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现代的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
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如何磨刀1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造国家工业化,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
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特点:①时间的长期性。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③“一化”为主体,
“三改”为两翼。
“三改”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化主
要表现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实施。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过程:
三八祝福语简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A、形式:国家资本主义
B、政策:和平赎买。
对农业、手工业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形式。
2历史意义:A、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B、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局限性:后期工作急躁和粗糙。
中共八大
A、时间:1956年
B、内容:1指出国内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2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
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意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
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错误探索表现: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
影响: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三步上篮是哪种球类项目的动作1.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基本内容:1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重点转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3重要决定:改革开放。
任务栏隐藏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
2.经济体制改革
1起步:农村的经济改革
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极大调动农民积极性;推动城市改革。
2城市企业改革: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意义:调动了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加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3.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建议离婚过错方少分或不分财产2经济特区有五个: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1988年。
31990年,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4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以1992年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2.中共十四大:时间:1992年10月;
内容: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关文章:
小雪节气诗句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