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课中国法制史-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2
(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西汉文景时期刑制改革,不涉及下列刑罚方式的
A 劓刑
B 墨刑
C 宫刑
38大案
D 斩左趾
    该问题分值: 1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三节中的文景时期刑制改革。肉刑,古指墨、劓、剕、宫、大辟等,严格地说大辟是生命刑而不属于肉刑,其余四项,在文景刑制改革中,只有宫刑没有涉及。这一点也可以从日后汉武帝时期史学家司马迁受宫刑来理解记忆。
2. 
批发进货汉代对选拔任用官吏有身份的限制,据此,下列各选项能够成立的是
A 某大商贾子婿被举孝廉
B 中山靖王之孙出任益州刺史
C 县令王某因贪赃被免官三年后又被征召为官
D 上党郡守与渤海郡守为姻亲关系
    该问题分值: 1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三章的汉代官吏管理制度。汉代对选拔任用官吏有身份的限制,如商人子弟、赘婿以及因贪赃被免官者不得为官,故A、C选项错误;在官吏选任中还实行回避制度,为此制定“三互法”,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即交互为官)”,故而两郡郡守不可能是姻亲关系,D选项错误;宗室子弟不得任公位高官,中山靖王之孙虽然是宗室子弟,但郡守并不属于公位高官,即中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公”。
3. 
翡翠与玉的区别有哪些汉代已经产生了官员退休制度,称为“致仕”,汉代致仕的法定年龄为
A 60岁
B 65岁
C 70岁
D 75岁
    该问题分值: 1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三节中的汉代官吏管理制度。本题纯属记忆性题目,汉代法定退休年龄为70岁。对于法制史上涉及一些具体数字的内容,要注意精确记忆。
4. 
“八议”、“官当”正式入律,即为法律所规定,发生的朝代是
A 东汉时期
B 王莽新朝我们能不能不分手歌词
C 曹魏时期
D 西晋时期
    该问题分值: 1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四节中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刑事立法。“八议”是指贵族官僚中位高权重的八种人犯罪后,普通司法机构无权审理,须在大臣“议其所犯”后,由皇帝对其所犯罪行决定减免刑罚的制度。“八议”制度源于西周的“八辟之议”,曹魏时期正式入律。“八议”即议亲(皇亲国戚)、议故(皇帝故旧)、议贤(有大德行与影响的人)、议能(有大才能的人)、议功(有大功勋的人)、议贵(贵族官僚)、议勤(为国家勤劳服务的人)、议宾(前
朝皇室宗亲)。自曹魏以后,“八议”遂成为古代法律的重要原则。
5. 
按照唐律规定的化外人相犯原则,***人与日本人在长安相犯,应适用的法律是
A 唐律
B ***法律
C 日本法律
D ***法律或恶日本法律
    该问题分值: 1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三章第二节中的唐代刑事司法原则。《唐律疏议·名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即同一国家侨民在中国犯罪,按其本国法律处断,实行属人主义原则;不同国家侨民相犯或唐朝人与外国人相犯,则按照唐律处刑,实行属地主义原则。也可以从一般法理上理解,即当事人同为外国,故而按照化外之民平等对待的基本理念,适用任何一国的法律都不合适,故而只能按照属地管辖原则适用唐律。对这种反映了现代一些基本法理的知识点要注意理解、掌握。
6. 
在官制中实行差遣制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该问题分值: 1
梦见蛇周公解梦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三章第三节中的宋代行政立法官制。宋官制区分官、职、遣:官只代表其品级和俸禄高低,职是文官的荣誉虚衔,差遣才是其实际的职事。差遣制的要旨在于使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由皇帝灵活授予,形成此官任彼事,彼官任此事的局面。如果未获差遣,正官就是只领俸禄不理实务的闲官。这种“官与职殊”“名与实分”的差遣制着眼于巩固君主中央集权,但也酿成了宋代的冗官之弊。这种利弊并存,但弊大于利的做法极具教训意义,值得重视。
7. 
依照唐宋时期法律规定,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构成“十恶”犯罪中的
A 谋大逆
B 恶逆
C 不孝
D 不睦
    该问题分值: 1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三章第二节中的“十恶”大罪。本题考查的是对“十恶”具体内容的详细掌握,尤其是其中涉及对尊长的不同行为是分属不同罪名的,具体而言,同样是针对皇帝和朝廷的行为,直接图谋反叛危害君权的属于谋反;破坏宗庙、叛逃的属于谋大逆;对父母的人身伤害属于恶逆;针对皇帝、宫廷御宝或御用物品的属于大不敬;告发或侮辱父母但不涉及直接人身伤害的才是不孝;谋杀一定范围之外的亲属或者对丈夫、大功以上尊长殴打告发的属于不睦,不睦针对的是非至亲或一定程度以下的行为;不义针对
的是夫丧不哀,特指夫妻之间的情义缺失;内乱特指五服范围之内的通奸。“十恶”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刑法制度,必须理解掌握。
8. 
隋《开皇律》在我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历史蓝本是
A 北齐律
B 北周律
C 大业律
D 陈律
    该问题分值: 1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三章第一节中的隋《开皇律》。《开皇律》的历史蓝本是北齐的《北齐律》,而不是作为隋前朝的北周的法典《北周律》(又称《大律》);《大业律》则是之后隋炀帝时期颁布的法典;关于陈朝法律,通常似乎并没有《陈律》一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开皇律》延续了《北齐律》简化法典的思路和做法。
9. 
下列关于唐朝继承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女子不享有财产继承权
B 只有法定继承,不承认遗嘱的效力
C 无论宗祧继承还是财产继承,皆采用嫡长子继承的原则
D 财产继承沿袭两汉以来的“诸子均分”的原则
    该问题分值: 1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三章第二节中的唐代继承制度。女子出嫁后,不享有本家财产的继承权,但在室女可分得相当于未婚兄弟聘财的一半之财,作为置办妆奁之用。但在户绝之家,女儿的继承权则很大,A选项错误;生前立有遗嘱者,则不按法定顺序继承,采用遗嘱优先的原则,B选项错误;宗祧继承是对祖宗血脉的延续,因而更为重要,采取嫡长子继承的方式,财产继承实行诸子均分制,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10. 
下列关于宋代“翻异别推”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实行“审”与“判”的分离
B 农务繁忙季节停止民事诉讼审判
C 皇帝特诏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长官会同审理
D 犯人翻供且“实碍重罪”时,须交由另外司法官或司法机构重新审理
    该问题分值: 1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三章第二、三节唐宋法律制度中的几个重要制度。审与判分离是行鞫谳分司制度;农忙季节定制民诉是务限法;皇帝特诏会审是唐朝制度,称之为“三司推事”;犯人翻供而转交给他司处理称之为“翻异别推”。注意理解这些专业名词的内涵。
11. 
关于《开皇律》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专业音箱品牌
A 通过“议、减、赎、当”制度,使贵族官僚的特权扩大化
B 完善了“八议”和“官当”制度
C 对“十恶”制度作了规定,首次正式列入法典
D 删除了前代酷刑,将主要刑罚定型为死、流、徒、杖、赎五刑,封建五刑正式确立
    该问题分值: 1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三章第一节中的《开皇律》的内容。《开皇律》中的五刑为死、流、徒、杖、笞五刑,赎刑在该法典中也有规定,但属于减刑的方式之一,而不是五刑的内容。其他三个选项是《开皇律》内容方面的要点。
12. 
唐朝的主要法律形式主要有律、令、格、式四种,其中格是指
A 有关国家政权组织制度与行政管理活动的法规
B 皇帝针对百官以及政府部门日常事务临时颁布的各种敕令
C 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和活动细则,具有行政法规性质
D 关于定罪量刑的基本法典
    该问题分值: 1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三章第二节中的唐朝法律形式。有关国家政权组织制度与行政管理活动的法规是“令”;皇帝针对百官以及政府部门日常事务临时颁布的各种敕令是“格”;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和活动细则且具有行政法规性质的是“式”;关于定罪量刑的基本法典是“律”,这四种法律形式在各朝指代的法律类型或者内容大致是相同的,这是因为作为法律技术,通常会沿用,学习时候注意联系各章节记忆。
13.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法典,也是中国古代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法典是
A 《开皇律》
B 《永徽律疏》
C 《唐六典》
D 《宋刑统》
    该问题分值: 1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三章第二节中的《唐律疏议》。上述四部法典都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开皇律》标志着古代法典体例由繁到简过程的完成;《永徽律疏》在元代以后称为《唐律疏议》,是现存最早最完整且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法典;《唐六典》规定唐朝官制,对后世王朝的行政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宋刑统》又叫《宋建隆重详定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
14. 
唐律作为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其影响力远远超越国界,对亚洲特别是东亚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唐律影响的法典不包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