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闻·观
133
引言
钢琴曲《平湖秋月》是我国著名音乐家
陈培勋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更是我国民族音乐向钢琴独奏转变的代表作品之一。钢琴曲《平湖秋月》在创作时完美地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元素,并以钢琴独奏的方式进行演奏,使钢琴的优势与民族音乐完美融合。为了更好地欣赏钢琴曲《平湖秋月》,我们对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曲意进行详细的探究、分析,不仅需要理解钢琴曲《平湖秋月》中的内涵、意境,还需要了解作者创作时的背景和作者的思想,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对钢琴曲《平湖秋月》有更好的理解。
一、创作背景
《平湖秋月》原为粤曲的代表曲目之一,被广东著名音乐家吕文成改编,最终成为民族乐曲的代表之一,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平湖秋月》用舒缓、活泼的旋律对杭州秋天的月亮与西湖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描绘,通过音乐使人们感受到秋天西湖“平湖秋月”的景。作为杭州西湖最著名的景之一,“平湖秋月”指的是在秋高气爽的傍晚,西湖湖面平和,周围的环境十分宁静,秋天的晚风
高考热点素材轻轻吹过,湖面上形成层层波纹;天空中皎洁的明月是那样迷人,湖面上倒映着月亮的影子,在秋风打破湖面宁静的同时,水中的月亮也随着波纹晃动。在《平湖秋月》中,不仅突出了平湖秋月这一美丽的景观,还带给人一种安静的感受和自然美的意境。这首曲子演奏出一种诗意,也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对和平、对自然的热爱与渴望。它展现了江南夜晚的湖
光月,完美地表达了作者对平湖秋月的喜爱,表现出作者的精神寄托。作曲家陈培勋用钢琴演绎将这首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使用钢琴独奏的代表作品之一。
奔流不息造句二、钢琴曲《平湖秋月》赏析
1.民族化的音特点
钢琴曲《平湖秋月》通过钢琴模仿中国其他的传统乐器,是我国民族音乐与钢琴的完美融合。在开始演奏时,用钢琴将扬琴柔和而优美的效果模仿出来,就像一股凉爽的秋风轻轻吹拂,水面上的层层波纹随风荡漾,月光下西湖的迷人景就这样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带给观众享受和沉醉的感觉。在钢琴模仿的扬琴柔和的音中,仿佛能听到淡淡的古筝演奏声音。通过钢琴对其他乐器的模仿,听众能够感受到《平湖秋月》中所表达的意境和美感,从而获得美的享受。进行演奏时,每一个音符都能清晰地被听众接受,旋律的音足够突出,使观众沉醉在《平湖秋月》的意境中。在演奏过程中,旋律的特性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对不同乐器进行模仿,可以为观众带来钢琴特有的清新感和华丽感。第二章
也被称为“承”乐章,这一乐章就像琴箫的合奏,仿佛在清冷的夜晚,吹着凉爽的晚风,看着静谧的湖面,耳边传来融合的音乐,让人们沉浸在《平湖秋月》的意境之中。通过钢琴表现箫独特的味道和音,旋律有些许颤抖的感觉,更好地表现出了空洞而深邃的意境。
2.气韵结合,情感丰富
《平湖秋月》强调意境和情感,此曲气与韵相结合,音乐情感十分丰富,韵味无穷。
钢琴曲《平湖秋月》曲意探析
胡晶晶
读·闻·观
134
2021新年祝福语大全 简短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旋律有较多的变化,飘忽不定,这样变化可以带给听众不一样的体验,使听众获得更好的听觉享受。最初曲调柔和低沉,如湖面微波起伏。之后旋律逐渐由轻柔变强烈,动感的强化越来越明显,曲中描绘的西湖形象也变得更加鲜活。此后的演奏中,弹奏的连续性更强,旋律线条流畅清晰,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音变得明亮灿烂。整部作品中最感人的部分是作者以饱满的情绪对美丽的夜晚和空灵梦幻的世界
进行赞美与歌颂,“平湖秋月”这一盛景仿佛
就在眼前。此时音乐达到了高潮,曲调中蕴
含欢快的情感,情绪越发高昂。旋律之间如
呼吸般紧密相连,不断维持着高度兴奋的状
态,内在的力量感得到了充分体现。在高潮部分过后,曲调的旋律很快趋于平静,听众
的情绪也随着旋律的转变而改变,音乐以一
个美妙的感叹句迎来结束。最后的尾声有着
空明悠远的意境,好像箫的颤吟,奏出了夜
晚的月光之美,把观众从现实引领到一个梦
幻的状态中:月光邀微波起舞,秋风与涟漪
融为一体,在大自然的声音中洗刷和净化自新年发红包的吉利数字
醴怎么读
己的灵魂,使它就像西湖中的月一样清澈。
3.音乐形象的魅力
钢琴曲《平湖秋月》中通过音乐形象对曲意进行了更为细致的阐述。主要体现在“湖”和“月”两个部分中,无论是在我国古代还是现代社会中,湖与月对曲意的表达和意境的刻画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钢琴曲《平湖秋月》中,“湖”具有无静自动的特性。理解“湖”的概念,应该从人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出发。但是在钢琴曲《平湖秋月》中,钢琴的演奏与其他描写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异,“湖”是以动态的形式出现,这与“平湖”的概念有很大的矛盾,但这种矛盾的出现可以突出统一事物的两面性,即一个主体在现实世界中呈现的两种现象。同时,它还可以形成独特的音乐形象。这样的方式能够带给听众不一样的意境体验,不仅可以感受到宁静的氛围,还能感受到特有音乐形象的魅力。
汽车音响“月”一直是我国诗人表达情感的寄托。在曲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秋天的月亮细致的描写,让听众感受到秋月所代表的悲伤情感与凄凉的氛围,最终通过湖与月在曲中的描绘,给人一种清凉宁静体验的同时还让听众感受到了一丝悲伤,使听众沉浸在钢琴曲《平湖秋月》所创造的意境之中。结论钢琴曲《平湖秋月》不仅保留了我国传统的民族精神,还做到了用钢琴对其他乐器进行模仿,最终对作品进行演奏,将钢琴与民族音乐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本文对钢琴曲《平湖秋月》的创作背景与曲意进行的分析与
阐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曲意,希望本文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能够提供帮助。(胡晶晶,益阳师范学校音乐专业教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湖南益阳,413002。)【责任编辑】 李 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