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O I:10. 3969/j.issn. 1672-2469. 2018. 07. 023
马鞍山市水资源现状与保护研究
管桂玲,果利娟,李昆朋,李萍
(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22)
摘要:基于马鞍山市水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严格污染物入河量控制、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推进面源及内源治理、深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水源地保护与建设、加强水资源管理等对策措施,以期 更好地推进马鞍山市水资源管理工作,为其他同类城市的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马鞍山市;存在问题;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基础 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 重要控制因素。马鞍山市横跨长江、接壤南京、B比邻长三角,依山环湖,是安徽的东大门、南京的后 花园。马鞍山市是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 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全国创业型城市试 点,境内河道
纵横,湖泊众多,沟塘密布,也是一 座具有典型江南风韵的滨江山水园林城市。随着马 鞍山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的不断 增长,一方面,高强度、大规模的人类活动给水资 源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未来的发展对 水资源各种功能的需求不断加强,进一步加重了水 资源开发保护、利用和管理的任务。加强马鞍山市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对实现水资源、水安全、水环 境、水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影响 深远。
1水资源现状
1.1水资源数量
马鞍山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7.40亿6,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5.55亿m3,地下水资源量 4.44亿m3。2014年全市水资源总量20.35亿6,较多年平均多17%;地表水资源量18.87亿m3,较多年平均多21.4%$地下水资源量4.51亿m3,较多年平均多1.6%[1]。2014年马鞍山市全市人均 水资源量为913m3。
除本地水资源量,马鞍山市域范围内还有丰富 的过境水资源,包含滁河、裕溪河、青弋江-水阳 江和长江干流,尤其是长江干流。根据大通站实测文章编号:1672-2469(2018)07-0077-04
资料,马鞍山市过境水量约8919亿m3。
1(水资源开发利用
2014年全市供用水总量达29.82亿m3[1],其 中地表水为29.66亿m3,占供水总量的99.5%;
地下水供水量为0.16亿m3,占供水总量的0.5%。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城镇公共用 水、生态环境用水比例为68:24:4:2:2。经分析,2014年全市人均用水量1338m3,扣除直流发电,全市人均用水量524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含电厂直流冷却水为263.9m3/万元,不含电厂直 流冷却水为45.9m3/万元。
1(水资源质量
马鞍山市共有82个水功能区[2],一级水功能 区73个,其中保护区2个,保留区3个,缓冲区4个,开发利用区64个;开发利用区中二级水功能 区73个。目前马鞍山市在34个水功能区内设置42个水质监测断面进行水质监测。有监测数据的34个水功能区中,包含18个省重要水功能区、11个 市级考核水功能区和5个未列人省市考核的水功 能区。
2014年马鞍山市监测的34个水功能区全指标 分水期评价达标率分别为:全年期79.4%、非汛 期85.3%、汛期82.4%;双指标分水期评价达标 率分别为:全年期85.3%、非汛期88.2%、汛期
85.3%。18个省重要水功能区按全指标和双指标
评价,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4.4%。
收稿日期!2017-11-30
作者筒介:管桂玲(1987年一),女,工程师。
• 77 -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有待提高
2014年马鞍山市水质类别低于*类的河流有 采石河、慈湖河、得胜河、石跋河、双桥河和太阳 河,目前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B〇
C、C O
D、总磷。根据《马鞍山市水利现代化规划报告》《马鞍山 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相关文 件,马鞍山市2020年省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达到97%,市级考核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3%$到2030年省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 97?以上,市级考核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马鞍山市现状水质与规划目标仍存在一定差 距,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有待提高。
2.2污染物入河量控制力度有待加大
经调查计算,2014年马鞍山市全市C O D人河 总量为13409.71;<,氨氮人河总量为1600.98;<。在点源控制方面,由于外部配套管网及栗站设施等 无法及时到位,城市生活污染源是马鞍山市主要的 点源污染,同时工业企业存在废污水直排或工业企 业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落后、工艺标准过低,使得废 污水处理不到位,造成水环境污染。在面源控制方 面,农村生活污水量不断增加,农村污水集中收集 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等配套工程不能及时跟上,化 肥、农药与农用膜的使用量逐年递增,畜禽粪便及 农村垃圾等综合利用程度较低,农村河湖围网养殖 对水体造成大量污染,水环境不断恶化。
2.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保护有待加强
马鞍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67个,其中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6个,农村集中式饮用 水水源地共61个。按水源地类型可分为河流型水 源地44个,水库型水源地22个,地下水型水源地 1个。目前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措施仍存在不完善的 地方,甚至部分水源地保护区内仍存在污染源,威 胁到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地分布较散,取水水源水质状况好坏不一,农村饮 水安全存在隐患。
2.4水生态系统有待修复
马鞍山市境内长江干流的水生态健康状况良 好,但其支流水生态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支流 接纳周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水质较差。流域内 的采石河、慈湖河、得胜河、双桥河、当涂护城 河、扁担河、仙踪河等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农村河道也存在水质一般、岸坡植被完整性不高的-78 -问题。并且石臼湖、雨山湖受周围人类活动的影 响,水质较差,富营养化趋势明显。水环境的污染 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系列 生态环境问题。
2.5水资源保护监测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水资源保护监测能力薄弱,监测站点数量少,省界及部分县级行政区之间缺乏监督断面,站网功 能不全,监测手段单一,监测项目不全,全市目前 仅对34个水功能区,26个人河排污口进行水质监 测,市级考核的水功能区还未实现全面监测,乡镇 级水源监测不完善,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尚未 形成。水资源管理基础薄弱,水资源管理体制需进 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管理能力亟待加强,特别是 开发区、园区的水资源管理能力相对薄弱,有待提 高。水功能区、人河排污口等监管力度应进一步加大。
3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
水资源保护是为维护水域水量、水质、水生态 的功能与资源属性,防止水源枯竭、水污染和水生 态系统恶化所采取的技术、经济、法律、行政等措 施的总和[3_5]。水资源保护工作应坚持水量、水质、
水生态统一协调,统筹考虑保护与修复、点源与非 点源的协调一致[6/]。
3.1严格污染物入河量控制
在核定马鞍山市水域纳污能力的基础上,结合 《马鞍山水资源综合规划》、区域经济技术水平、河流水资源配置等因素,严格控制人河排污总量[8]。水功能区污染物人河量大于其纳污能力的,其人河控制量为该功能区的纳污能力,水功能区污 染物人河量小于其纳污能力的,按不高于人河污染 物量进行控制;保护区水质不得恶化,禁止向饮用 水源区排污,污染物人河控制量取零值;不得在水 库、湖泊周边设置人库、人湖排污口,水库的人河 控制量全部取零值;人河量大于人河控制量时,污 染物需进一步削减,削减量为其差值。
3.2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
马鞍山市82个水功能区主要包括以下3种人 河排污口优化整治方式。
(1)根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具有重要生态 功能的水域禁止新设排污口的要求,确定长江、姑 溪河2条河流上的2个河段、石臼湖、雨山湖2个 湖泊以及37个水库上禁止新设人河排污口,共计 涉及河长14.3k m,湖泊面积约116.725km 2,水库
面积约20km2。其他具有饮用水源地的河流,其水 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
(2 %除去以上禁止新设排污口水域以外的41个 水功能区限制设置人河排污口,并根据核定的水域 人河控制量的大小,确定其排污规模。
(3)由于污水处理厂尾水集中排放导致直接排 人的水功能区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纳污能力。除采取 增加回用量、提高处理工艺标准和尾水排放水质等 措施外,应调整尾水排放口设置,充分利用水功能 区纳污容量,建议对规划规模8万t/d以上的污水 处理厂尾水排放口布局进行优化。
推进面源及内源治理
对于农村生活造成的面源污染,在积极引导尾 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建议采用地埋式小型污 水处理设备及高效藻类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合理 选择城镇污水处理厂延伸处理、就地建设小型设施 相对集中处理以及分散处理等治理方式。
对于畜禽养殖造成的面源污染,需科学养殖畜 禽,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环境监管,非禁养区内现 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根据养殖规模和污 染防治需要,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设施。
对于化肥农药等使用造成的面源污染,需要积 极推进农业清洁化生产,优化农业生态环境,推广 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绿防控、畜禽和水产健 康养殖等标准、规范和技术[9]。
清除各类垃圾,彻底实施全河湖“大扫除”,完成河湖整体清洁工作。对存在淤积的河湖进行清 淤,后
续工作中应注意继续监测底泥状况,定期清 理河底淤泥。
'4深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根据马鞍山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 模范城市”的功能定位需求,以可持续发展的治水 思路,结合马鞍山市水生态健康实际,马鞍山市境 内的水体生态以保护优先、合理布局、管控结合为 原则,最终形成“河湖生态健康优美、城市乡村亲 水宜居、防洪绿化兼收并重”的水生态工程布局。
(1)河湖生态:重点改善河湖生态环境,保持 水体流通性,加强阻水建筑物整治,继续实施河道 清淤;提高河道水环境质量,对水质较差的城区河 段加强水环境保护,实施生态修复建设,沟通水系 河网、打造局部水循环;加强水源地保护、水环境 整治与河湖健康建设、水生态隔离修复,维护水生 态安全,解决重要水体水生态问题。
(2) 亲水宜居:重点打造河湖岸边环境布局,实施生态廊道建设,营造结构合理、物种多样的生
态环境。通过岸边带保护与修复工程,推进“水生
态修复-水环境改善-水景观建设-水文化弘扬”综合
治理,打造马鞍山特的水生态景观,突出其水乡
特和悠久的水文化,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建设幸
福美丽家园,打造亲水宜居城市。
(3) 防洪绿化:河湖治理兼顾防洪与绿化,针 对城区河道防洪情况较好,重点改善河道水质,加
强岸边景观建设,提升河道整体形象,改善居民感
观;针对尚未治理的乡村河道,重点提升防洪行洪
能力,保存岸边较为完整的景观结构,在实施防洪
工程的同时,兼顾景观建设要求,做到“水清、景
美、堤稳”。
加强水源地保护与建设
无法访问移动网络根据HJ/T338-200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
术规范》,对马鞍山市未划分保护区的饮用水水源地
以及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地确定保护区划分方案。水
源地保护与建设要做到水量保证、水质达标、管理
规范、运行可靠、监控到位、信息共享、应急保障。
对于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洁具品牌通过规范设置标志标牌、实施隔离防护工程、污染
源综合整治等工程进一步保障水源地安全供水。与
此同时,要加快兼并整合小水厂,加大管网改造提
升力度,郊区农村居民供水要充分利用城市水厂管
网延伸,努力实现以城带乡、一体化管理。
'+加强水资源管理
落实水资源保护行政首长负责制,由水利部门
(环保部门)牵头,其他部门的通力协作,协调发
改、经信、住建、国土、监察、新闻宣传、社会团
体及广大众各方面力量,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建立组织保障体系,细化分解任务措施,明确各级
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实施责任,及时协调解决水资
人生格言励志源管理实施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各
山东高考改革方案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手段,实现水资源精细
化、信息化管理[10]。加强水资源保护科技创新体
系建设,进一步增强水资源保护基础研究和科技推
广力度,通过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信
息的自动采集、网络汇集和数据库储存与共享管
理,提升水资源保护的实时性和科学性。加强排污
交易机制、流域生态补偿、河流湖泊生态需水、水
生态修复以及水库生态调度等水资源保护科研工
作,为实现区域水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再
• 79 -
生水利用研究,拓宽再生水利用领域,不断提高再 生水利用率。
建立法制体系健全,执法水平高效的水资源保 护行政执法体制,执法到位率保持在90?以上。建立水政水资源执法基地,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 高水行政执法能力。对违反取水许可、人河排污口 设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规定的,应当依照行政 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及时查处,维护水 资源管理的良好秩序和社会环境。完善水事纠纷预 防与处理机制,以“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带动全 面”的工作方法,对大案要案依法进行查处,积极 开展水利执法活动,不断加大水利执法力度。继续 完善水政监察规章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执法责任 制、评议考核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水行政执 法制度。
4结语
通过对马鞍山市水资源现状情况的分析,可以 看出目前全市水功能区达标率较低,水环境污染严 重,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应从全市水资源总体布局出发,采取切实可行 的水资源保护措施,有效改善马鞍山市水域水质、水生态现状,有效防止水污染、水生态系统恶化现
(上接第72页)水位下降期,7 ~9月为地下水位上 升期,10 =11月为地下水位波动期,12月=次年 3月为地下水位上升期;2009 ~ 2014年3大超采区 中心水位埋深变小或基本维持不变,超采区治理显 成效;自2004年以来,该平原区地下水的开采量 由增到减,近5<;下降速率为0.89亿m3/a。
(2)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地下水资 源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控 制、提高地下水监测能力、完善监测信息系统、采 取积极措施加强超采区治理、加快节水工程建设、加大节水宣传力度等的相关措施。
参考文献
[1]杨艳霞.海河流域生态修复需水量的思考.水利规划与设计,
2005(02):40-43.
)2]韩鹏.海河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J].海河水利,2015(01): 1-5.
)3]方生,陈秀玲.华北平原东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利规划与设计,2003(04): 24-31.
)4]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流域水资源评价)[].水利部海象的发生,构建起马鞍山市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打 造马鞍山市“水清、湖碧、流畅、岸绿、景美”的良好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系 统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马鞍山市水利局.2014年马鞍山市水资源公报[R].马鞍山市水利局,2015.
)2]马鞍山市水利局,马鞍山市环保局.马鞍山市水功能区划[R].
马鞍山市水利局,马鞍山市环保局,2012.
谓言挂席度沧海下一句)3]水利部水资源司.水资源保护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4]髙永军.辽宁省供用水问题及水资源保护措施[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10): 58-60.
)5]王美萍.抚顺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12): 40-42+92.
)6]蒋爰武.对泰兴市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的思考[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07): 24-25+46.
)7]朱党生,张建永,史晓新,等.现代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体系[J].水资源保护,2011,27(05 ): 28-31+38.
)8]尚新红.安徽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浅析[J].江淮水利科技,2017(04): 29-30.
)9]蒋雯.浅论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1(02): 155-157.
[10]王方清.新形势下保护长江水资源的思考与谋划[J].人民长
江,2016,47(09): 8-11.
河水利委员会,2007.
)5]张林.2013年保定市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年内动态变化分析[J].
地下水,2015, 37(02): 66-67.
)6]张凤林.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状况堪忧南水北调势在必行[J].水利规划设计,2002(01 ): 21-25.
)7]张瑞钢.海河流域山前平原降水变化特征及地下水动态响应研究—以栾城县为例[D].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2.
)8]赵泓漪,窦艳兵,黄大英,等.北京市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分析与压采策略初探[H.水文,2013(33): 101-104.
)9]李会安,窦艳兵.南水北调水进京后北京市地下水利用与保护[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6(05): 19-21.
[10] 赵志杰,姜黎.拒马河“12 -7”暴雨洪水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
[J].海河水利,2014(05):31-32.
[11] 宋中海.保定市平原区地下水动态特征及成因分析[J].地下
水,2011,33(05): 63-64.
[12] 胡小平,马海文.甘州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建议[J].地下水,2009,31(141): 46-47.
劲组词组[13] 李瑜,王西文,吕红,等.山东省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方案
探讨[J].地下水,2009,31(141):50-52.
[14] 刘涛.浅谈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水环境保护
[J].地下水,2009, 31(141 ):48-49.
•80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