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蓟
大蓟换挡拨片怎么用
拼音Dà Jì
别名马蓟(《范汪方》),虎蓟(陶弘景),刺蓟、山牛蒡(《日华子本草》),鸡项草(《本草图经》),鸡脚刺(《滇南本草》),野红花(《纲目》),茨芥(《本草述》),牛触嘴、鼓椎(《医林纂要》),鸡姆刺(《质问本草,),恶鸡婆(《草木便方》),大牛喳口、山萝卜(《贵州民间方药集》),猪姆刺、六月霜、蚁姆刺(《福建民间草药》),牛口刺(《浙江中药手册》),老虎喇(《广西中兽医药植》),刺萝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驴扎嘴、马刺刺(《山西中药志》),刺秸子,马刺草(《中药材手册》),牛口舌、老虎刺、草鞋刺、
出处《本草经集注》
三峡工程的利与弊来源为菊科植物大蓟的全草或根。全草于夏秋两季当花盛开讨采割,除去老茎,晒干,以秋季采者为佳;根于8~10月采挖,除去泥土、残茎,洗净晒干。
建设银行怎么转账
原形态多年生宿根草本。茎高100~150厘米,直立,有纵条纹,密被白软毛。叶互生;根生叶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5~30厘米,羽状分裂,裂片5~6对,先端尖,边缘具不等长浅裂和斜刺,基部渐狭,形成两侧有翼的扁叶柄,被毛;茎生叶向上逐渐变小,形状与根生叶相似,基部抱茎,下表面密被白绵毛。头状花序,单生在枝端;柄短;着生披针状叶片1~2;总苞球形,径15~20毫米,苞片6~7列,披针形,在基部外面的较短,内面的较长,锐头,有刺,全缘;全部为管状花,紫红,两性,长约20毫米,先端5裂,裂片线形;雄蕊6,花药相连呈管状,先端分离,基部左右各有一下垂尖尾;雌蕊1,子房下位。瘦果扁椭圆形.花期5~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路旁。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性状①干燥全草,茎圆柱形,粗约4~10毫米,表面紫褐或褐,有纵皱纹,密被灰白丝状络毛;质松而脆;折断面黄白,中央有白疏松的髓却。叶片多数脱落,残留的叶绿褐或焦褐,多破碎皱缩,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质脆而易脱落。头状花序存留于枝端,管状花多萎落不存,总苞枯黄,表面微带紫黑,白羽毛状冠毛外露。气微弱,味淡。以灰绿、无杂质者为佳。
五柳先生传翻译
②干燥块根呈长圆锥形,或微弯曲,表面黑褐,具细密的纵纹,有时有屈曲的纵槽;顶端和根茎相连部分带纤维性,末端细瘦部分通常切除,长6~10厘米,直径5~15毫米。质稍硬而脆,折断面较整齐,黄白,略带颗粒状。以粗壮、无须根、芦头者为佳。
炮制大蓟:拣去杂质,清水洗净,润透,切段,晒干。大蓟炭:取净大蓟置锅内用武火炒至七成变黑,存性,过铁丝筛,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本草通玄》:'酒洗或童便拌,微炒。'
性味甘,凉。
①《别录》:'根,味甘,温。'
②《药性论》:'味苦,平。'
③《日华子本萃》:'叶,凉。'
④《本草汇言》:'味甘微苦,气寒,无毒。'
归经入肝、脾经。
①《滇南本草》:'入肝、脾、肾三经。'
②《本草新编》:'入肺、脾二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瘀,消痈肿。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血崩,带下,肠风,肠痈,痈疡肿毒,疔疮。
①《别录》:'根,主养精保血。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鼻衄。'
②《药性论》:'根,止崩中血下。'
③《唐本草》:'根,疗痈肿。'
④《日华子本草》:'叶,治肠痈,腹藏瘀血,血运扑损,可生研,酒并小便任服;恶疮疥癣,盐研窨敷。'
⑤《滇南本草》:'消瘀血,生新血,止吐血、鼻血。治小儿尿血,妇人红崩下血,生补诸经之血,消疮毒,散瘰疬结核,疮痈久不收口者,生肌排脓。'
⑥《玉楸药解》:'治金疮。'
⑦《医林纂要》:'坚肾水,去血热,泄逆气。治肠风,肠痈。'
⑧《福建民间草药》:'凉血止血,消炎退肿。治肺热咳血,热结血淋,疔疖疮癌,漆疮,汤火烫伤。'好看的bl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鲜者1~2两);捣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注意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①《品汇精要》:'忌犯铁器。'
②《本草经疏》:'不利于胃弱泄泻及血虚极,脾胃弱不思饮食之证。'
复方①治心热吐血、口干:刺蓟叶及根,捣,绞取汁,每服一小盏,频服。(《圣惠方》)
大连旅游必去景点②治吐血衄血,崩中下血:大蓟一握。捣,绞取汁,服半升。(《本草汇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