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一、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一)地主阶级的改革
1.商鞅变法:“治世不道,便国不法古。”
(1)支持者: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
(2)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获胜。
(3)性质: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内容:①经济方面(富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最能体现改革性质,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对社会变革起关键作用)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度量衡。②军事方面(强兵):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和土地。③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深远):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打击旧贵族,受到阻力最大):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5)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秦统六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
(1)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
坦克世界8.0(2)目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巩固鲜草贵族统治,顺应民族大融合历史潮流。(3)内容:494年他迁都洛阳,并进一步推行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4) 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戊戌变法: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由于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太弱小,最终失败。在近代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三)新中国的改革
1.我国农村经济改革。
历程:①战国商鞅变法以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②1950~1952年,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③1953~ 1956年三大改造,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④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大搞“一大二公”,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⑤1978 年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改革开放(1978年开始)
(1)对内改革:首先是农村改革, 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 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惠普驱动下载(2)对外开放:①经济特区:1980 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9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夜崛起的城市是深圳(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②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1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在国际社会主义改革不断受挫的情况下,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成功,
也向世人证明:社会主义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新的借鉴一创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 义模式。
★启示:(1)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要坚持改革开放,勇于探索创新。(2)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3)改革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4)改革要尊重客观的经济规律。
二、世界历史上的改革
(一)奴隶制改革--古希腊雅典伯利克里改革
时间:公元前 5 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进行了改革。
内容:(1)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
(2)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等重大问题。
(3)陪审法庭是最高的司法监督机构。
(4)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英雄联盟进不去
评价:(1)积极性:雅典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享有比较广泛的权利,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毕业生就业协议书(2)局限性:雅典民主政治宣扬全体公民共享政治权利和义务,但实际上重要官职被贵族掌握;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都被排除在民主政治之外。
实质:奴隶主贵族专制。
影响:雅典民主政治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二)封建性质的改革
1.大化改新:646 年,日本孝德天皇,学习唐朝典章制度,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彼得一世的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
人的三观指的是哪三观(1)目的:改革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2)措施:创建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教育;他还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
(3)影响: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②开启俄国近代化的进程:③进步强化农奴制。
3.封君封臣制
背景:法兰克王国扩张,王权衰落。
目的;改革以前的土地分封形式,巩固统治。
影响:促进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
(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2)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巩固沙皇统治。
(3)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可以获得一 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处的价钱高于当时的地价。
(4)影响: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重大转折点。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2.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开始)
小学毕业赠言给老师(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性质。
(2)目的:改革自强,发展资本主义。
(3)学习对象: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4)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一有利于国家统一: ②经济方面: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一体现改革性质: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④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5)影响: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它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
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彩浓厚。日本强大以后,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3.美国罗斯福新政(1933年开始)
(1)背景: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
(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
(3) 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4)“新”的表现(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5)措施:对工业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6)影响: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改善,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政府的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7)各国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美国罗 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