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帝陵制度研究
122考古与文物2021年第1期
隋代帝陵制度研究
冉万里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关键词:隋文帝,泰陵,炀帝墓,汉代帝陵,过渡性
摘要:隋代帝陵制度在中国古代帝陵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过渡性特征明显。一定程度上而言,泰陵的山陵制度是对西汉帝陵制度的部分恢复,而其中的一些基本特征又为唐高祖献陵所继承,这也与唐初诸多墓葬与隋墓相似较为一致,充分反映了唐初在文化面貌上对隋的继承与发展。
KEYWORDS:Emperor Wen of the Sul Dynasty,Tai mausoleum,Mausoleums of Emperor Yang of the Sul Dynasty, Imperial Mausoleums of t he Han Dynasty,Transitivity
ABSTRACT:Characterized by its nature in a period of historical transition,the imperial mausoleum system of the Sui Dynas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ancient imperial mausoleums of China.To some extent, the mausoleum system of Tai mausoleum was a partial restorati
on of the imperial mausoleum system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Some of the basic features were inherited by the Xian mausoleum of Emperor Gaozu of the Tang Dynasty.In addition,many tombs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a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Sui Dynasty,which fully reflects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arly Tang Dynasty from the Sui Dynasty.
隋祚短促,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只有两位—隋文帝、隋炀帝。他们的陵墓是研究隋代帝陵制度的基本材料。随着对隋文帝泰陵调查与勘探的深入巴以及炀帝墓的发现,对于深入认识隋代帝陵制度在中国古代帝陵中的地位,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本文以调查勘探的隋文帝泰陵为中心,对隋代帝陵制度的沿革以及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进行分析、总结和蠡测,不足之处,尚祈指正。
—、隋文帝泰陵
隋文帝泰陵(以下简称泰陵)位于陕西咸阳城西75公里处的三峙原上,行政区划属于杨陵区五泉乡双庙坡村(图一)。据《隋书•后妃列传》记载,仁寿二年(602年)八月甲子,“(文献独孤皇)后崩于永安宫,时年五十。葬于泰陵。”[2]《隋书•高祖本纪下》记载:“(仁寿四年秋七月)丁未,崩于大宝殿。”“冬十月己卯,合葬于泰陵,同坟而异穴。”[3]
1.陵址的选择
泰陵选在三峙原上,陵园和封土所在地高敞、平坦,海拔在523〜524米,封土之所在与陵园以南、祠庙以东之间的海拔有60米左右的高差,地势总体上北高南低。同时,泰陵陵园之南即为渭河,隔渭河与终南山相望。泰陵选择这种背山(原)面水、坐北向南、北高南低的地势,总体上与西汉帝陵以及唐代帝陵在地形的选择上相一致。这种北高南低的地势,也与大兴城的地势自南向北逐渐增高相一致,符合中国古代建筑逐渐增高的理念。这种地形与地势,文献中称为“吉地”,且要经过占卜141o 文献皇后崩,宇文恺与杨素负责营建山陵之事,文帝称善%何稠也参典山陵制度,并获得文帝信任,文帝甚至还将自己的后事托付给何稠叫结合这些文献记载,可知泰陵的修建由杨素总负责,萧吉负责选择陵址,宇文恺、何稠等人负责具体设计和修建。
隋代帝陵制度研究123
2
二张上村 2氾仝
2.
陵园
经钻探,发现陵
园周围有垣墙,平面呈
南北向长方形,南北长
628.9
、东西宽592.7米。
墙基宽4.4米。陵垣大部
分已毁,唯北面尚有残 垣存在。每面陵垣中部
和四角都发现有大量残
砖断瓦,说明应当有门
庭和阙楼之类的建筑。 门外有一对平面呈梯形
门阙。垣墙之外环绕围
沟。
墓域环绕围沟的做
法,在近年来的西晋至
隋唐墓葬的地面设施中
屡有发现,与泰陵年代如何增强孩子抵抗力
西安著名旅游景点相距不甚久远的北魏孝
文帝长陵叫西魏元宝
炬永陵同的陵垣外即
有围沟。如果再往前追 溯,围沟也见于西汉帝
陵,如汉景帝阳陵帝、后各自的陵园外围,又 构筑有一个外侧有围沟内侧有墙垣的巨大共用
陵园叭可见,泰陵在陵垣外侧开挖围沟的做法, 近者是受了北魏长陵和西魏永陵的影响,远者 则是对西汉陵园布局样式的模仿和改变,反映
了隋代帝陵在陵园建设中对西汉帝陵制度,以 及迁洛后的北魏长陵与西魏永陵的沿袭,某种
程度上而言则更多地是对西汉制度的恢复,甚 至可以说整个这一时期的帝陵都在追求对西汉
帝陵制度的恢复。
3.
封土
泰陵采取封土为陵的埋葬方式。封土现高
25.1
米,位于陵园中部略偏东南,呈长方形覆斗
状,夯筑而成,顶部平坦,底部基础部分呈“凸” 字形。顶部东西长42、南北宽33米;底部现残 存东西长153、南北宽153米。从考古发掘的北
张中村
隋文帝太陵
524.4
•521. 7
186.3
陵角村
11
r
,477.9 I
• 165. 6
463.5
503. 8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
直蛟龙寺沟
•518
图一隋文帝太陵陵园平面示意图
•467. 7
张下村
q 五泉
绛帐车站
,隋文帝陵
隋文帝祠
481.5
G 為陵角沟
周武帝孝陵来看,地面无封土,基本上执行了
武帝生前遗令,不封不树何。而泰陵之前的东
汉帝陵、北魏孝文帝长陵及西魏元宝炬永陵等
的封土呈圆丘形或者圆锥形,与泰陵的封土完 全不同。泰陵的覆斗形封土,显然是对秦汉帝 陵封土呈覆斗形旧制的恢复,并为此后的唐高
祖献陵所继承,又显示了唐承隋制的一面。
4
.
合葬方式经钻探,在泰陵封土南部发现两条南北向
墓道,均为7个天井、7个过洞,两条墓道间 距23.8米。其中西侧墓道南北长78.7、宽3.5〜5.6 米,东侧墓道略短稍窄。两条墓道的探出,证
实了文献记载的泰陵采用“同坟而异穴”是确
实的,也说明泰陵的墓室坐北向南,为南北向。
所谓“同坟而异穴”即在同一座覆斗形封土之下,
开挖两座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多过洞的墓室
124研究与探索
010m
I・丁
图二隋炀帝墓平面布局图
与北周武帝孝陵相比较,至少泰陵的墓道至墓室部分与孝陵相似,可见泰陵的墓葬形制有继承和发展了北周帝陵的一面,不过比孝陵多出2个天井、2个过洞,规模也大于武帝孝陵阿。
考古发掘的炀帝墓采取“同坟而异穴”的合葬方式凹(图二)与泰陵相一致,这说明唐贞观年间埋葬隋炀帝时,是依据隋代帝陵制度而葬的。结合炀帝与萧后的合葬情况来看,炀帝墓居西,萧后墓居东,那么,泰陵西侧似应为文帝的墓葬,东侧应为独孤皇后的墓葬。另外,还可以骨架保存较好的开皇七年(587年)宋忻夫妇合葬墓为例删。宋忻夫妇合葬墓属于迁葬,二人合葬之时,在尸骨位置的安排上应该遵循当时习俗或者习惯,刻意地进行了安排,而不是任意而为,对于了解隋代合葬之时墓主人尸骨位置的安置有重要参考价值。从宋忻夫妇合葬墓的骨架位置来看,宋忻居西,其妻韦胡磨居东。这与笔者前面所推测的文帝墓居西,独狐皇后墓居东相一致。总之,隋代帝后采用“同坟而异穴”合葬,而且墓葬位置则为帝西后东,是当时丧葬习俗的反映。
又从西汉十一座帝陵来看,除个别帝陵之外,大多数帝陵合葬之时,不管其陵园状况如何,在帝、后陵位置的安排上都遵循帝西后东的方式。新近发现的海昏侯墓,也采取海昏侯居西,其妃居东的同茧异穴合葬方式网。这种方位的安排似乎可以看作是泰陵合葬时遵循的原则,所不同者仅在于泰陵是同坟异穴而已。
作为重要的参考对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唐高祖献陵的陵园布局。通过对唐高祖李渊献陵封土南部进行勘探,也发现有两条墓道,其中西侧墓道较宽,宽度在4.9〜5.5米;东侧墓道略窄,宽度在4-4.8米。东侧墓道勘探出三个天井"打这一勘探结果具有重要意义,说明唐初帝陵在丧葬制度上继承了泰陵的“同坟而异穴”的合葬方式,其中墓道较宽的西侧墓葬的墓主人似乎是高祖本人,而墓道略短略窄的东侧墓葬的墓主人似乎是一起合葬的后妃,这与考古发现的炀帝墓的合葬方式完全一致。从这一重要的结果来看,唐陵的合葬方式似乎也经历了由同坟异穴到同坟同穴的发展过程,而高祖献陵明显延续了隋文帝泰陵的合葬方式。
这里还需提及的是西魏元宝炬永陵。在永陵陵园之内,现存两座墓葬,封土一大一小,西侧大者目前认为是元宝炬的永陵,而关于永陵东侧墓葬的墓主人诸说不同,这里主要依据《北史》的记载并结合现存地面封土进行简单的论述和辨析。元宝炬永陵东侧墓葬距离永陵仅
24米,而且处于同一陵园(围沟之内),一般而言,与帝陵处于同一陵园之内的同一时期的
墓葬,其墓主人只能是皇妃身份人物,也就是
说永陵东侧的墓葬应该是皇妃身份。奇妙的是
文帝泰陵封土南部探出的两条墓道间距为23.5
米,唐高祖献陵的两条墓道间距则较近一些,
为10.7米。元宝炬永陵陵园之内的两墓间距离
如此之近,似乎暗示了其东侧墓葬埋葬的只能
是后妃身份的人物。据《北史》记载,元宝炬
的两位皇后乙弗氏和悼皇后郁久闾氏在合葬永
陵时有明确的先后顺序。悼皇后在大统六年死
亡,十七年迁葬,与元宝炬同时合葬于永陵,
应该在当时采取了同穴合葬。而乙弗氏先是凿
经典三级片名麦积崖龛葬,号寂陵,在永陵山陵之事完成以
后,其子废帝先是将乙弗氏神主祐太庙,后来
才合葬永陵昭。也就是说,
由于悼皇后郁久闾
隋代帝陵制度研究125
氏已经事先与元宝炬同穴合葬了,而
乙弗氏从麦积崖迁葬也需要时间,所
以,废帝采取了先将其母的神主衲太
庙,然后进行迁葬的办法。但迁葬乙疯狂猜成语答案
弗氏之时元宝炬山陵之事已经结束,那么文献中记载的乙弗氏合葬永陵,只能是同茧异穴合葬了。如此,则元宝炬永陵东侧24米的埋葬者可能就是文献记载的皇后乙弗氏。这样一来,则西魏永陵采取了两种合葬方式,即同坟同穴和同茧异穴,而且其周围绕以围沟。但值得注意的是,笔者所推测的乙弗氏皇后墓位于元宝炬永陵东侧,这一点与后来的泰陵、唐高祖献陵、唐李弘恭陵呵在合葬问题上采取尊者在西,祐葬者在东相一致。
关于尸骨的头向,就目前已发掘的隋代墓葬来看,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开皇至仁寿时期的大型墓葬丨丨
I
II
陵园
图三汉宣帝杜陵陵园平面图
一般采用头南足北的仰身直肢葬,如
开皇二年(582年)李和墓(石棺大头向南)[18]葬式为头西足东的仰身直肢葬曲。依据目前所
开皇九年宋忻夫妇墓[19],先后于开皇十一年和仁寿元年下葬的元威夫妇墓创、先后于开皇九年和大业三年(607年)下葬的张紺夫妇合葬墓㈤等。这种葬式大约一直延续到大业初年,如大业元年李裕墓凶、大业四年李静训墓宙等都是如此。在一些小型墓葬中,也以头南足北为多,如2013年在西安枣园西路三民村发掘的30座小型隋墓,葬式清楚者均为头南足北的仰身直肢葬,该墓地被推断为隋代的宫人葬区[24];1966年至1975年在安阳殷墟发掘的
29座隋墓中,18座墓葬为头南足北的仰身直肢葬冋。第二种为头北足南的仰身直肢葬。
大约在大业时期,尸骨安置方式开始变为头北
足南,目前明确的如大业四年(608年)苏统
师墓跑等。第三种为头西足东的仰身直肢葬,
如潼关税村隋墓[27]即是如此,石棺大头向西。
一些小型墓葬的葬式,也采用头西足东的仰身
直肢葬,安阳殷墟29座隋墓,其中10座墓的知的京畿地区的高等级隋墓来看,以上第一种葬式占据绝对地位,第二种较罕见,而第三种则仅见于潼关税村隋墓,显然第一种属于京畿地区大型隋墓的主要葬式。据此可以推测,泰陵大概也采用了头南足北的仰身直肢葬。
5.祠庙
文帝祠庙遗址位于泰陵东南原下约0.5公里的陵角和陵东两村之间的高地上,当地众叫“祭祀坛”,《扶风县志》称“隋文帝祠”,宋代碑文称“隋文帝庙”。
从隋文帝祠庙与陵垣的关系来看,祠庙位于泰陵东南,四周有垣墙,平面为南北向长方形。垣墙东西
海上繁花结局是什么宽354、南北长384米。除北墙破坏较甚外,其余三面都有残存。残高1.8〜3米左右,夯层厚0.12〜0.15厘米,夯窝直径0.06〜0.08米。墙基宽度:西墙宽14、北墙宽
10、东墙宽16.4、南墙宽10.1米。据调查与勘探,在南墙和北墙上发现了马面,其中南墙
4
126研究与探索
图四敦煌莫高窟第138窟五门道城池壁画处,北墙2处。从四角有土阙和大量砖瓦残片看,
当年建有角阙及阙楼。南墙中部保存有门址。
笔者曾经认为这处建筑遗址是祠庙与佛教寺院
合二为一的产物国,但问题似乎还有商讨的余
地。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汉初期,帝陵的寝殿
位于陵园之内,大约自汉文帝霸陵开始,寝殿
从陵园中移出,并建成寝园,一般位于帝陵陵
园东南部闵。如在汉宣帝杜陵紧靠陵园的东南
部,发现一处平面呈正方形的建筑基址,东西
长174、南北宽120米,周围有夯土筑成的围墙
被认为是寝园建筑遗址(图三)1311=西汉宣帝
杜陵陵园,虽然不一定是泰陵绝对的模仿对象,
但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此一来,泰陵东南
部的建筑,似可以上溯到汉代帝陵陵庙、寝园
和帝陵以外的墓葬的祠堂,可能是受西汉帝陵
的影响,并结合了佛教因素,从而将祠庙、寝
园及寺院合三为一了。如果再进一步将泰陵陵
园及东南部的祠庙建筑结合起来看,其布局与
汉宣帝杜陵极为相似。由此可见,杜陵陵园的
布局可能对泰陵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点通过
考古发掘在布局上表现得极为明显。
另从对泰陵陵园东南祠庙遗址的调查结果
来看,知祠庙遗址仅在南面辟一门。同时,调
查者在南墙垣及北墙垣发现了六个阙楼的®®部
分(原来称为马面),未见于东西墙体,而且数
目不等。笔者以为南墙垣中部门道两侧凸出的基础部分,其性质应该是门阙,而门两侧与角阙之间的凸出部分,则是为了增加建筑的宏伟而设置的阙楼的基础部分,北墙垣上的两个阙楼是为了与前面门两侧的阙楼相对称而设置的。从目前发掘的唐长安城及洛阳城城门遗址来看,仅在洛阳定鼎门遗址两侧发现阙楼遗迹[32]O
在敦煌莫高窟晚唐时期第138窟壁画中正门为五个门道的城池图中,其城门两侧即带有阙楼(图四)閃,但这可能是唐长安城郭城明德门、大明宫丹凤门的五门道与洛阳城定鼎门两侧的阙楼在敦煌的交汇,是敦煌当地艺术家对长安和洛阳城门样式同时吸收和融合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的对城门及阙楼的真实描绘。这些考古发现以及图像资料,反映了泰陵陵园东南建筑遗址墙体上凸出部分是阙楼下部的基础(墩台),所以,称为阙楼的基础(墩台)似乎更合适一些。结合前文论述,设计大兴城的宇文恺曾参与泰陵的山陵修建,那么,山陵的建筑样式应该出自宇文恺之手,他设计出祠庙南门两侧带阙楼的样式也不足为奇,在他后来设计的洛阳城定鼎门两侧即是如此。如此,则泰陵祠庙南门两侧的阙楼建筑,可以视为洛阳城定鼎门两侧阙楼的预演也未为可知。
通过对唐高祖献陵的勘探和发掘,在其陵园北部发现了一处建筑遗址,而且规模巨大,发掘者根据在陵园东北发现的石佛殿上的“陵寝”二字,认为是陵寝建筑圉。但笔者以为这里的“陵寝”似乎是一种泛称,而不是专指陵园北部的建筑而言,况且在献陵陵园西南部发现了下宫也即寝宫遗址(俗称皇城),不可能再修建一座寝宫。再者,如果献陵陵园的北部建筑是寝宫,而将佛教造像供奉在寝宫里
似乎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