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
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南京大屠杀的日期1. 著名历史学家苏秉琦提出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说”,认为在距今约6000年左右,中华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在这些星斗中不包括
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河姆渡文化D.龙山文化
2.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
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3.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
4.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5. 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
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对立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对方为“戎”。这一现象
反映了先秦时期()
电信报装宽带要多少钱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6. 孔子认为,所谓“儒”者,不会因为处境困苦贫贱而灰心丧气,不会因为富贵而得意忘形,不会连累
长辈,不会使官员糊涂。因为有这样的美德,所以才叫做“儒”。因此孔子主张
A.无为而治B.以法治国C.兼爱非攻D.克已复礼
7. 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
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各家本质上。“争”的是
A.国家的治理方略B.国家统一的方式
C.国家最高统治权D.单纯的学术问题
举几个种子传播的例子
8. 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夏商周时期的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
A.“封建亲戚”B.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
C.“共和行政”D.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9. 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
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
这一“规范”是指
A.分封制度B.世袭制度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宗法制度10. 《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
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
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这段史料反映出秦始皇是一个
A.杰出的政治家
B.残暴的统治者
C.伟大的战略家
亲爱的那不是爱情歌词D.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奠基人
11. 西汉统治者充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
富民政策是()
A.力倡节俭B.大兴文治C.休养生息D.平抑物价
12. 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对策中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这表明他主张()
A.“百家争鸣”B.削平诸侯王
C.颁布“推恩令”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家长希望与建议13. 奠定后世中医理论基础的古代医学著作是()
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14. 北魏孝文帝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
拓跋氏……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这一措施A.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B.恢复了北方农业生产
母亲节红包发多少钱为好合适C.加速了北方人民南迁D.实现了北方再次统一
15. 西晋时期内迁的“五胡”中,不包括
A.匈奴B.鲜卑C.羯D.回鹘
16. 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B.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
C.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D.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17.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材料描述的是
A.秦亡教训B.汉承秦制C.文景之治D.贞观之治
18. 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领主强迫庶民和奴隶集体耕种,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材料所描述的土地制度()
A.出现于铁器广泛使用后B.实质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C.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转型D.造成了分封制的最终瓦解
19. 据考古发现,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墓葬中,有大墓和小墓的差别。其中一组有七个墓,随葬品比较丰富,最多的达77件,最少的也有19件,都包括陶器、玉石器、猪头等;另一组只有四个墓,随葬品很贫乏,总共只有17件,为陶器、纺轮、獐牙等。由此可知,当时社会()
A.手工技艺高超B.文化礼制产生C.经济发展繁荣D.阶级分化明显
20. 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这一举措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了西汉实力B.密切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
C.解除了匈奴的威胁D.加强了与欧洲和北非的政治交往
二、材料分析题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的《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迨始皇吞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世臂记园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1)材料一中的“三代”是哪三代?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及其政治目
的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对中国历史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