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文物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文/石应平
刘海汀
摘
要:西藏是我国文物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近些年来随着西藏旅游的快速发展,文物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引起
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总结,梳理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而探讨如何保护好西藏文物资源并科学 合理地开展旅游活动。
关键词:西藏;文物资源;保护;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4-0060-03 引言:近年来,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开通,西藏旅游业进 入了快速发展期。据统计,西藏2010年接待旅游者总人数为
685.13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22.83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 入达71.44亿元。[1]“去西藏旅游”正成为国际的旅游热点。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西藏的旅游资源 多具有极高的历史文
化、宗教文化价值,即便如神山圣湖那 样的自然景观,也往往因其优美的传说和特殊的宗教含义而 具有历史文化遗产性质成为文化旅游吸引物。目前西藏已有 世界文化遗产3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5座、全国重点文保单 位35处、区级文保单位224处。[2]这些文保单位很多已对外开 放,成为文物旅游景点。因此,如何保护好西藏文物资源, 并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学术研究的热 点,其研究成果对文物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实践也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西藏文物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为了解国内外对西藏文物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研究现状, 笔者以西藏文物和西藏旅游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库进行检索。截止2012年5月1日,共检索到以西藏文物为主 题的核心期刊文献96篇,以西藏旅游为主题的研究文献770篇 (见表一)
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文献都已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因 此,如何保护西藏现存的文物资源就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 难题,而学界对于此的探讨则集中与三个方面:
1、立法方面的完善 韩博(2007)认为,应通过国家对于文物保护立法的全
面性和准确性以及对藏区民众和游览者文物保护意识的提升 双管齐下。[1]而杨长海(2011)则希望西藏自治区政府加快对 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立法进程。[2]此外还有关于 少数民族文物界定模糊和文物部门执法权限不足等方面的研 究。
2、文保单位的规划 王云才、陈田等(2006)采用景观敏感度评价体系,从
景观生态敏感度、景观视觉敏感度和景观建筑及其环境敏感 度三方面来研究对文化遗迹的开发与保护。[3]王涛(2010)认 为应合理划分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4]张杰、 庞骏(2011)通过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 要求》的解读呼吁“规划路径的归回”,即将“整体与综 合、管理与控制”的理念引入保护规划中来。[5]
3、文物的科学保护 边归国,马荣(1998)从大气环境污染的角度出发,着
重论述了尘埃和酸雨以及气态污染物对文物遗迹的损害。[6]白 冰、杂玛多吉等则用新闻报道的方法见证了国家对拉萨古城 区建筑和文保单位的维修。[7]卫国(2002)则具体介绍了对西 藏各类文物的保护措施。[8]王旭东、段修业等则现场试验了 对西藏萨迦寺壁画修复的可行性。[9]范祥锐、吴松懿则不约 而同的提出少数民族文物应按族别分类、相同相近质地的原 则进行科学保管。[10]何满潮、韩雪等(2006)从力学和建筑 学角度,专门论证了西藏布达拉宫西印经院的稳定性。[11]冯 智(2008)、
霍巍(2011)肯定了对西藏文物保护的重大意 义,回顾了近50年来我国在西藏文物保护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并提出了展望。[12]马宁(2008)则具体阐述了对西藏珞巴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俗文物的保护措施。[13]李彬、姜立平等
(2009)则是针对西藏文物古建筑的防火问题进行了专门的 阐述。[14]唐毅、丁剑云(2005)从灭火效能、灭火后二次损 害、管道和设备对古建筑风格的影响程度、建筑结构受力情 况和使用维修的方便性等诸多方面考虑认为采取细水雾灭火 系统更有利于西藏文物的保护。[15]王平、马星霞(2011)等则 从材料学的角度论述了西藏三大重点文物木结构的防腐防虫 技术。[16]
(二)文物资源的管理和经营
表一 献数量统计
1992—2012西藏文物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文 通过对这些研究论著进行归类整理,从研究题材看可归 为三大研究热点,分别是文物资源的保护、文物资源的管理 与经营、减轻文保单位的旅游承载力等方面。其中围绕文物 资源的保护这一问题的研究可分为立法方面的完善、文保单 位的规划以及文物的科学保护,而围绕减轻文保单位的旅游 承载压力这一问题的研究又可分为如何合理规划西藏旅游区 域、西藏旅游交通的完善以及西藏民俗文化和特旅游的发 展。
(一)文物资源的保护 由于文物保护意识的单薄和保护措施的不完善,西藏许
谈古论今2012年04
月
文物资源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如何对其保护、管理与利用,不仅是西藏的研究热点,也是我国众多文化遗产地的共同难题。目前,我国文化遗产资源分别由相对应的文化、工商、公安、林业、建设、宗教、园林、国土等职能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部门政策进行管理。这些部门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完整的垂直序列,形成“条”的组织格局。同时,由于遗产地具有独特的区域性特点,其管理机构在隶属关系上与地方政府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横向的“块”的序列,在人事、权力、投资等各方面由地方政府主管(罗佳明2003)[17]。但这种管理模式并不能得到学者的认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因各个部门的职能不同而引发的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冲突。而解决冲突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鉴西方尤其是美国国家公园的经验对遗产实行垂直管理,即要求设立类似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对遗产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管理局负责公园的资源与人员管理、日常维护,其所有经费来自国家财政或社会捐助,景区内所有经营项目对外实行特许经营。但在我国,这种方案也面临着很多现实问题。张晓就提出我国目前的现实财政投入能以完全负担世界遗产的全部投入。张晓(2001)、吴必虎等(2002)都提出遗产地内大量居民拆迁与安置以及超凡的旅游压力等问题,都是垂直管理体制难以
解决的。[18]而徐嵩龄(2003)则指出美国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也是多样的、变化的。[19]另一种方案则是借鉴《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所施行的由地方政府承担管理的属地管理模式(张朝枝、保继刚和徐红罡,2004)[20],建议取消地方政府对风景与遗产地的直接管理,使景区变成一个小级别的行政单位,把资源保护的职能内在化,将资源所有权、管理权、收益权一体化。而罗佳明(2003,2004)提出了一个融合属地管理和垂直管理的方向。他认为,当前的遗产管理处在一个由传统管理到现代发展的一个转型过渡期。这个时期的当务之急,一方面是理顺遗产地管理的组织体系,建立合作、协调机制,以合作为原则,由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主导制定遗产管理的协调制度;另一方面是建立两级遗产管理组织体系。
在遗产旅游的经营实践中,已出现了转让经营权、景区经营公司上市等做法。王兴斌(2002)曾提出了“四权分离”说,即遗产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遗产的管理权由各级、各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对景区实行综合管理,统一规划与监督保护,避免各路诸侯的多头干预;实行政企分离、事企分离,遗产单位的旅游经营权与所有权、管理权分离;建立包括国际组织与国际公约、国家法律法规、行政主管部门、规划系统、社会公众与媒体以及经济手段的监督与制约。[21]此外,还有“三权分离”说、“两权分离”说、“上市经营”说、“特许经营”说、“产权分割”论等。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问题的核心就是管理权与经营权能否分离,产权与使用权能否分割(张朝枝、保继刚和徐红罡(2004)[22]。徐嵩龄(2002)认为,“四权分离与制衡”的提法并不科学,原因在于中国遗产管理部门并没有集“四权”于一
身;其次,诸如管理权和监督权是相关部门的法定责任,不履行这一责任是违法,将监督权从文物部门剥离也是违法的。
(三)如何减轻文物资源单位的旅游承载力
目前,西藏旅游活动过于集中在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等几大景点,且游客旅游活动多为单一的文物景点游览观光,游人如织,容量超载,不仅给文物保护带来巨大压力,也极大限制了游客多样性的文化体验。如何减轻文保单位的环境承载力,合理分流游客,实现文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学者们给出了三种解决方法:
1、合理规划西藏旅游区域经过长期研究和旅游发展实
践的证明,学术界对西藏旅
游区域的划分已逐趋统一,即在以拉萨市为中心的中部核心经济区、日喀则为中心的西部经济区以及昌都东部经济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旅游资源的分布和最优利用率,可将西藏分为阿里、日咯则、拉萨、那曲、山南、林芝与昌都等七大旅游区,并对每一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专门研究。翟辅东(2008)认为,目前西藏旅游热点主要集中于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和尼楚河“一江两河”,呈东西向分布,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是在进一步延伸铁路交通网的基础上把短程放射线改造为环线,发展西藏多层次多中心的环线网络。[23]
2、西藏旅游交通的完善西藏旅游活动的过度集中,其
主要原因还是交通条件较
两只老虎儿歌差。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加快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可进入性将得到逐步改善。因此,学术界的研究也从青藏铁路给西藏旅游带来的影响、西藏航空网络完善等单一问题的思考,转变为通过交通与地域联系联动开发旅游资源的探讨。杨勇(2002)提出将茶马古道、香格里拉、、三江并流打造成中国香格里拉自然文化公园。[24]程胜龙、王乃昂、郭峦(2005)认为,甘青藏地域相连,大部分都处于青藏高原及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蒙古高原的过渡区,自然景观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而文化景观自古就有“茶马互市”、“南北丝绸之路”以及“唐蕃古道”,属于藏文化主题区以及藏、汉和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区,应该采用以青藏线为纽带实行点—轴开发模式,且综合各区旅游情况分为陇海沿线(甘南、陇南、黄南州)、青藏沿线和雅鲁藏布江河谷沿线三个区。[25]邓清南、许虹(2006)认为,四川、云南和西藏地区无论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还是社会历史、民族风情方面都有着区域旅游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并提出应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建设开发。[26]王有宁、赵丽艳(2009)等通过探讨青藏地区旅游资源类型、空间分布和联动开发的内在机理,从地理空间视野提出了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两种模式:点——轴发展模式和核心边缘模式,主张构建“大青藏旅游圈”。[27]王德刚(2009)提出了构建318(从拉萨经日咯则,樟木延伸至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旅游经济走廊的构想。[28]
3、西藏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西藏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
与人文资源,开发民俗文化旅
游,不仅可以丰富西藏旅游活动内容,更重要的是有助于缓解单一的文物旅游观光带来的保护压力,同时也符合西藏旅游多样化、立体化的发展战略。牛亚非(2002)认为西藏的横断山三江流域高山峡谷区、雅砻河国家级旅游资源区、南迦巴瓦和雅鲁藏布江、珠峰自然保护区以及高原湖泊地区适合发展生态旅游。[29]夏一川(2007)、沈阳(2010)和耿献伟(2011)不约而同地对传统节日里的特体育活动给予了关注,其原生态和多样性集中体现了藏族人民淳朴的生活理
谈古论今
2012年04月
库尔干石头城为例[J].地理研究,2006,3.
[4]王涛.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中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和分级 [J].东南文化,2010,2.
[5]张杰,庞骏.旅游视野下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常态抗辩—兼论文物保 护单位保护规划的制度创新[J].规划师,2011,11.
[6]边归国,马荣.大气环境污染对文物古迹的影响[J ].环境科学研 究,1998,5.
[7]白冰,杂玛多吉,崔峰.抢救拉萨古城区[J]. 望新闻周刊,2002,36. [8]卫国.浅谈西藏历史文物的科学保护[J].西藏研究,2002,2. [9]王旭东,段修业,李最雄等.西藏萨迦寺壁画修复现场试验研究[J].敦煌
研究,2005,4. [10]范祥锐.民族文物保管中的几个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0,4. [11]何满潮,韩雪,刘成禹等.西藏布达拉宫西印经院稳定性研
究[J].岩石力
土味情话大全学与工程学报,2006,9. [12]冯智.当代西藏文化、文物保护及其意义[J].当代中国
史研究,2008,4. [13]马宁.珞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以西藏米林县南伊乡南伊珞
巴民俗村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 [14]李彬,姜立
平,张晓珺.浅谈西藏文物古建筑(寺庙)火险隐患及防火 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2. [15]唐毅,丁剑云.西藏文物古建筑
采用细水雾灭火系统初探[J].消防科学
与技术,2005,6. [16]王平,马星霞,吕慧梅等.西藏三大重点文物木结构防腐防
虫技术[J].
木材工业,2012,1. [17]罗佳明.我国自然与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体系建
设[J].旅游学
刊,2003,3. [18]吴必虎.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J].地理研飞鸟与鱼英文
究,2002,9. [19]徐嵩龄.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管理体制改革[J].管理世界,2003,6. [20]张朝枝,保继刚.国外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研究——综述与启示[J].
旅游学刊,2004,12. [21]王兴斌.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模式的改革[J].旅游学
刊,2002,5. [22]张朝枝,保继刚,徐红罡.旅游发展与遗产管理研究:公共选择与制度
分析的视角—兼遗产管理研究评述[J].旅游学刊,2004,5. [23]翟辅东.西藏区
域旅游线路组织优化研究[J].旅游学刊,2008,1. [24]杨勇.创建国家旅游品牌:茶马古道、三江并流、香格里拉、
-川滇藏区域旅游经济圈构想与思考[J].中国西部,2002,6. [25]程胜龙,王乃
昂,郭峦.甘青藏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研究[J].地域研究与
开发,2005,4. [26]邓清南,许虹.川滇藏旅游区域合作的基础与策略[J].成都电
子机械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27]王有宁,赵丽艳等.青藏地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机
理与模式[J].经济地
杭州市民卡网上办理理,2009,5. [28]王德刚.关于构建“318旅游经济走廊”的构想[J].西藏研
究,2009,4. [29]牛亚非.西藏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研究.资源科学,2002(2). [30]钟林生,王婧.西藏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与开发策略[J].资源科16949体系
学,2009,11. [31]曹水.西藏民族传统节日的创新性开发—基于乡村旅游视域[J].湖南
农业大学学报,2010,1.
[32]朱 ,韩亚林.藏族歌曲对西藏旅游地形象感知的影响[J].地理学 报,2010,8.
[33]田富强.西藏藏传佛教文化旅游开发战略及对策试析[J].贵州民族研 究,2011,4.
[34]唐承财,向宝惠等.西藏申扎县野生动物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J].地 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5).
[35] 薛华菊,方成江.高原人体生理适应学理论在进藏旅游中的应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
[36]方慧.云南少数民族文物法律保护的问题与思考[J].民族研究,2000,4.
念、积极的生活态度,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钟林生、 王婧(2009)采用典型样本调查与区域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研 究方法,将西藏温泉旅游资源分为高潜力区(拉萨、林芝、 日喀则),中潜力区(昌都)和低潜力区(阿里、那曲、山 南),并分别给予了不同的开发策略。[30]曹水(2010)提出 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将西藏传统节日、民俗文化和宗教特相 融合,积极发展藏区风情乡村游。[31]朱 、韩亚林(2010)认 为应大力搜寻、创作和宣传藏族特民歌,这对于西藏旅游 地形象感知的提
升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力。[32]陈丹(2010)、吕 品田(2011)认为应大力扶植西藏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努力 提升旅游纪念品的品质和特。朱仁鹏、石晨霞(2011), 肖景义、曹广超等(2011)则对藏区地质旅游的开发充满了 兴趣。田富强(2011)认为应开发民族的创新能力,建立宗 教文化新体系,同时融合科技创新与传统文化理念,构建藏 传佛剑文化旅游创意产业。[33]唐承财、向宝惠(2011)等认为 西藏申扎县野生动物旅游应以政府为主导,遵循“公司+社区 +牧户”的管理模式,坚持原生态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并给与 多层次、多角度的资金合理分配。[34]
此外,有些学者还对西藏木质文物的防火性、高原人体 反应对入藏旅游的影响[35]等问题开展了研究。
总结:综上所述,近年来学术界对西藏文物资源的保护 与旅游开发的研究日趋完善与细致,由以往单一研究交通问 题、资源评价等,逐步走向学科交叉、特开发的多样化, 开始寻文物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点。这些研究成果无疑 对开发利用藏区文物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参 考价值。但是,从如何实现西藏文物资源的保护有效化与文 化旅游体验最大化来看,仍需继续努力探索。首先是对文物 资源的科学保护的多角度思考;其次,西藏文物旅游开发的 思路应更加宽泛,大力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文化体验特旅游 产品;第三,更多关注西藏文物资源的开发强度和平衡性; 第四,开展游客期待和满意度调查;第五,了解本地宗教信 众、居民和游客对文物旅游开发的不同感受;第六,文物资 源的价值展现与游客体验;第七,藏区居民的宗教价值观对 游客形成的文化影响。
这些研究课题的开展,将对西藏历史 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发展战略的落实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 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简介:石应平(1954— ),男,重庆人,四川大学 旅游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规划、饭店管理、民 俗、中外文化;刘海汀(1988— ),男,河南焦作人,四川 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规划。
为什么发放人防战备应急包参考文献:
[1]韩博.西藏旅游资源开发的法律问题刍议[J].特区经济,2007. [2]杨长海.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11. [3]王云才,陈田.文化遗址的景观敏感度评价及可持续利用—以新疆塔什
科研项目:本课题属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环境、价值评估与资源利用研究”资助,项目编号: 10JJD850001。 注释:[1]参见《西藏统计年鉴2011第十三篇对外贸易和旅游》.[2]参见《中国西藏网》.杨雪梅报道《60年来中央累计安排近14亿元保护西藏
文物古迹》, 2011.6.2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