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SWOT分析法简介
SWOT 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也称波士顿矩阵,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企业或研究对象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分析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方法、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以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
SWOT方法自形成以来,广泛应用于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成为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分析直观、使用简单是它的重要优点。即使没有精确的数据支持和更专业化的分析工具,也可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但是,正是这种直观和简单,使得SWOT不可避免地带有精度不够的缺陷。例如SWOT分析采用定性方法,通过罗列S、W、O、T的各种表现,
形成一种模糊的被分析对象竞争地位描述,以此为依据作出的判断,不免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臆断。
本文立足于通过运用SWOT 分析法,对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内部、外部条件进行具体分析,以便于能够使其在旅游开发中更好地抓住机会、避开威胁、发挥优势、克服弱势,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促进该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1)历史文化浓厚多彩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于公元前12世纪由周公营建,是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有关尊严的名言同时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有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有三代之居“夏、商、周” ,是“河图洛书”的故乡,有105位帝王定鼎九州,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故乡,是“最早
的中国” 。
2)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 至35.05'之间。位处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南北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之腹地”之称。
洛阳地理条件优越。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亚热带雨林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4.2`C,降雨量546毫米。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 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东西长约179公里, 南北宽约168公里。 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错综复杂,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黛眉山、嵩山等十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瀍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所以“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3)风景秀丽,景宜人
洛阳位于豫西山区,东临嵩岳,西依秦岭,南望伏牛,北靠太行,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孕育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温泉、原始森林等风景名胜。北25公里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及举世瞩目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270平方里浩淼水面与崇山峻岭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北方千岛湖的壮观画面。东80公里有世界地质公园中岳嵩山及少林寺名胜, 青山叠翠,峰峦耸峙,寺庙巍巍,武校林立。南部和西部50到160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龙峪湾、花果山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黛眉山,有栾川老君山、洛宁神灵寨、嵩县天池山、新安青要山等8个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还有“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北国水乡重度沟和陆浑水库旅游度假区等景点。这些胜景密布且景景相连的自然景观,或山巍水澈,或峰奇水石怪,或谷狭洞幽,或竹翠林茂,或泉清瀑壮,融雄峻、奇险、秀丽于一炉,集豪野刚阳、明秀阴柔为一体,兼具南北自然风光之神韵。随着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特别是小浪底至南部自然景区旅游快速通道的建设,这些久违人间的于生丽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同时,洛阳还有闻名于世的洛阳八大景,分别是:龙门山、马寺钟声、金谷春晴、邙山
晚眺、天津晓月、洛浦秋风、平泉朝游、铜驼暮雨。在2002年10月,洛阳市建设城市中心广场时,在1.6万平方米的范围内考古发现了惊世的东周时期车马坑遗迹,先后共发掘出18座车马坑,其中一座长42米、宽7.2米。因从里面清理出一处6匹马驾一车的遗迹,首次印证了古文献中有关夏、商、周时期“天子驾六”之说,举世瞩目。
(2)劣势分析
感恩祝福1)缺乏优秀的人力资源
作为河南省内的二线城市,许多人才流向了据洛阳仅200公里的省会郑州,是限制洛阳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自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洛阳不仅吸引不到优势人才来此工作,而且本地的优秀人才也大量的流失。洛阳市县级及以下各类科技人员总数为67 245 关于高尚的名言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 348 人,仅占2%;具有中级职称的16100 人,占23.9%,人才密度仅为4.44%,而全省平均水平已经达到6.05%。在市级科研机构中,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科研人员屈指可数。知识贫困不仅是教育水平低下,更是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能力的匮乏或途径的缺乏。正是这些原因使得洛阳地区一些人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完全脱离了市场经济体制,从领导到众,对旅游业的认识至今还不到位,各级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也
常常是道义上的支持多于实际的行动,旅游从业人员主动开发市场、发现市场的观念淡薄,导致了洛阳旅游市场的单一狭小。
2)宣传力度不够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名列全国四大古都之列。但是,对于洛阳文化历史的宣传力度不够,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特别是与河洛文化、开封旅游的整合营销, 以及洛阳文化在华夏文明史上的地位。在更多的情况下,洛阳的优秀历史内涵和秀丽的上水风光只是停留在学术领域西安供暖, 并没有导入旅游市场。比如说,像洛阳下属县栾川的重渡沟、扬子沟等景区,都被誉为“小九寨”,山清水秀,景宜人。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和推广,其知名度远远小于四川的九寨沟。
(3)机遇分析
1)政策机遇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创造活力”、“文化软实力”、“文化权益”、“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等新名词频频出现,体现了党中央在新阶段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部署。同时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政府也在不断完善休假制度。特别
是针对“黄金周”集中出行的种种弊端,政府在2008年对节假日进行了调整,调整目标是将长假分解为几个短假期,节假日调整方案明确提出“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假日形成连休”,改革后少了一个“五一”黄金周长假,多了“五一”、清明、端午、中秋四个短假。国家休假制度的改革增加人们外出旅游的频率,增加了短途出游的几率,而洛阳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使其成为周边游客的首选旅游目的地。
2)郑西高铁的修建所带来的交通便利
郑州到西安的高铁通过洛阳市, 并且火车站就设在新区,距离洛阳景点、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仅不到1千米的距离。此条高铁线路的始发站郑州和终点站西安均为省会城市,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城市,这无疑将给洛阳带来大量的旅游客流,并且也显著的加强了洛阳作为重要交通枢纽的重要性地位,方便了洛阳的宣传。
3)产业转移机遇
世界产业正在转移, 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以后, 产业转移将出现新的动向,各地均开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致力于通过第三产业的蓬勃创造各地经济发展的新高潮。随着中国
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也在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将旅游业确定为中国支柱产业。这股产业转移的浪潮目前在中国正由东向西,朝内陆地区梯级推进。
(4)威胁分析
1)旅游影区效应
谷雨的寓意旅游影区效应的核心观点是指旅游地的形象级别和旅游吸引力存在差异,并且高级旅游地在周围地区(形象作用半径范围内)会形成形象上的阴影区,处于阴影区内低级别的旅游地的形象和旅游吸引力会受到不利影响。洛阳位于平原地带,属于河南、山西一线的旅游区域内,在这个区域洛阳的知名度稍微偏低,缺乏能有有力吸引旅游者的著名景点和景区,使其竞争力下降。
2)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化
随着中国居民人均GDP 的不断提高,观念的转变,休闲时间的增多,扩大了旅游范围,丰富了旅游内涵。各地都想法设法提高自身形象建立有特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游客,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目的地需要独具特的旅游资源、成熟的
精品线路、鲜明的旅游形象、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高质量的旅游服务。洛阳旅游业发展问题从消费层面看,主要表现为游客人均逗留时间较短和人均消费额偏低;从供给层面看,主要表现为旅游产品供给单一,主要为观光旅游产品,导致旅游产业链短,旅游收入不高,尤其缺乏休闲娱乐度假类产品。目前洛阳旅游业在京周边乃至河南、山西一带地区中旅游业缺乏竞争力,处于劣势。
三、小结
通过用SWOT 全面分析洛阳旅游业,可以清楚地看到洛阳旅游业发展目前所面临的优势与弱势、机遇与威胁,有助于相关人员在制定旅游业发展战略时抓住机遇利用优势,转变思路创新体制将弱势转变为优势,将威胁转变为机遇,以全面促进洛阳旅游业持续快速的发展,培养成地区的支柱产业,为洛阳经济的腾飞作出贡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