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引领学生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积累描写景的词语。
2. 认识“楼、依”等6个生字,正确美观书写“楼、尽、黄”,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依、尽、欲穷”等词的意思。
3. 图文结合,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的画面。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的意境以及蕴含的哲理:登高才能望远。
【教学重、难点】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凸透镜和凹透镜
2. 图文结合,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的画面。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的意境以及蕴含的哲理:登高才能望远。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揭诗题。
1.赛诗擂台
小朋友,你们看过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吗?今天,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也来到我们的课堂,一起来参加吧!出示:
(1)从“头、月、明、忘、举”五个字,你能猜出出自哪首诗?
(2)从“鱼、莲、戏、采、田”五个字,你能猜出出自哪首诗?
(3)“小娃撑小艇”的下一句是什么?
(4)你还会背诵哪些古诗?选背一首你最喜欢的来背给大家听。
2.导入新课
古诗是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学好了古诗,你们就可以去参加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了!
(沈阳的大学1)瞧,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座楼,(出示“鹳雀楼”图片)谁来叫叫它的名字。鹳雀楼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位于山西省永济县它共有三层,在楼上能看到雄伟的中条山和浩荡的黄河。因为常有鹳雀鸟停落在楼上,所以得名鹳雀楼。
(2)“楼”是本课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楼”?“数”的反文旁换成木字旁。(评:真棒!你采用了换一换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这是一个识记字形的好方法。)“楼”是个形声字,古时候的楼是用木头建造的,所以左边是个木字旁。板写:“楼”左窄右宽,右下方“女”字的横要长,托住上面的“米”,使整个字平稳,搭楼房的木头长长的楼房才能稳稳的。(师范写,生跟着书空。)
(3)一千多年前的一天,唐朝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写下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登鹳雀楼》。【指导读题。后鼻音真准,强调“登”这件事。】“登”就是----登上的意思,读出这种感觉来。
二、图文结合,明诗意。
过渡: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呢?轻轻翻开书,出示读书要求:自由读古诗,读准读通,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
一读古诗:读准字音
1.我会读诗
(1)现在一起来分享你们的学习成果。谁来读?【评:“尽”前鼻音,“更”“层”后鼻音】
(2)去掉拼音还会读吗?(反复诵读,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二读古诗:读出韵律
1. 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出示画了节奏的古诗,试着按节奏读出韵律美。
2. 指导读出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边作手势边范读、指名读、齐读。(读出抑扬顿挫、音断气连的感觉)
感受快节奏的韵律(拍手打节奏读)
三读古诗:读出画面
北京爱情故事简介1.读诗句,圈景物
边读诗句,边看图,看看诗中的哪些景物在图上可以到,把它们圈出来。 生读诗、圈图。交流 (白日、山、黄河;不能到大海一大海离鹳雀楼比较远,我们只能看到黄河朝着大海的方向流去,并不能看到大海。)
2.图文对照,学习一二行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过渡:诗中有画,大家在诗句中到了白日、山、黄河,而画中也是有诗的,这些景物,你是从哪两行诗句中读出来的呢? 出示课件前两行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学习第一行诗:白日依山尽
(1)师:读读诗句,再看看图,能读懂吗?
汕尾旅游景点大全生说诗意
(2)白日是什么时候的太阳?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傍晚的太阳,太阳的光芒变弱了,所以称白日)看图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点出“依”字是什么意思呢?挨着、靠着,请学生板贴:白日,巩固“依山”的理解。傍晚的太阳依靠着山就是“依山”。
(3)傍晚的太阳依靠着连绵起伏的山慢慢地、慢慢地落下去了。“尽”是什么意思?出示尽的解释。
(4)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指导朗读:想象落日慢慢下沉的情景。指名读。太阳慢慢地、慢慢地,所以“依山尽”要读慢一些(评:好安静、柔美的夕阳啊!)
夕阳依靠着山,慢慢地、慢慢地落到山的那边去了,如羞答答的小女子一般。女生读、
齐读。
学习第二行诗:黄河入海流
过渡:而“黄河入海流”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出示黄河入海视频 交流:你看到了怎样的黄河?
“入海流”意思就是“流入大海”。诗人为了押韵,就把流字放到了后面。 指名说诗意:(师:是啊!滚滚的黄河水奔腾咆哮,流入浩瀚无边的大海这就是——黄河入海流
指导朗读,边读边想黄河流入大海的画面,读出气势。男生齐读,全班齐读。
指导读好前两行诗: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举目远眺,看到了——白日依山尽。低头近看,看到了——黄河入海流;夕阳依靠着山羞答答地落下——白日依山尽,奔腾的黄河热情豪放,流入大海——黄河入海流。这一轻一重,一缓一急,是在欣赏一幅壮美的山河图啊!齐读两句诗。
3.想象画面,学习三四行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过渡:看到如此壮观、美丽的景象,诗人不禁心潮澎湃,他在想些什么呢?
(1)理解“欲穷”的意思
“欲”字右边的“欠”是一个人唉声叹气的样子,因为在他的心里,有一个像山谷那样巨大的空缺,他总是感觉不满足,“欲”就是想要的意思,你知道诗人想要干什么?
是的,他想要看得更高更远,——“千里目”就是指很远很远的地方。“目”就是——眼睛能看到的地方。
谁来做小王之涣,指名读。评:谁能看得更远!
(2)要想看得更高更远该怎么做呢?——更上一层楼
商场管理制度再登上一层楼,真的只登上一层就够了吗?为什么?因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我们随着诗人一起登高望远吧——齐读后两句诗。
三、总结提升,悟诗情
1.两千多年前,诗人登上雀楼,看到了一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他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于是他说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大诗人王之涣借这首诗想要要告诉我们大家一个什么道理? 一一相机板书:(师)只有站得高,(生)才能看得远。
2、积累语言:(课件出示)要想看得远,只有一一站得高,要想站得高,就要一一更上一层楼!
3、拓展运用:师:这首诗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最后二句诗,它向我们传递的是一种向上、向前,永不满足的精神,读—— 当你捧回“三好学生”奖状时,爸爸妈妈会对你说—— 而当我们取得了成绩,高兴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一一 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当做座右铭牢牢地记在心中——
4、配乐吟诵:请大家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体会,用朗读来告诉我们你的感受,配乐齐读。
5.唱诗:古诗不但能读,谱上曲子还可以唱呢,你听——
四、探究入微,写生字
1,巩固字词
(1)生字宝宝和我们玩游戏了,我们一起来放气球吧! 指名读准,齐读。
(2)出示词:穷尽 山穷水尽
层叠 层林叠翠 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记一记。
2.学写生字:尽、黄
(哄女朋友的睡前故事1)认读生字,相同点:上下结构;
(2)交流识记方法。
(3)提醒关键笔画,师范写。
“尽”上面的尺撇捺舒展,下面的两点写在竖中线上,斜向平行。
“黄”上部宽边,中下部窄长,间距均匀,撇点上和下开底持平。
(4)生描红仿写。
(5)师生互评。紧扣要领评价,好的字打一个五角星
(6)修改,再写一个。
板书:
登鹳雀楼
站得高 看得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