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勇于尝试,走向成功》2
2021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
【考场真题】
校报《芳草地》举办征文活动,围绕“开始”这一话题给出了两个作文题目,请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向《芳草地》投稿。(50分)(2)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不妨先把手头的事做好,把能做的事做好: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不妨沉下心来想一想,多种渠道问一问,各种方法试一试。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向“生活哲思”栏目投稿。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勇于尝试,走向成功
人生中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如果你恐惧改变,害怕挑战,甚至还没有鼓起勇气进行尝试便“跪地投降”,那么你终不可能成功;如果你敢于接受挑战,勇于尝试,那么成功就在向你招手。只有勇于尝试,我们方能走向成功。
星际争霸1秘籍
只有尝试,才能达到目的。据说,在林肯小时候,他的父亲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一处农场。农场的地面上有很多石头,林肯的母亲想把石头搬走,但他父亲坚决反对,因为他认为这些石头都是一座座小山头,与大山相连。当林肯的父亲出门时,母亲就带着孩子们挖那一块块石头,没用多长时间,他们就把石头搬光了。故事很简短,道理却很深刻。不先去尝试去做,怎么能知道不能达到目的呢?如果没有尝试,那么这些看起来难搬,实则可以轻易搬走的石头,就会永远被留在农场里。
只有尝试,才能走出误区,获得真知。据说,番茄原本是生长在南美洲森林里的一种野生植物,虽然外表美丽诱人,但就像人们认为泽鲜艳的蘑
菇容易带有剧毒一样,大家对番茄也是敬而远之。直到十七世纪,一位法国画家冒险吃了一个,觉得味道酸中有甜,美味可口,“番茄有毒”的说法不攻自破。如果没有尝试,人们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就难以前进。
只有尝试,才有发明创造。有人说,成功来自坚持,而坚持来自无数次的尝试。屠呦呦试了200多种中药,尝试了380多种提取方式,做了191次试验,才终于提取出青蒿素;爱迪生先后做了约1600种不同的试验,试用了各种各样的物质,才最终发明了电灯。尝试允许失败,没有尝试就没有进步和发展。
尝试,是达到目的的前提,是获得真知的基础,是发明创造的必经之路。人类只有敢于接受挑战,勇
于尝试,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得分点提示】
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利率
1.思路清晰,层次井然。文章按照“总一分一总”的结构行文,层次清楚。开篇点明主题“只有勇于尝试,我们方能走向成功”;主体部分又分为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并且再次点明主题。文章思路明晰,令人一目了然。
2.取材丰富,事例经典。文章主体部分选用多个经典事例,选材丰富而多元,且能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进行简要分析,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长江流经【专家解读】
(1)今年河南中考作文在延续2020年河南中考任务驱动式作文这一作文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即题目中加入了具体的情境。而在形式上又与前几年的命题形式有所相似,即一个命题(半命题)作文与一个材料作文相结合的形式。写作模式仍是二选一。
(2)今年河南中考作文整体而言稳中有变,具备全国视野,符合当下命题的潮流趋势。命题设计的情境是校报《芳草地》举办征文活动,向学生征稿。河
南中考作文从2020年起已经明确了文体要求,不再有“文体不限”这种要求。总体来说,今年的作文其写作要求更为具体,两个题目都在情境沉浸和任务驱动之下,提供了具体的写作支架。记叙文体的写作是要向《成长轨迹》栏目投稿,议论文体的写作是要向《生活哲思》栏目投稿。命题的支架作用主要体现于情境中这两个投稿的栏目名称有助于考生打开写作思路、确定写作内容,同时也能帮助考生再次确认写作文体。
(3)2022年河南中考作文预测:作文题可能会延续2021年的命题风格,抑或仍以往年的传统作文的形式呈现。无论以哪种形式命题,作文的文体仍会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后的作文命题中,书信、演讲稿等实用类文体也可能会有所涉及。由历年作文真题中的材料来看,中考作文所选材料大多紧扣学生成长经历、社会日常生活以及时事热点问题。因此,要想在中招考试中写好作文,需要学生在平时能有意识地关注一些当下的热点话题,多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综合以上分析,为了能应对2022年考场作文的各种变化,考生需对传统的命题形式与新型命题形式都多动加关注。另外,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不仅要针对常考的记叙文和议论文进行练习,还要兼顾到书信、演讲稿等实用类文体的练习。
【真题解读】
河南省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目都采用了“二选一”的考题形式。2017
3.35dk天赋年的作文题是半命题作文“越来越____的我”和以关于燕子高飞前需要先低
飞以积蓄力量的一段话为材料的材料作文;2018年的是命题作文“最懂我
的那个人”和以两则在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态度上截然不同的名言为材料的材
培训协议书范本
料作文;2019年的是半命题作文“____让我更出彩”和以时钟与指南针之
间关于指向的对话为材料的材料作文;2020年的则是命题作文“我的危机故事”和以对于危机意识的解释为材料的材料作文,考生可以写以“我的危机故事”为题的记叙文或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议论文。
2021年河南省中考作文形式依然按照河南省一直以来的“二选一”惯例与2020年命题形式相似,但又有变化,即变成了“材料+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形式,给考生发挥个人优势的选择权利,符合河南省中考试题稳中有变、尊重差异个性的一贯倾向。
本次作文命题的关键词是“开始”。中学生对“开始”一词并不陌生,它的意思是着手进行,从头起,从某一点起步。
题目二要求写一篇议论文,因此,考生首先要根据材料提炼出科学合理、充满正能量的观点。题目要求在“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等材料的基础上,写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从材料中的“当你不
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不妨先把手头的事做好,把能做的事做好……”出发,我们可以确立“把手头的事做好”“把能做的事做好”“做好眼前的事”“着眼于现实”等观点;从材料中的“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出发,我们可以确立“全盘考虑”“勤于发问”“敢于尝试”等观点;当然,就整则材料来考虑,我们也可以确立“没有基础何谈成功”“没有思考何谈进步”等观点……议论文写作,除了要有明确的观点外,还要进行严密的论证。无论是举例论证还是道理论证,都必须进行合理的分析,以证明论点。论证过程最好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讲到家国大事,从小到大,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论证观点,这样能使文章论证充分、有力,说服力强。
【名师解题】
2021年河南卷中考作文命题的关键词是“开始”,其字面意思是“从头起;从某一点起”“动手做;着手进行”,所给话题并未限定立意方向,需进一步结合题目中所给出的具体情境进行分析。
这道作文题要求写一篇议论文。从材料前半句出发,我们可以确立“做好眼前的事”“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着眼现实”等观点:从材料后半句出发,我们可以确立“全盘考虑”“勤于发问”“敢于尝试”等观点:综合考虑整则材料,我们还可以确立“没有基础何谈成功”“没有思考何谈进步”等观点。议论文除了有明确的观点外,还需有严密的论证过程。无论是举例论证还是引用论证,最好都能够进行适当的分析,充分阐释论点。对于本题而言,最好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进行论证,例如从身边小事到家国大事,从小
到大,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论证观点,这样才能使文章扎实有力、论证充分,具有说服力。
【命题透视】
游戏名字推荐2021年河南中考作文延续往年传统,由一个原点,延伸出两个写作任务;主题上涉及教育引导和思辨两类,文体要求也和去年一样,或写记叙文,或写议论文。写作情境是给校报投稿,分别“向《成长足迹》栏目投稿”、向《生活哲思》栏目投稿”,任务驱动型作文增强了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突出了写作的目的性,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第二个题目可以首先筛选出关键语句,如“先把手头的事做好”“沉下心来想一想”“多种渠道问一问”“各种方法试一试”,随后文章主题就喷涌而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的人生策略,切问近思的人生智慧,勇敢尝试、大胆创新的人生勇气……行文构思上注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