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进士行卷及对现代高校招生的启示
唐代进⼠⾏卷及对现代⾼校招⽣的启⽰⾏卷简介
⼀、⾏卷简介
花苗(⼀)⾏卷的含义
所谓“⾏卷”,在唐⼈诗⽂中⼜称“投贽”“、投献”、“投卷”、“献所业”,可以说是举⼦评介作品进⾏⾃我推销的⼿段。《唐诗纪事》卷六⼗五《裴说》条谓:“唐举⼦先投所业于公卿之门,谓之⾏卷。”程千帆先⽣在《唐代进⼠与⽂学》中下过更为详尽的定义即“所谓⾏卷,就是应试的举⼦将⾃⼰的⽂学创作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以前送呈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坛上有地位的⼈,请求他们向主司即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从⽽增加⾃⼰及第的希望的⼀种⼿段。”
(⼆)⾏卷的对象
⾏卷的⽬的在于争第、夺官、求知⼰,这就决定了⾏卷的对象多为达官贵⼈,主要有两类,其⼀是“当世显⼈”,主要是指位极⼈⾂的公卿、学界名流和⽂⼈名⼠,特别是那些在当时⽂坛上有影响⽽⼜取得⼀定政治和社会地位的⼈,如韩愈;其⼆是“通榜者”,主要是那些与主考官关系特别密切、可以与主考官⼀起决定录取名单的⼈,有些就是主考官的亲朋好友,因此⾏卷就是与通榜相伴⽽⽣的。⾄于能不能向主考官直接⾏卷,看法不⼀,“程千帆认为是不可以的,然⽽,傅璇琮考证唐代举⼦在试前向主司献诗陈情
是习见现象,笔者经查阅、分析史料,同意傅先⽣的观点。”这也就是所谓的“省卷”(“公卷”)。除此之外,偶尔也有以优秀学⼦为⾏卷对象的,只是这种情况在唐代并不多见。
(三)⾏卷的时间
⾏卷的时间并不是单⼀固定的,有多种情况,主要集中在三个时间段。第⼀,考试之前,⾏卷⼀般都是在科举考试之前进⾏的,这种情形主要是为了在科举中争取优秀的等次地位。⾸次⾏卷称作“求知⼰”,如果第⼀次⾏卷没有得到回应,那么在旬⽇之后会再投书⼀次,这就是“温卷”。第⼆,科举及第后,这个时候⾏卷则主要是为了谋求官职。唐代在科举中举后还要参加吏部的“释谒试”,应科⽬选才能得到官职,因此在这个时候⼠⼦也会⾏卷。第三,科举落第后,这个时候⼠⼦向主司或有关⼈⼠投书也是有可能得到赏识获得官职的。如韩愈贞元九年博学鸿词科落第后即曾写《上考功崔虞部书》。
(四)⾏卷的内容
初次⾏卷⼀般包括两项内容,“⼀项是书信⼀封,通过对被⾏卷者的颂扬,说明为什么选择对⽅作为⾏卷的对象;通过对⾃⼰情况的介绍,希望能引起对⽅的重视;同时还要说明所投卷轴的内容,以及对举主的希望和要求。”另⼀项是⾃⼰的作品,⼀般来说,诗、赋、⽂是举⼦⾏卷重点选择的⽂体,创作成就⾼者往往能在科举求官中得到先机,特别是诗歌则是⾸要之选,因此也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与流⾏。古⽂和骈⽂因其实⽤性,也出现在⾏卷问题之中。⾄于传奇⼩说,也有作为⾏卷的⽂体的,但
正如程千帆引赵彦卫语,分析道:“它告诉了我们唐⼈⽤传奇⼩说⾏卷这个重要事实,但其所叙述的某些⽅⾯则殊嫌含混,有待订正,因为它既没有将举⼦们纳省卷与投⾏卷这两种不同的事实区别开来,也没有将⽆论是纳省卷或投⾏卷都主要是应进⼠科的举⼦的特有风尚⽽与明经科并⽆关系这⼀事实指陈出来。”说明传奇⼩说在⾏卷中的效果不⼤。
随着⾏卷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套规范的程序,投呈之卷轴也⽇渐规范化、标准化,所⽤的纸张、写作的书法与⾏款,也都有⼀定的规格要求,在此不⼀⼀介绍。
⾏卷兴起的原因
⼆、⾏卷兴起的原因
不得不承认⾏卷在唐代极为盛⾏,影响深远,但是在宋朝之后就逐渐衰落,可以称得上是唐代科举独特的现象,产⽣这⼀现象的原因值得深究。在笔者看来,可以归结为以下⼏个⽅⾯。
(⼀)“⼤国选⼠,但务得才”
爱情qq名唐朝⾃唐⾼祖李渊发布敕令开始科举之后,除了因为战争、灾害⽽暂停外,基本上是⼀年⼀试,是历朝举⾏科举最为密切的朝代。实际上科举也只是唐朝选官制度中的⼀中,除此之外,还有门荫⼊仕、流外⼊流和杂⾊⼊流,这所有的⼀切⼿段都只是为了求取⼈才。科举考试的⽅式⾮常灵活,甚⾄在科
举考试过程中曾出现过李揆在主持科考时将《五经》、历代史书及《切韵》等⼯具书放置在考场上,并对考⽣说:“经籍在此,请恣寻检。”的现象,那么出现⾏卷也就在意料之中了。唐朝的科举制度因循隋朝,并逐渐完善,可操作性强了,也更为公平公正,但这并不是唐朝科举考试追求的⽬标,设⽴科举不是为了标榜公平公正,⽽是为了选拔⼈才,⼀切都应该从属于这⼀⽬标,这和明以后因为追求公平公正⽽使科举僵化的情况⼤为不同。⼤唐是中国古代最为强盛开放的时代,敢作敢为和英武豪迈反在科举制度上也表现得⼗分充分,那么出现⾏卷这种独特的现象也就不⾜为奇了。
(⼆)“公荐”制度的遗风
在科举制度出现以前,⼈才选拔采⽤“公荐”制度,⽆论是从汉朝发展⽽来的察举制,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都是由下⽽上保荐⼈才的“公荐”制度,⼈才是要被动地等待被发现的,这也是科举制度的优点之⼀,可以“投碟⾃进”,⾃由报考了。但是在科举制度的产⽣与发展的前期的唐朝,不可能⼀下就完全废除以前选拔⼈才的特点,必然要受到影响,那作为最⼤特点的“公荐”出现在唐朝的科举,并演化成⾏卷也就顺理成章了。更何况,⾏卷制度并不是唐朝的独创,只是在唐朝尤为盛⾏⽽已,追溯它的起源,⾏卷是是对古⼈以⽂会友以求知⼰、排解郁闷等习俗的沿袭。我国⽂⼈⾃古就有借词赋散⽂求知⼰、排解胸中郁闷的习俗,历经两汉魏晋到了唐代,渐渐从消极的牢骚⽂发展成⼤作投贽之⽂于有⼒之⼈以求拔擢的⾏卷。更别提在⼀项制度形成的前期,对于它的规范的要求并不会太严苛,出现⼀些灵活的形式再正常不过。
徐怎么组词
(三)进⼠科的受重视
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和制科,制科以求⾮常之才,名⽬众多,每年设与不设情况不⼀,⽽常科主要有秀才、明经和进⼠科,秀才科因为太难⽽被废除,⾄于明经科,“三⼗⽼明经,五⼗少进⼠”,⾜以说明明经和进⼠在⼈们⼼中的地位,更何况明经考试主要是贴经,没有⾏卷的可能和必要,⽽进⼠科情况则不同。进⼠科的考试⼀般⽽⾔普遍认为是诗赋、经义、时务三场,⽽其中诗赋尤为重要,进⼠科的去取是以⽂词优劣为标准的。⾏卷的盛⾏是与唐朝诗歌的发展繁荣联系在⼀起的,从⽽⼜推动了诗歌的流⾏。既然进⼠科的出路如此之好,那么⼠⼦竞相在进⼠科中取胜,但是⽆论是能够参加进⼠科考试的⼈数还是录取的⼈数都是有限的,因此⼠⼦为了争取机会⼊仕,就像有司呈现⾃⼰的⽂章,以求更多的机会,这就是⾏卷如此盛⾏的原因所在了。
(四)试卷不糊名
我们知道,在宋之后特别是明朝科举考试⾮常规范和严格,糊名,别头试,誊录等制度都陆续出现了,但是在唐朝形式并不完善,虽偶有糊名,但⼤部分时期是不糊名的,这就是⾏卷得以发挥作⽤原因,考官可以参考⼠⼦平常的表现和⽂章做出取舍,也是⾏卷制度的直接原因,为⾏卷的产⽣提供了可能性。同时,由于不锁院,谁为主司也不是秘密,所以就使举⼦直接向主司⾏卷抑或向公卿名流⾏卷再由其向主司推荐成为可能。
助长⾏卷之风在唐朝盛⾏的还有那些在社会上、政治上和⽂坛上有地位的⼈,他们致⼒于通过这种⽅式选拔⼈才,在当时不乏像韩愈、柳宗元那样的引致后进,以荐贤为⼰任者,因此也使得这种风⽓存在并盛⾏。
⾏卷的利弊
三、⾏卷的利弊
⾏卷这⼀社会风尚对唐朝的科举考试以及当时的社会都产⽣了较⼤的影响,⼈们对于它的褒贬不⼀,以下分别从⾏卷的利弊⽅⾯来分析。
(⼀)⾏卷之利
1.有利于才能之⼠脱颖⽽出
⾏卷的做法,使⼀些有⽂学才能的⼈,有机会表现⾃我,展⽰⾃⼰的才华,如果能够遇到慧眼识珠之⼈,便有可能脱颖⽽出,受到重视,获得社会上,⽂坛上,政治上的地位。纵观以往的选⼠制度,读书⼈⼤多只能被动地等待机会,等着被⼈发现,被赏识,科举产⽣后,⼠⼦可以⾃由报考,在⼀定程度上,有了主动的机会,但是能通过科举脱颖的⼈才屈指可数,对于⼤多数读书⼈来说,只能⼀辈⼦默默⽆闻。⾏卷之风产⽣之后,⼠⼦可以把⾃⼰的作品呈递给有名望的⼈,客观上就增加了机会,再
加上当时确实有⼀部分有识之⼠致⼒于提携后进,对于⼠⼦的⾏卷作品,认真对待,因此为读书⼈脱颖⽽出创造了条件。
2.有利于唐代⽂学的发展
纵观唐代⾏卷这⼀社会风尚,在客观上的确为唐代的⽂学发展起了较⼴泛、深远的推动作⽤。⾏卷的内容多为诗赋作品,这与当时进⼠考试的科⽬是⼀致的,⼠⼦为了能在科举中及第,求得官职,所呈诗⽂⼤多数是他们的⼒作。就实际效果来说,⾏卷之中确实有很多的佳作令⼈⽿⽬⼀新,脍炙⼈⼝。⾏卷的作品⼴为流传,⼜在⽆形中促进了⽂学的发展。程千帆先⽣在《唐代进⼠⾏卷与⽂学》⼀书中,对于进⼠取⼠与⾏卷对⽂学的作⽤有精彩的论述,“那么,它们之间不互相影响是不可能的。既然以诗取⼠,诗成了取⼠的必要⼿段,则这种⼿段归根到底也不能不既为应进⼠举的⼈开拓道路,也同时为应进⼠觉所必要作的诗本⾝开拓道路,⽆论这条道路是好的还是坏的。”
3.有利于避免⼀试定终⾝
从选⼠的⾓度看,⾏卷和与它相关的通榜,重视科场外的⽂章,可“采名誉、观素学”,有利于避免⼀试定终⾝。科举考试中只能看到读书⼈的⼀⼩部分⽂章,并且由于各种原因并不⼀定能发挥真实的⽔平,有⼀定的偶然性,再加上考官并不⼀定能在短时间内给予考卷正确的评价,难免会不全⾯。⽽⾏卷因其⽂体与进⼠考试相⼀致,⼜是举⼦在平时所作,能更加真实地反映真实的⽔平,是可以作为进
领了红包怎么幽默的说谢谢
⼠考试的辅助评价⼿段的;⽽对于⾏卷的参考,增加了进⼠科考试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有利于缓解考官仅凭⼀纸试卷取⼠的难题,为⼈才的选拔提供了更多的依据。对于那些致⼒于求取⼈才、⼤公⽆私的考官来说,⾏卷及与之相关的温卷、省卷不失为⼀种全⾯了解、考察⼈才的⼀种途径。
(⼆)⾏卷之弊
1.压抑⼈才
⾏卷的盛⾏也必然带来许多弊端,这使得通关节成为正常渠道,⾏卷之中请托盛⾏,也确实压抑了许多⼈才。这主要是针对贫家⼦弟来说,贫寒⼠⼦虽有诗卷,却⽆处投呈,即使投呈出去也不⼀定受到重视,造成了纵然诗名籍籍,也为枉然。达官贵⼈恃才傲物,势利待⼈,对于投卷者的态度主要取决于他们的⾝份。这也使得到了晚唐通过⾏卷⽽得到赏识的情况只是间或有之,总体来说,这⼀风尚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2.对科场规范的影响
⾏卷虽在唐代繁盛⼀时,但到了后来,⾏卷本⾝的弊病也渐渐暴露出来,出现了“对⼈不对⽂”“假⼈之⽂⾏卷”等⽅⾯的问题。这也是⾏卷制度本⾝难以克服的⼀个弊端,灵活本⾝造成缺少统⼀标准,也会带来⼀系列的问题。主要有两个⽅⾯,“第⼀,由于⽂学创作很难有统⼀的标准,加之个⼈好恶不同,
往往由于主考官的主观意志⽽出现有失公正的现象。”这或许还只是⾏卷之弊端中可以被容忍的⼀个,另⼀⽅⾯就严重影响了社会风⽓,“第⼆,由于⾏卷上的内容不是在封闭的考场中完成的,容易出现作弊现象,如有的请⼈捉⼑,有的直接抄袭,还有的投机取巧,巴结权贵,讨好考官,投其所好等。”这不利于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同时也毒化了社会风⽓,使⼈们逐渐丧失对⾏卷作⽤的信⼼。
3.助⽣朋党
朋党问题及与之相关的结党营私,贪污腐败,朋党之争,危害中央集权,造成很⼤的问题。科举制度能在⼀定程度上避免这个问题,特别是殿试出现之后,考⽣都是天⼦门⽣,但是,在唐朝时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座主门⽣关系本来就很严重,⾏卷之风更是助长了这种风⽓的流⾏,在⼀定程度上⾏卷正是形成这些关系的途径之⼀,对“朋党”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
综上所述,⾏卷之风有利有弊,正如程千帆先⽣在分析⾏卷对于唐代⽂学的影响作⽤时,认为是起到促进还是抑制主要在于当世显⼈和举⼦的态度。举⼦若果致⼒于通过⾃⼰的⽂章,真才实学在科举中争得⼀席之地,那么作弊之风就不是问题了。⽽主考官可以说是⼀个更为关键的因素,主考官想要通过⾏卷得到什么,达成什么效果就在⼀定程度上决定了⾏卷能否起到作⽤。若只是为了提携后进,获得⼈才,那么⼀些问题就会避免,若是为了结党营私,有⼀些问题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对现代⾼校招⽣的启⽰
四、对现代⾼校招⽣的启⽰
2022跨年晚会节目单
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了1300多年,对于我国的考试制度影响深远,甚⾄有⼈认为现在的⾼考制度就是科举制度的延续和发展,虽然这种说法有很多不合理之处,但也从⼀个侧⾯说明了科举考试的深远影响。我国现在的⾼校招⽣主要还是通过⾼考这⼀途径,虽然⽐起前⼏年万千考⽣⾛独⽊桥相⽐有了⼀些改变,但总体来说,影响不⼤。⽽在所有的改变之中,⾼校⾃主招⽣似乎是其中⽐较有实质意义的⼀项措施,但是影响的范围仍然不⼤,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的,但是,类⽐唐朝⾏卷之风的利弊,似乎可以到其中的⼀个原因。就像⾏卷⼀样,⾃主招⽣也不可避免的产⽣了灵活与不公平公正的⽭盾的问题,那么,⾃主招⽣能否施⾏,⼜该如何施⾏?⾏卷之风的产⽣与衰落可以给我们⼀些启⽰。
上⽂曾提到过,⾏卷能否发⽣作⽤关键在于举⼦和当世显⼈,那么针对⾃主招⽣来说,就可以从⾼考考⽣和有权⾃主招⽣的⾼校⼊⼿。从考⽣来说,⽆⾮就是考⽣⾃⼰要规范⾃⼰的⾏为,在⾃主招⽣中凭借⾃⼰的实⼒,⽽不是其它⼿段。要达到这个⽬的,不是指对考⽣要求就可以的,学校教育要发挥作⽤,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道德和⼈⽂教育,决不能只是为了成绩和升学的教育,社会也不能只凭成绩说话。从⾼校⼊⼿来说,⾼校负责招⽣的⼈要严格要求⾃⼰,品⾏端正,学校不能只寄希望于招⽣的⼈的品质上,要采取措施保证⼀种相对的公平公正。例如,学校在招⽣⼯作的⼈员⽅⾯要严格选拔,要有监督和奖惩机制,要明确⾃主招⽣的⽬的,制定⼤致的⽅向和标准,不⾄于完全没有标
准,全凭考官主观印象。在学⽣考评⽅⾯,近年来越来越注重学⽣综合素质评价,特别是在加德纳多元智⼒理论盛⾏以来,国内许多学校都采⽤这个理论为基础,采取了⼀些改变传统单⼀考试模式的措施,但是效果不佳,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考的指挥棒仍发挥着最主要的作⽤。⾃主招⽣为这种变⾰提供了⼀个契机,可以使综合素质评价发挥应有的作⽤。现在学校中采⽤很多的是档案袋评价,这⼀形式与⾏卷制度中的卷轴有异曲同⼯之处,吸取⾏卷制度的经验来说,档案袋评价就不能没有⽬的,要有⼀整套全⾯的、系统的、制度化的评价机制,对于档案袋的记录内容和评价也需要相应的监管。总之,就是要使它能够发挥该有的作⽤。
在⾏卷制度的产⽣与衰落中,我们看到这实质上就是考试的公平与实质效果之争,之后的结果是形式胜过了实质,也导致了很多问题,最终使得科举考试终结,在现在似乎⼜回到了这样⼀种境况。我们承认,⾃主招⽣存在着很多问题,⽽且⼀旦实施也必然会带来新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应该看到⾃主招⽣在更加全⾯的考察⼈才⽅⾯的作⽤,我们可以选取⼀个主要⽬标,然后在围绕这个⽬标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问题,使之更加完善。其实,不管是⾼考还是⾃主招⽣都只是为了选拔,也并不⽭盾,重要的还是如何才能更加有益于学⽣的全⾯发展,更有利于学⽣的未来的发展。
参考⽂献:
[1].程千帆.唐代进⼠⾏卷与⽂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王炳照、李国钧、阎国华主编,宋⼤川、王建军著.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卷)[M].⼭东教育出版社,2000
[3].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华东师范⼤学出版社,2000
[4].王炳照、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M].河北⼈民出版社,2002
[5].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M].北京⼤学出版社,2010
[6].傅根⽣.媒介:唐⾏卷与唐诗的传播[J].淮阴⼯学院学报,2007
[7].徐梓.“⼤国选⼠,但务得才”——唐朝科举的特点[J].中国教师,2008
[8].谭皓.浅谈唐代进⼠⾏卷的兴衰及启⽰[J].教育与考试,2009
[9].俞钢.唐代举⼦⾏卷⽂体考论[J].陕西师范⼤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10].徐乐军.从⾏卷作品之⽂体选择看晚唐举⼦求第⼼态[J].名作欣赏,2011
[11].孔正毅、李亚菲.唐代“⼠⼈⾏卷”:基于“5w”理论的传播学解析[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1
[12].王勋成.唐代进⼠⾏卷渊源考[C].中华传统⽂化与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集,2001
艾糍粑�_Ħ���r�(O��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