佛学训练,有较高的佛学素。学造诣的不在人着
的宗教地位,也受到当地藏民的普遍尊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因此,争夺寺庙的是“”行渗透破活动的主。
4•青少年和学生体成为“藏独”集团渗透的新目标。近年来,“藏独”集团与我争夺的对象从僧侣、信教众向青少年、学生扩展。在云南涉藏地区,常有藏族青少年被诱出境去学。一“”裂
常深入云南涉藏地区的乡村,在藏族众中散布煽动出境学或的言少年出境。一些受利诱的孩子被送到印度达赖集团开办的学校学习,有些若干年后又回国。那些有着学习经历的孩子,一般除了藏语之外还会使用英语和,并一定的造诣,在目云南涉
藏地区以发展旅游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大环境下具有一定优势。而这些人的经历在云南涉藏地区一些经济文化落后的乡村有着示范效应。那些从小就被带到印度学习的青少年,由于长期接受的是“”思的达赖的影响对国家的政策和形势缺乏客观认知,容易成为“藏独”集团利用和唆使的对象。因此云南涉藏地区的青少年和学生体正成为“藏独”
—73—
集团在境内策反和培养“后备人才”的主要目标。
71在藏族众中制造对立和矛盾是“藏独”集团渗透破坏的新手段。“藏独”集团打着所谓维护人权、保护藏文化、保护藏区环境的幌子,利用云南涉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制造矛盾,使藏族众情感上产生共鸣和认同,煽动境内僧尼、众与政府对抗,挑起体性事件。如2005年开发千湖山及之后纳帕海景区、普达措国家公园、梅里雪山景区等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一方面是开发与补偿之间的利益问题,另一方面因为“藏独”势力插手,导致每次矛盾呈现复杂化态势,并引发体性事件。此外,“藏独”集团还千方百计制造矛盾造成藏民之间的分裂和对立,如挑起“杰千修丹”护法神供废矛盾、煽动“焚烧皮毛”运动、插手云南涉藏地区的活佛转世工作等,人为的在云南涉区起、、及
间的对立和矛盾,制造不和谐因素,以此增强其渗透破坏的影响。
(二)西方势力妄图插手干预云南涉藏地区事务
简单的公司名称一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把插手我国西藏问题作为分化、西化、遏制我国的主要手段,并妄图把“西藏问题”国际化。冷战以后,美国在所谓的“西藏问题”上继续奉行“新干涉主义”方针,西方势力妄图插手涉藏事务的意图并未改变。如这两年美参议院通过了《2215年对等进入西藏法案》、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所谓的《2214年西藏政策及支持法案》,以及一直企图在拉萨设立领事馆等。而欧洲一些国家对美国的此种做法亦步亦趋,欧洲议会近年来的涉藏决议,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
通过时机上,都与美国国会有着极为默契的配合,合力促使“西藏问题国际化”的图谋凸现。除了西藏外,其他涉藏地区也是西方势力力图染指的重要目标,如一些西方驻华使领馆人员利用敏感节点到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活动。
此外,部分非政府组织也以各种方式配合本国政府插手干预云南涉藏地区事务。一些非政府组织因价值观原因或与本国政府之间的特殊关系,往往会自觉不自觉的与本国外交政策—77—捆绑在一起,甚至为本国政府充当数据搜集、讯息传递、对所谓的宗教和人权状况进行监控,并影响活动区域部分众的政治立场和进行草根动员,发动其受众“与政府抗争”,与西方国家的人权外交形成呼应之势。西方一些国家的非政府组织通过对云南涉藏地区的援助、慈善、考察等活动,成为西方势力获取我涉藏地区情报、甚至影响涉藏地区稳定的因素。尽管有些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为当地社会发展做出了一些积极的贡献,但客观上也起到了渗透、西化、分化的作用。229年以前,在迪庆州活动的非政府组织达44多家,2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实施以后,部分非政府组织因达不到相应的注册登记条件,改变策略主动从中国内陆撤至云南周边国家,转而扶持和遥控云南本土非政府组织。由于本非的人员参过培训,通英语和藏语,加上对本地的民族宗教、文化传统、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较熟悉,知道如何利用或规避政策法规,也更易于取得当地众信任,因此在涉藏问题上的潜在影响不容低估。
(三)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带来的各类问题矛盾
随着云南涉藏地区社会经济转型的加速,以及云南涉藏地区信教众多、经济发展滞后、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相互交织等现实因素,各种社会社会矛盾也的,因益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涌现,新老问题相互交织,人民内部矛盾凸显,使该地区的社会管理难度加大。
9市场经济带来的藏传佛教世俗化和商业化问题。“以寺养寺”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出家僧尼修行生计矛盾的主。随着云南涉区旅的发展,院旅经济到发展,区门票、旅游商品、游客和信徒的捐献等收入已经成为一些寺院的主要经济来源;经济能力的提升也使藏民们举行宗教仪式的需求不断增多;加上政府对僧尼的社保补贴,这些都使绝大多数藏传院解“”。
而,到市经济的影响,来多的参到社会经济活动,过涉
经济因素后也带来相应社会问题:有的僧人因过分热衷于经济活动而放松了自我修行;有的僧人把为信众举行宗教仪式作为敛取钱财的手段,甚至为自身利益而诋毁其他寺院僧侣或拒绝为众提供宗教服务;部分僧人信仰淡化疏于研习佛理,沉迷于俗世的物质享受,甚至涉足各种娱乐场所并有违规犯戒行为。这些与传统僧人身份不符的行为引发信众质疑,而把宗教服务作为敛取钱财的手段既增加了众的经济负担,也引发信众不满,而且这些年因僧人的逐利行为引发的利益纷争也时有发生。
2.未成年人入寺问题突出。根据藏族传统习俗,把家里的男孩子送入寺庙是一种荣耀,因此,以前云南藏民家里有两个以上男孩的,会把其中一个送入寺院的情况较常见。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义
务教育的普及,城镇居民中把男孩送入寺庙的行为已经不多,但乡村里这种习俗仍然较为常见。尤其是有些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藏民把孩子送到寺院学习以替代义务教育的情况非常突出。此外随着寺院经济的发展,加上僧人外出为信众举行宗教仪式也有一定的收入,个家的也会家的男送,
能满足信仰的需求,也能作为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然而未成年人入寺学经却与我国的《宪法》和《教育法》相冲突。孩子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希望,义务教育是我国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对于边疆农村地区,要想尽快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只有大力发展。
3.因争夺自然资源和经济利益而引发的矛盾纷争增多。在云南涉藏地区,由于这几年松茸、虫草等土特产价格昂贵,导致争夺资源的械斗或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滇川两省接壤处的藏民为争夺牧场,曾经发生过数百人的体性武装械斗,双方均有伤亡。当前云南涉藏地区也处于社会经济加速转型期,社会问题趋向复杂化,因利益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涌现。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往往由于利益的相关性,获得社会舆论的支持,形成社会矛盾体化的心理基础。因此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不同利益体,特别是利益受损体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和较大的抗争能量。由于转型期社会经济结构多样化和利益主体多,社会性增大,社会矛盾
长久存在。
4.藏传佛教对内地影响加大衍生出的各种社会问题。这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西藏、香格里
拉、藏传佛教等的了解增多,藏传佛及活在内一人的影响力增
在云南涉藏地区出现一些内地企业家或社会名流用大额钱财供养藏传佛教僧人,成为一些僧人的“俗家弟子”,并邀请一些活佛到内地传经讲法,甚至给藏传佛教僧人建盖修行精舍等违反我国宗教事务管理的情况。一些僧人受内地信众的邀请而未备案就外出讲经说法等行为不仅违反我国《宗教事务条例》,也加大了云南涉藏地区的宗活动管理的。,随着内
兴趣的增加,也出现一些僧人长期不在寺院游走于内地的所谓“社会喇嘛”现象以及假冒活佛取的。
二、云南涉藏地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
实践探索
2220年拉萨“3.14”事件发生后,其他涉藏省区都相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有些地方后来还发生了僧人自焚事件,但云南涉藏地区保持了总体稳定和谐的态势,受到的定。云南涉区
相沿至今的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风气有密切关系外,也与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当地民族宗教工作的高度重视,齐抓共管,构建覆盖全面、管理到位的社会治理机制有着重要系。
(一)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云南涉藏地区的宗教事务,齐抓共管形成维稳协作机制商城县邮编
首先,各级党委成立了相应的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包括活佛转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签约责任人和专兼职工作人员以及主要工作任务。其次,建立党员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宗教界代表人的制,及的,解
难、化解矛盾。再次,从2027年开始开展不同主题的“千促”活动,结合在基层村民小组推广“网格化”管理方式,将大批基层工作人员、宗教干部入乡入寺,宣传党的政策法规、排查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还有,各部门齐抓共
—77—
管,加强和落实了寺庙僧尼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妥善解决了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问题。2213年起,还由政府出资为宗教教职人员统一购买了意外伤害险,进一步满足宗教人士抵御各种意外风险的需求。目前,迪庆州的大部分藏传佛教寺庙基本实现“五通”工程,改善了寺院基础设施,解决了僧尼的衣食住行困难。迪庆州党委和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的这些举措,赢得了寺庙僧尼和广大信教众“民心工程”的赞誉,形成了维稳协作机制。他的国读后感
(二)从制度层面加强宗教工作规范管理和机制创新
首先,制定了宗教管理方面的一系列法规和制度,使藏传佛教的管理规范化。2209年,迪庆州就在全
国率先出台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条例》,之后又陆续出台《迪州院民主管理法》《迪
有意义的号州宗教教职人员纳入新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等9个配套文件,依法对藏传佛教事务进行管理,的管理成的管理体系。其次,因地制宜创新宗教事务管理模式,依法管理结合民主管理。为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从2007年开始,迪庆州先后在各藏传佛教寺院设立了隶属于同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寺院管理局,对寺院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各寺院内部则成立民主管理委员会,对寺院内部事务进行民主管理。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活动法行。,活
定、部分僧尼出国学经或到内地从事宗教活动等行为,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以及当地制定的管理办法法管理。
(三)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服务众,维护社会稳定的主作
针对当地多数藏传佛教寺院里僧尼众多,多数僧尼对国家的法律政策不了解,遇事不知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容易受到势力的影响和渗透,以及长期以来多数处于人户分离难以管理等现状,迪庆州公安局在长期探索的基础上,把服务和管理工作前置到寺院。早在2200年3月,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公安局在松赞林寺景区成立了尼旺宗派出所。通过民警主动为僧人提供“亲情式”服务,把固定的工作管理职能转变为主动供服务。尼旺派出,院
较大,僧人超过300人的,设立公安基层派出所,超过190人的,设立警务室。在配合宗教事务的管理的,的
供相应的公共服务。针对部分僧尼人户分离而带来的管理矛盾,依据《迪庆州藏传佛教寺院教职人员户籍管理办法》,对僧籍实行寺院所在地和户口所在地“双户籍管理”。一方面清楚寺院僧尼的底数,同时通过保留僧尼的原有户籍以确保其作为普通公民享受到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迪庆州各寺院派出所不仅完善了寺院基层警务工作,赢得了僧人的信,警系。还通过种方出家僧尼了解国家发展形势和政策法规,也及时掌握了寺院僧人的思想动态以及寺院内的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寺院的长效机制,削弱了寺院的超宗教功能,解决了寺院及出家僧人长期于基层社会公共服务外的,维社会稳定起到主作。
(四)多举措开展寺院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国人
一来,迪州在长期
开展爱国主义和法制宣传教育。首先,对僧尼进行全员培训,提高他们爱国爱教的思想觉悟。通过开展现代知识进寺庙活动、组织僧尼外出培训、印制法律藏文版本、进驻寺院开展藏传佛教寺院法制宣传和“出家守法戒、修行利国民”教育等方式,使僧尼的爱国爱教意识、法制意识、公民识、守法识到
①。开展活动,
活动促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其次,成云南学院迪院,成
藏传佛教初、中级佛学人才的培养教育基地,为广大僧尼提供了修行学经的良好平台。培养了一批爱国爱教、政治上靠得住、佛学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管理上有能力的藏传佛教代表人
①同舟共济守望相助----迪庆州和谐社会建设纪实,https://L/news/zangqu/yn/2019-07-03/121263.htmi.—7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