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八下P1)
1、时间:1949年9月
2、地点:北平。
3、主要内容: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为主席;确定国旗、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采用公元纪年。会议决议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下P2-3):开辟历史新纪元。
1、时间: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2、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
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篇章。
三、西藏和平解放(八下P4)
1、时间: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
2、意义:至此,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四、(八下P11-12-13)
1、时间: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的运动基本完成。
2、重要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3、意义: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了;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五、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八下P17-18)
起诉欠钱不还的程序和费用1、时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六、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八下P20-21)
形式: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百分之九十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七、公私合营(八下P21)
1、形式: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
2、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到来(八下P22)
1、时间: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
2、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九、中共八大(八下P24):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时间:1956年,
2、地点:北京
3、主要内容:(1)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4、意义:“八大”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十、的性质(八下P30-31-32-33)
1、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启示: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人们懂得,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悲剧,必须保障和发展人民民主,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十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八下P35)
1、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当时的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2、主要精神: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问题的唯一标准》,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意义: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十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八下P36)
1、时间:1978年12月
2、全会内容: ①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路线: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③组织路线:形成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3、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的历史转折。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十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八下P39)
魔女之泉3攻略1、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2、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明确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空前地调动了农民地生产积极性,解放、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地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十四、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局面的形成(八下P40)
1、1980年建立第一批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开始,引发了第一次沿海开放的高潮,1988年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2、对外开放局面的形成: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3、意义: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绩充分证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其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发积累了经验,它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上丰富了我们对建设有中
国特社会主义的认识。
十五、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八下P45)
1、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后,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提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
(即理论的提出)
4、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5、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
十六、中共十三大(八下P46)
1、时间: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
2、主要内容: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立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根据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十七、南巡讲话(八下P46-47)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对改革开放提出疑问,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问题,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动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主要精神: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3、历史意义:在关键时刻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十八、中共十四大(八下P47):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日出印象 莫奈1、时间:1992年
成都展示2、内容:高度评价了建立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确定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3、作用: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十九、中共十五大(八下P47)
1、时间:1997年
2、内容:作了《高举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3、历史意义:把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八下P52)
1、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运动员加油词2、定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在本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制度。(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3、作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十一、一国两制(八下P56)
1、提出者:
2、含义:“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3、作用:“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此构想首先是针对台
湾问题提了出来,后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终于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二十二、香港、澳门回归(八下P57-59)
1、1842年,香港岛开始被英国割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所回归的香港包括香港岛、新界、九龙。)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去。
2、1553年,澳门被葡萄牙占领,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3、意义: 港、澳的回归,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十三、对台基本方针(八下P61-62)
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创造性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4、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中国大陆成立了海峡协会。(这两个组织是民间团体组织)。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1993年两岸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
5、1995年初,针对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