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基本知识学习案例
新闻采访基本知识案例教学
案例一、相关知识点——新闻的基本要素
例1
卫生部紧急通知立即停用亨氏美味源辣椒制品
2005年03月05日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三月五日电 (记者 曾利明) 国家卫生部今天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餐饮单位立即停止使用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辣椒制品,并对该公司进行监督检查。
  通知说,近日工商和质检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美味源牌金唛桂林辣椒酱含有苏丹红(一号)素,违反了《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
  为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卫生部要求各类餐饮单位不得使用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辣椒制品,并对已购入的辣椒制品就地封存,向卫生行政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并在当地
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下销毁。
    卫生部要求广东省卫生厅立即组织对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进行调查,重点调查苏丹红(一号)的来源、添加范围以及产品的流向,对调查发现的线索要及时向卫生部通报。
案例分析:
    这篇报道具备新闻的几个基本要素,即“五个W+1个H”:
何人(Who):国家卫生部
何时(When):2005年03月05日
何地(Where):北京
何事(What):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餐饮单位立即停用亨氏美味源辣椒制品,并对该公司进行监督检查。
为何(Why):近日检查发现亨氏美味源牌金唛桂林辣椒酱含有苏丹红(一号)素,违反了《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
如何(How):
      卫生部要求各类餐饮单位不得使用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辣椒制品,并对已购入的辣椒制品就地封存,向卫生行政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并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下销毁。
卫生部还要求广东省卫生厅立即组织对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进行调查,重点调查苏丹红(一号)的来源、添加范围以及产品的流向,对调查发现的线索要及时向卫生部通报。
案例二:相关知识点——新闻敏感的作用与特点
例1:
      (1)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西安事变”,最早向国内外报道的记者是赵敏恒。当时他在
路透社南京分社工作。那天上午9点半,国民党中央某要人忽然打电话来问:西安有无电报来?赵答:没有。对方再问:路透社在西安有无记者?有无电台?赵说:没有。对方再不说什么,把电话挂上了。赵敏恒越想越奇怪,他们为什么那么关心西安的情况呢?于是决定向各方寻线索。11时,他了解到他到几天前几天前飞到西安的蒋介石,现在不在西安了;又了解到他到了清华池,前一天还有电报到南京;又从交通当局得到消息,说陇海路只通到西安以东的华荫,他们判断是兵变。赵敏恒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变向路透社发出电报“西安兵变”。当时人们众说纷纭,还在猜测之中,知道收到西安广播,才证实路透社消息的准确。
      (2) 《纽约时报》名记者迪姆士•泰勒初当记者时,有一晚被派去采访一部歌剧的首场演出。泰勒到剧场后,获悉当晚演出已被取消。于是他就回家睡觉去了。半夜时分,怒气冲冲的编辑打来电话告诉他:其他各报都在头条位置登出了女演员自杀的消息。编辑说:“像这样的女演员首场演出取消,本身就是新闻。它的背后,可能还有更大的新闻。记住:以后你的‘鼻子’不要再感冒堵塞了。”
案例分析:
      “西安事变”独家新闻的获得,就是记者赵敏恒在研究一些看起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掘新闻线索得来的。正是新闻敏感帮助记者发现了新闻线索,帮助他独立思考,对当时复杂的形势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从中发现了这条重大新闻。而迪姆士•泰勒初当记者的遭遇则是由于缺乏新闻敏感而失去了一次采访的机会。
例2:
      1979年11月22日新华社播发《1976年唐山地震死亡24万多人》,就是记者筛选事实的成功范例。短讯全文如下:
      在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中,总共死亡24.2万多人,重伤16.4万多人。这两个数字是唐山、天津、北京地区在那次地震中死伤人数的累计。这是今年11月7日至22日在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上宣布的。
      唐山地震的震级为7.8级,震中裂度为11度。地震发生的地点是人口密集的工业区,发生的时间是3点42分56秒(北京时间),正当人们沉睡的时候。地震部门事先未能发出预报。由于这些原因,它所造成的损失是很严重的。
案例分析:
      这是我国第一次公开报道唐山大地震伤亡人数的新闻,这篇迟到的新闻照样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唐山大地震发生与1976年7月,当时,“四人帮”还在台上,国家生活很不正常。那时对唐山大地震的有些情况,例如伤亡人数一直隐瞒不报。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1979年11月成立中国地震学会的报告里,才第一次提到了3年前唐山大地震的许多真实情况,其中就包括死亡人数。新华社记者十分敏感,把死亡人数从中摘了出来,发了这篇短讯,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此例中唐山大地震这样的新闻事件往往包含着许多事实 ,记者如果不加挑选,面面俱到地进行反映,那么最精彩的事实就会淹没在长篇大论之中,得不到充分的表现。正是新闻敏感帮助记者进行鉴别、筛选,衡量事实的新闻价值,把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挑选出来进行重点报道,从而使新闻价值得到彰显,引人注目,从而决定是否投入采访与报道。
例3:
      (1)1972年基辛格北京之行,被一位嗅觉灵敏的西方新闻记者捕捉到了,但他写的新
闻稿电传到某家西方通讯社后,编辑却认为是痴人说梦,一笑了之。直到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后,才如梦初醒,为自己眼睁睁的仍掉了一条本可震动全球的特大新闻而懊悔不已。
      (2)前苏共中央总书记安德罗波夫逝世的消息,最先是由《华盛顿邮报》驻莫斯科记者达斯科•多德尔报道的。这位记者根据平日积累的资料和当天莫斯科电台音乐节目的变化,准确的判断出安德罗波夫已经逝世,并抢先向编辑部发出了急电。《华盛顿邮报》编辑部收到急电后立即向国务院核实,国务院官员认为这是一次“ 狼来了”,说这个消息不值得重视。编辑部信以为真,于是把记者的急电当成一条普通传闻塞到报纸的第27页上。报纸刚刚印出,便传来了法国外长在共同市场会议上宣布安德罗波夫逝世的消息。其他大报都在头版刊登安德罗波夫逝世的报道。此时,《华盛顿邮报》如大梦初醒,但悔之晚矣。
案例分析:红包数字
新闻敏感不仅是记者必备的一种职业敏感,对于编辑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缺乏新闻敏感,不能准确地把握新闻事实的价值,处理稿件时往往会作出错误的安排。
例4:
      (1)在二次大战期间,当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时候,欧美舆论大都认为苏联必败。但美国著名记者斯诺1914年7月在《新共和杂志》撰文,认为希特勒进犯苏联,是它走上毁灭道路的开始。在后来南斯拉夫和苏联关系的破裂以及中国与苏联关系的一度不睦,斯诺都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进行了科学的预见。
      (2)1964年赫鲁晓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部长会议主席职务,当天法新社驻莫斯科记者就发布消息,断定他已经下台;
      (3)1982年11月10日早晨,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勃列日涅夫突然去世,当天官方并没有发布任何消息,但是路透社驻莫斯科记者却注意到,莫斯科电视台预定当晚要播的一场冰球赛,在没有做任何解释的情况下突然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古典音乐会。通常这只有在前苏联领导人去世时才会出现这样的变动。于是路透社记者给前苏共中央委员会打电话进行询问,并在当晚就这些情况发出了消息。美联社记者也在塔斯社正式发布这一新闻前,发了一条推测性的消息;
      (4)1985年苏共中央总书记挈尔年科去世,美联社驻莫斯科记者比苏联国家通讯社塔斯社早10小时发出消息;
案例分析:
      上述这些记者大都是根据一些迹象,如报纸中不见了这些领人的名字,广播电视节目更改以及其他一些异常现象,作出大胆的预测和推断的。
      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新闻敏感强的记者,往往能细心抓住事物变化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枝叶,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理出事物发展的因果链条,看清事物发展的基本脉络。就像地震预报一样,地震尚未发生,但震前的征兆已经尽收眼底。新闻敏感强的记者,往往就能抓住这些蛛丝马迹,推断出新闻事件的发生,或者进行充分的准备,在事物刚刚冒头的时候,就能给予及时的报道。新闻敏感还能帮助记者预知新闻的发生,使记者有所准备地抓到重要新闻。
以上案例参见白庆祥等编著《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案例教程》
案例三:相关知识点——新闻敏感的培养
例1:
      中国近代著名记者邵飘萍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1917年3月的一天,他在国务院某秘书室中,听到隔壁国务院总理段祺瑞的办公室里有人打电话给美国公使,说,“下午3时,段总理要到美使馆会见美国公使”。邵飘萍马上想到,当时正逢美、德断交,美希望中国与之采取统一行动,段祺瑞下午去美国使馆肯定与这件事有关系。于是邵飘萍马上奔赴美国使馆,在与一参赞见面之后,便询问当天下午段祺瑞来会见美国公使商谈的内容。这位参赞突受此问,大为惊讶。于是邵飘萍便告诉他,自己早已知道此事只不过想通过使馆证实一下而已。就在这连轰带唬的询问中,他又获得了美国政府给驻京使馆的训令。邵飘萍马上又回访段祺瑞,询问当天下午赴美使馆的内容,并暗示自己已知道全部情况。就这样,一条关于中德断交的新闻到手了。
案例分析:
      由此例可见,邵飘萍加入不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留心到国务院秘书打的那个电话,就可能无动于衷,机会就会错过。他之所以具有很强的新闻敏感,可以说主要由于他主张记者要“其脑筋无时休息,其耳目随处警备,网罗世间一切事物而待其变动”。具有很好的“嗅觉”,随时捕捉事物变化的蛛丝马迹,才能够逐渐培养新闻敏感,发现新闻线索。
祝母亲节日快乐的祝福语
例2:
叫化鸡的做法
      新华社对外部记者章挺权在80年代初曾陪同一位美联社的记者在中国各地采访,他在《一个美联社记者在中国如何进行采访》一文中写到,作为一个记者,要有新闻敏感,对于任何事物要有敏感的观察力,对于周围发生发生的事物要十分关心。对于情况,即使是点滴的情况,也不要轻易的放过,要有集腋成裘的精神。
      那一天他们一起从哈尔滨坐飞机到北京,飞机刚降落在跑道上滑行,这位美联社的记者就问:“美国有个要人在北京,请你帮我打听一下,是谁?”两个人一起坐飞机来的,飞机上也没有无线电广播,事先也没有任何人告诉他们任何消息。这位记者怎么会知道的呢?他眼望着窗外一架停在跑道旁边的飞机说:“你看,那是一架白宫的飞机,没有要人来怎么会有白宫的专机呢?”果真有一架涂有美国国旗的波音707飞机。到北京饭店后一问,原来是美国总统卡特的科学技术顾问在北京访问。后来他们在广州乘车路过十字路口,看到有一张印有杨开慧头像的歌剧演出广告,美国记者得知后马上停车拍照,并写了报道。他在中国的采访1个月,就写了 25篇关于中国的报道。第十二秒故事大概
长沙建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