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古代士人对科举制的态度
谈中国古代士人对科举制的态度
作者:王婷
来源:《文天地》2012年第06
        要: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近十三个世纪,今人对科举制度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身处科举制度下的中国古代士人们的态度或许才是当时情景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士人;科举制度 羌怎么读
描写动作的词语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和保障,它令读书人不畏十年寒窗葫芦娃六娃能力的艰辛,它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平民百姓也可能实现的抱负。它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近十三个世纪,而且几乎从未间断。关于科举制的研究如今已蔚然成学,对科举制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我认为,一件事物不应以它现今退出了历史舞台来否定它曾经存在的合理性。介于今人对科举制的评价,前人成果已很丰富,此处不再累述。但关于古代士人对当时科举制的态度问题,今人研究尚属薄弱环节,本文将对此做较为详尽的探讨。
        一、积极参与科举
        隋朝统一全国后,将九品中正制改为科举制,这种更为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制度为后来各个朝代有所损益的沿用下来,并由此对读书人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在科举制度推行的唐代初期就已显现:
        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薯片是用什么做的(《唐摭言》卷1现在油价是多少赚得英雄尽白头聪明的狗便非常形象地表明科举制度紧紧地缠住了那些渴望仕进的读书人。
        有学者曾从史籍的记载中对历代参加某一科考试的人数做过统计,仅进士一科录取总数就为98749人。如果按宋、辽各自的平均数加上所缺数目,这还远不是全部。宋以后的明清时期,由于在防止舞弊的问题上采取了许多措施,并严惩了一批营私舞弊的考官与考生,使得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它的公平、公正形象,更激发了每个人的竞争欲望,促使他们前仆后继。
        除了参与范围广,古代的读书人为了登龙门、占鳌头而表现出的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更是令人感叹不已。高龄应试的尹枢、姜宸英、王严;屡次应试的潘襄、黄章、谢启祚,都在中国科举考试史上书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些历史上的名人中也不乏类似的例子,
比如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李商隐。这些个活生生的事例,也正从侧面反映出了科举在士人眼中的分量,他们以金榜题名为毕生奋斗之目标,自然的就将参加科举考试视为通往仕途的金钥匙,至死不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