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习方法漫谈3篇
大学学习方法漫谈一
有些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后,仍采用中学时期的学习方法,虽然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仍事半功倍,成绩低下,产生自卑感,有的甚至因此对学习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在大学里,除了要有刻苦专研、坚忍不拔的治学精神,还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如何以有限的学习时间,去掌握无限的知识,就需要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参与意识
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不足过多地依赖教师的帮助。提倡大学生对教师的讲课质询与分析、阅读和思考,不记硬背。知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一般说来,具有某种专长的个人,仅能对一、二门学科进行深入研究,而对其他学科仅能做一般性的了解。【大学学习方法总结5篇】大学学习方法总结5篇。不“博”就谈上不不“深,不深往往就失之于“博”。 二、注重知识的整体联系与整体结构 在大学学习中,必须要遵循整体性原则,把这种知识作
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来看待。列宁说:“每一概念都在和其与一切概念的一定关系中,一定联系中。”对任何知识的理解,总是以已有经验、知识为基础的。
三、学会假设问题
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善于从大家没有问题的地方作出假设,再用”举反例“的驳斥方法,一层层剥去假象,去伪存真。
四、对比
表面形式的相似性会引起错误的联想,消除方法就是对比法。
五、时间管理
当你踏进承成人高校的校门,你将面临新的环境和对学习、工作、家务的选择,可能使你感到困惑,但必须处理好上述之间的关系。在大学里的学习,不是热衷于获得高分,而以探求知识为动力去学习,手脚并用,学问思辨行统一。
六、学习方式的转变
非主流伤感文章 大学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索性学习,也就是一种学习方法的学习。未来社会变化十分迅速,一个人穷其一生,也不可能对某一个领域所发生的事情全部了解。这就突出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大学期间,老师传授知识,但重要的是给同学们一种解决学科问题的思维方法(思维方式)。
大学老师上课的一般特点:
1.一般只讲重点、难道。重点:基本理论。难点:学科上的分期问题。
2.教学进度快:信息量大。(博与专的结合)
3.教材与讲授不一定完全吻合,不同专业所需知识深度与宽度不同。
什么叫创业板 4.学习与考试(重点与难点)
5.重在思维方式的训练,培养学习能力。
大学学习方法漫谈二
名人 故事
同学们进入了大学,就要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有时候听到同学们埋怨老师教得不好,这里可能确实有老师的原因,但也有一些是同学们还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那么如何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呢?下面提到的这几个方面也许可以为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
第一,变被动型学习为主动型学习。在课程学习中,跟着教师学是必需的。但我们不可能一辈子跟着教师学。今天跟着教师学的目的是为了以后没有教师也能学。要做到以后没有教师也能学,我们现在就要训练这种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增强自主性,不要被动地学,而要主动地学。主动地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听课的时候要注意教师是如何处理教材上的内容的,如何提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慢慢学会拿到一本教材后没有老师也能自学。第二个层次是在听课之外还要根据课程要求主动预习,主动查和阅读参考书,主动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三个层次是除了课程学习外还要主动地学习其他内容,主动地处理好不同课程之间的关系,主动地处理好课程内的学习与课程外的学习的关系。当然,强调主动型学习并是说不要认真听老师的课,而是要在认真的基础上更加主动。
第二,变模仿性学习为研究性学习。模仿性学习(learn)把学习的重点集中在是什么、怎么
做上,而研究性学习(study)则把学习的重点集中在为什么、该如何上。强调研究性学习,就要求我们在正向思维的同时引入逆向思维,不要轻易地接受现成的结论,而要多进行一些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在收敛思维的同时引入发散思维,不要把注意力集中(收敛)在已有的结论上,而要向多个方面发散,多设想几种可能性,多考虑几种解决方案,在经过反复比较的基础上再选择一种最佳方案。
第三,变接受性学习为创新性学习。接受性学习,不论是简单的模仿还是在研究基础上的接受,毕竟只是继承了前人的智慧,而人类社会的进步就必须突破前人,不断地有所创新。要学会创新性学习,一是要善于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的或者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也有学者说:“也许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明显的问题”,“最难的问题在于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可以有正向、逆向、侧向和合向等几种。正向就是沿着已有的知识再向前推进一步,是发展;逆向就是反过来会怎么样,是修正;侧向就是向侧面引申开来思考,是扩展;合向就是把几个方面合起来思考,是综合。
当然,要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其实关键往往不在方法上,而是在态度上。因为主动型学习、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赋予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性,所以也需要学生有更大的自制力和自觉性。
大学学习方法漫谈三
大学好比一条珍珠项链,学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丝线,多姿多彩的活动和彩斑斓的生活是珍珠。切记,不要迷失在珍珠璀璨的光芒之中。
有人说:“大学四年没有挂过科、没有逃过课、没有谈过恋爱,人生不完整。”按此理论,我的大学人生极其不完整;也有人说“university”音译就是“由你玩四年”,但从我现在的工作经验来看,这种理解也是存在巨大偏差的。大学生活究竟怎样过,且听我跟你慢慢说……
大学就好像是一条珍珠项链,学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丝线,多姿多彩的活动和彩斑斓的生活是珍珠。珍珠固然夺目,但如果失去了丝线,也就失去了展现美丽的骨骼。切记,不要迷失在珍珠璀璨的光芒之中,努力学习依然是我们重要的使命与工作。
必修课的学习
重视基础、扎实学习。本科四年的学科学习本质上来看只是一个基础知识普及的学习,对于专业知识的深入与拓展涉及不多。所以,大一期间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从基础学科入手。我是法学专业的,大一第一门课是法理学(即法哲学),学起来真的是枯燥无味,与我想象的法庭上唇舌剑、慷慨陈词的场景背道而驰。当时没有任何学习法理学的动力,甚至想过放弃,但是后来发现一切基础知识都是后来学习学术发展的依据,在大三我参加模拟法庭活动时,慷慨陈词的很多内容也都来自基础知识的积累。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 注重兴趣、专业定向。学必修课还要充分考虑个人对于学科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科兴趣等方面。很多同学到了大三准备考研的时候才开始考虑是否要继续学习本专业的内容、自己是否对专业课学习有兴趣,这个问题我更建议大一学习专业课伊始就考虑。其实我们对于专业的兴趣分为两方面:一是开始就有浓厚的兴趣;二是在学习中培养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兴趣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我们要准备好在学习中积极培养对于专业的兴趣、定位专业发展方向,让自己最终顺利选择考研升学的专业以及学校,同时对于以后择业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关注授课重点、感受人文气息。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学习重点的梳理,特别是对于听课笔记的总结。在大学中,完整的笔记就是最好的考试复习材料和考研的专业课复习材料,甚至可以复印后“内部销售”的。所以,在大学中要学会记录课堂内容,并且能够及时整理总结学术重点,对于个别重点问题,可以到图书馆进行资料查阅做进一步的研究学习。
此外,大学教师讲课多半是“枯燥”的,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只注重形式和内容,因为你在毕业之后会发现,大学老师授课中所传授的是一种思想、方向和人文精神,而这个是不需要任何形式去包裹的。所以无论你认为课堂的内容有多“无聊”,也希望你能够从发现思想、发现人文精神的角度去感受教师的个人魅力。在这种自由的人文精神中成长是快乐的,希望你能够真正去体会。
专业知识内化和外化的过程。我们都很清楚,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事情的成败,EQ有时要比IQ更重要。高中时也许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完善自己的性格,提升自己的情商,但上了大学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平台去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我们应该去刻意培养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品格:自信、开朗、毅力、目标明确、高效执行等等。除此之外,我
15万左右车推荐在大学学习法学的时候还去刻意培养自己的专业性格,如:客观看待一切问题、公平、一切重视证据等。这些都是大家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必备的,如果我们在大学中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后工作起来会更得心应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