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隋唐时期练习【试题】【统编版】
史单元练习(1-5课)
一、选择题(本大30,共60.0分)
1.受争州曹庄隋帝墓高票入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列法与隋帝无关的是(  )
A. 在位期了一条穿南北的大运河        B. 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一了全国
C. 治后期暴虐无道,引了大民起义    D. 正式士科,按照考绩选拔人才
2.唐太宗“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舟,亦能覆舟”。下列与之含最接近的是(  )
A. 任用才,虚心纳谏  B.勤于政事,戒奢从简  C.徭薄展生    D.人才,充国学
3.是隋朝重大史事件的时间轴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史事件,按事件
的先后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 ①建立隋朝  ③开通运河        B.  ②建立隋朝 ③开通运河
C. ①开通运河 ②建立隋朝 朝        D. ①建立隋朝 ②开通运河 
4.唐太宗的“自古皆夷狄,朕独之如一”,反映了(     
A. 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              B. 徭薄,减轻农
C. 刑,修定法律                  D. 行开明的政策,改善
5.秦朝和隋朝两个封建王朝之的相似之有(  )
①都束了期分裂的局面,实现   ②都修筑了保存至今的大型工程
③存在时间都很短                      ④都开了影响深的政治制度。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6.有四位同学对学过的隋唐史的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其中较为准确的是(  )
A. 甲:中华文明的起源  B.乙:中华民族大融合  C.丙: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丁:中华帝国的衰弱
7.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赞的人物是(    )
A. 唐高宗    B. 唐高祖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寻自己8.下列哪项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
A.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B. 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
C. 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D. 黄巢起义加剧了唐朝的社会危机
9.“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
①实行科举取士  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③提倡节俭  ④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内,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但这又是走向统一的时期,为北宋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五代十国”分割并存局面形成的历史根源是(      )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C. 宦官专权    D. 唐末农民战争
11.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 使吐蕃与唐结盟                      B. 为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C. 使吐蕃与唐合同为一家                D. 加强唐对吐蕃的管辖
12.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重大的影响是(  )
A.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加强北部边防  C. 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 巩固隋朝的统一
13.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唐宗”指的是( )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14.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B. 创立于隋炀帝时期
C. 为世袭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 为隋唐时期的繁荣提供了人才支持
15.下列有关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 玄奘西行引发了欧洲人对中华民族的兴趣    B. 鉴真东渡将元朝的佛教、医学等传到日本
C.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D.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的经济交流
16.如果你生活在隋朝,要畅游大运河,你设计身份证正反面了一条从北往南的路线。下面路线中正确的是(   
A. 涿郡—洛阳—余杭    B. 洛阳—涿郡—余杭  C. 洛阳—余杭—涿郡    D. 余杭—洛阳—涿郡
1毫米等于多少微米17.唐都长安城规模宏大,建筑宏伟,布局严谨,规划合理。对长安城内“坊”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办公区    B. 手工业作坊    C. 商业区    D. 官民居住区
18.“科举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与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所谓寒门、商人、地主等……通过科举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中来。”该材料说明科举制度(  )
A. 扩大选拔官员的范围  B.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C. 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 D. 束缚当时人们的思想
19.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昭君出塞    C. 文成公主进藏    D. 玄奘西游
20.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开殿试之举的是(  )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21.如果我们想去日本探索中日友好的实物见证,可以去(  )
A. 唐招提寺    B. 大昭寺    C. 大雁塔    D. 大明宫
22.“文皇南面坐,夷狄千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西北各部首领,献号“天可汗”给唐太宗的原因是(  )
A. 他主张对外开放    B. 他采取开明的
C. 他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D. 他认识到人民众力量的伟大
23.“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    )
怎样打开隐藏文件夹①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汉服    ②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③元朝设宣政院          ④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使“唐风洋溢奈良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4.现在流行的影视穿越剧,因其许多剧情与历史不符,而遭到批评。下列电视剧情节符合史实的是(   )
A. 会计做账流程秦朝统治者向陈胜、吴广投降,秦朝灭亡          B. 唐太宗在进行武举考试
C. 北宋毕升开始用活字印刷术书籍                  D. 曹操在阅读小说《三国演义》
25.“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描写哪个城市的诗句(  )
A. 长安    B. 扬州    C. 李湘 李厚霖洛阳    D. 成都
26.下列诗句中,能体现出李白诗歌特点的是(  )
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7.著名导演执导的历史剧《梦回唐朝》,在拍第十六集《八方来客》(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拟定了如下四个史实,请你帮他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A.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 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
C. 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经    D. 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
28.“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诗句描述了哪一历史人物?(  )
A. 玄奘    B. 鉴真    C. 忽必烈    D. 郑和
29.下列朝代曾经结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是(   )
①秦朝   ②西晋   ③隋朝   ④北宋   ⑤元朝。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30.唐朝时期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很大。现在很多国家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这主要是因为(    )
A.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 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 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二、材料分析题
31.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各个领域的建树熠熠生辉。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唐·杜甫《忆昔》
材料三: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部编教科书《中国历史》七下
材料四:“唐朝的,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摘编自郑师渠《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1)材料一中的“此河”指的是古代哪一重大工程?依据该材料,归纳出“隋亡”的原因?
2)材料二描绘了唐朝历史上的哪一盛世局面?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出唐朝兴盛局面出现的原因任意一个?
3)依据材料四,请写出一个“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历史事件?并据此说出唐朝实行了怎样的?
4)材料二诗歌的作者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标志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唐朝灭亡后,中国再度出现政权分立的局面,这一时期史称什么?
5)综合上述隋唐历史的探究,对我们今天建设新时代中国特的社会主义有何启示?
32.从古丝绸之路到现今的“一带一路”,中国对外交流曾有过灿烂辉煌的阶段,也经历过风霜和雨雪。
材料一
丝绸和香料从原料产地向西,运输到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汉陆上丝绸之路中国的起点城市并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片的人物是中外交流重要历史事件的代表人物。请你从中选择一幅图片,简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
明朝前期,社会、国力雄厚。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先后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摘编自教材《历史·七年级下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