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埃两国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埃两国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中埃两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因古代丝绸之路结缘,现代以来双方更是本着发扬“古代丝路情缘”的理念,在经贸合作上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埃及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双重示范区,积极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沿海经济带,推动了“一带一路”经济走廊的繁荣与发展。然而,在中埃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影响两国深化合作的问题也慢慢浮出水面。基于此,本文系统性地梳理了中埃两国的经贸合作现状,提炼了掣肘难点并为中埃两国的全方位深化合作、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示范效应提供了参考对策。
关键词:中埃关系;国际经贸合作;“一带一路”倡议。
一、引言
埃及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作为最大的阿拉伯国家以及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在西亚北非地区、伊斯兰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埃两国经贸合作的示范效应、经济辐射效应巨大。2014年埃及总统提出的“振兴计划”与 “一带一路”倡议在诸多观点上高度契合,借此两
国全面深化经贸合作,由“战略伙伴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共同打造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推动了当地的繁荣与发展。然而,因为一些机制性的问题,两国的经贸合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对此类问题进行系统性梳理,并给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为“一带一路”下中埃经贸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与着力点。
二、文献评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埃经贸合作的研究主要从“一带一路”倡议认知以及政策影响的角度切入。ELMAGHRABY Bassem(2020)的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对于埃及经济发展存在促进与挤压双重效应,总体正向效应大于负向效应,但是过渡依赖会存在一定的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王淑芳(2022)指出,要充分发挥埃及地跨欧亚非,控制苏伊士运河的区位优势,中国需要加大对埃及的经贸合作力度,增大投资范围,以保障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郭晓莹(2022)详细分析了埃及的政治、经济、产业、政策等宏观因素,在“一带一路”尝一下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中埃合作的重点领域,提出了中国在埃及的投资应当追求长远效益、双方共建优秀的投资环境。
经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进行梳理我们不难发现:第一,现有的学者对于中埃经贸合作的研究较为宽泛,更加偏向于理论分析与宏观分析,缺少了合作细节的梳理与合作过程中问题的总结;第二,研究结果偏向于论证中埃两国加强经贸合作的正向效应,但对于如何加强两国经贸合作未给出成体系的建议,因此本文将系统性地梳理中埃两国经贸合作现状及总结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中埃两国加强经贸合作,打造双边新型经济合作关系,共享“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红利指明方向。
三、中埃经贸合作发展现状
(一)中埃经贸合作规模日益增长,增长速度放缓
自“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的企业与机构的对埃及的投资力度与广度日益加强,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直接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并长期维持在此高水平标准。2010年至2021年间,中埃双边贸易规模由88亿美元最高飙升至194.8亿美元,双边经贸规模翻倍增长,年度同比最高增长速度达到了32%,但是随着2015年埃及出于国内产业贸易保护主义出台了进口注册制度,两国贸易规模出现了大幅回调,导致了期间中埃双边贸易规模年度平均增长率大幅下降至7.3%。
表1 中埃历年贸易总额及增长率表
怎么删除微博声音图标没了淘宝指南
年度
双边贸易总额(亿美元)
环比增长率
平均增长率
2010
88
21.25%
7.30%
2011
滴滴豪华车87.9
-0.11%
2012
95.4
8.53%
祝母亲节日快乐的话
2013
102.1
7.02%
2014
116.2
13.81%
2015
128.7
10.76%
2016
109.9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14.61%
2017
108.2
-1.55%
2018
138.3
27.82%
2019
132.1
-4.48%
2020
145.3
9.99%
2021
191.8
32.00%
(二)中埃经贸交流频次增加,投资领域不断扩大
中埃两国领导人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塞西总统屡次访华提议中埃产能合作意向,中国积极响应频派代表团赴埃及推进产能合作进展,签署合作协议。中国在埃及投资的产业不断扩大,特别是埃及具先天发展优势的石油与天然气产业、新能源产业,中国更是重点投资,帮助埃及建立自身国际贸易比较优势。2021年中国在埃及投资的所有重点企业中,62%的企业属于油气开发、建设、开采业。随着埃及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埃在新能源项目上的合作取得诸多突破性进展,埃及地区有丰富的地热、光能以及太阳能资源,依托中国先进的技术,两国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禀赋优势,在水、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上展开精准合作,帮助埃及转变能源结构,进一步推动发展。
(三)中埃经贸模式升级,跨国合作打造示范园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投资合作关系更加的密切,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设是当前国家间进行经贸合作的新趋势。苏伊士运营经贸合作区便是中埃经贸合作模式升级的标志性经贸合作区项目。随着中埃近几年对于苏伊士运河的扩建,中埃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推动了对苏伊士运河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设与发展,
以创新性的产业以及发展能力带动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周边的辐射。有了苏伊士运河经贸合作区的示范标杆效应,中埃深化合作共建埃及新首都的建设工程,2017年10月11日,埃及政府在新首都会议中心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双方共同签署了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总承包合同,合同金额30亿美元,该项目将打造非洲第一高楼以及办公社区、高档公寓、高档酒店等多个市政建筑。中国承接埃及工程建设,是“中国速度”助力埃及经济建设的体现。
四、中埃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埃及国内政局动荡、投资营商环境不佳
自2011年埃及爆发革命以来,国家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的局面,社会治安环境恶劣,高失业率和萎靡的经济长期迫使人民使用各种激烈、甚至极端的方式来抗议,这直接导致了在埃及进行投资的风险系数较大。《世界银行环境报告》显示,埃及的外资吸引力在全球排名倒数20%,仅仅好于一些处于军阀混战的非洲国家。由于法律制度、国家政策、金融体系缺乏持续性、稳定性以及可预见性,国内的营商环境较为恶劣,恶意拖欠款项、随意违约、官僚主义、外汇无法支撑贸易等问题将不少外商投资拒之门外。
(二)埃及工业基础薄弱,国内消费能力不足
工业化程度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同时也是深深扎入埃及心底的一根刺。埃及虽然早在19世纪就启动了工业化之路,但过程却是一波三折,工业化效果十分不理想,工业特别是与国民就业、消费水平强相关的制造业发展滞后严重,发展基础薄弱,产业规模偏小,国民收入水平长期处于世界较低水平,严重拉低了国家消费能力,导致了外商投资更多的聚焦于旅游业、农业、金融业等领域,极易致使国家陷入:国家不重视工业→居民就业不足收入降低→国内消费能力不足→外商投资减少或者投资非工业领域→居民收入持续下降→国家证据动荡的死亡循环中,不但制约了中埃经贸的深化合作,甚至关乎国家存亡问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