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经济
CONSTRUCTION ECONOMY
第 41 卷第 S2 期2020 年 12 月
Vol.41 No.S2Dec. 2020
摘要:旅游型小城镇作为特小镇的典型代表,其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格局存在密切联系。针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以安徽铜陵大通镇为例,构建旅游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此定量分析旅游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的协调发展程度,在上述基础上提出大通镇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协调提升策略。关键词:旅游型小城镇;产业发展;空间格局;耦合关系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1X (2020)S2-0270-05DOI :10.14181/jki.1002-851x.2020S2270
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Pattern
of Tourism Small Towns :A Case Study of Datong Town ,Tongling City ,Anhui Province
ZHANG Quan ,KE Xi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r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601,China )
Abstract :
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own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owns. In view of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oth ,this paper takes Datong town of Tongling City in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construc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pattern of tourism small towns ,establishes the coupling degree model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quantitatively analyzes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small towns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pattern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propose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pattern of harmonious promotion strategy.Keywords :
tourism small tow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patial pattern ;coupling relationship 1 引 言
2020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特小镇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着重强调特小镇应依据自身
基础,打造集聚产业,注重产业特发展,实现产业与人文、城镇空间融合,强化城镇空间高效集约利用,在推动经济产业升级的同时需要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
发展作为小城镇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城镇空间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表现形式,分析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状态,能够为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协调发展提供有效策略。
目前有关小城镇的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耦合关系的研究较少,更多的是定性的探讨,无法以直观的数据化方式体现二者耦合协调度。本文通过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旅游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的耦合关系,构建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评价指标体系,对产业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并以大通镇为实证,根据实证结果提出针对性协调提升策略。
*基金项目:2018年度安徽省社科普及规划项目(GZ18006)作者简介:张泉,男,生于1976年,安徽合肥人,副教授,研究方向:
城乡规划与设计。
收稿日期:2020-12-06
旅游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耦合关系研究
*
——以安徽铜陵大通镇为例
张泉,柯鑫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第 41 卷 第 S2 期·271·
张泉,等·旅游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耦合关系研究
2 旅游型小城镇概述
2.1 旅游型小城镇特征及分类
旅游型小城镇是指依托自身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生态等资源,形成以旅游观光、旅游服务等相关产业链的小城镇。由于资源不同,发展过程不同,旅游城镇类型也各有差异。按照城镇功能可以分为休闲度假型、观光游览型和通道商贸型;按照开发模式,可分为旅游服务型、资源主导型、和复合型三类;按照城镇发展动力,可以分为区位驱动型、资源导向型、产业带动型、创意再造型四大类型。总体上,旅游城镇产业结构以旅游观光及旅游服务构建为主,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相互促进共生。合资自主品牌
2.2 旅游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
旅游城镇的产业发展主要以旅游业为主,但由于各个小城镇发展状况有所差异,旅游起源也各不相同,总体的产业发展进程可分为萌芽开发、规模扩张、稳定巩固、衰弱转型五个阶段。通过对国内外城镇空间布局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分析,认为有关城镇空间布局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城镇为研究对象,另一种是以单个城镇作为研究对象。本文研究的是单个城镇镇域空间与产业的耦合发展。
3 旅游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耦合机理分析
3.1 旅游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耦合关系的动力因素
通过对产业发展动力因素的分析,能够科学地选取耦合指标。旅游城镇的发展不仅有自身内在动力的影响,外部市场的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在相关理论研究中,资源因素、区位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影响旅游城镇发展的三大要素。
3.1.1 资源因素
按旅游资源的物理属性可将其分为硬性资源和软性资源。硬性资源包括自然风景、人文古迹和游乐设施等。软性资源包括地域文化、科技创新、旅游服务等,是小城镇旅游发展的主要基础与内核动力。
3.1.2 区位因素
小城镇发展受到地理、经济以及交通的影响。从地理区位看,位于生态、文化资源集中区的小城镇资源优势明显。从经济区位来看,表现为与经济中心或主要旅游市场的距离。交通区位则反映了小城镇的交通可达性。
3.1.3 环境因素
小城镇发展的外部环境影响主要来自政策环境的引导,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外部资本的注入。3.2 旅游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
3.2.1 旅游产业发展推动城镇空间建设
城镇空间的演变是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复杂转变过程。城镇空间演变的重要动力机制是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会推动相关公共服务设施、商业设施以及道路交通设施的开发和建设,实现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3.2.2 城镇空间完善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旅游景点、旅游区的开发奠定了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完善的城镇用地布局、产业布局能够优化城镇旅游空间。旅游资源和旅游空间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将会增加旅游产业总量和游客接待量,从而逐渐形成综合的旅游产业链,推动旅游发展。
3.3 旅游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耦合关系的表现形式
深刻分析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耦合表现形式,有利于相关耦合指标的有效选取。旅游城镇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耦合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为四种。第一种为耦合状态下的用地结构,从其用地布局可以看出,旅游接待区一般布置在镇区中部,且集中布置商业服务设施,部分拥有丰富文化、生态资源的旅游城镇还会通过划定禁建区、限建区来保护生态、人文历史资源;第二种为耦合状态下的产业布局,旅游产业从根本上改变了城镇的产业结构,并逐渐成为小城镇的主导产业,从而影响城镇的整体空间布局;第三种为耦合状态下的基础设施,小城镇若想发展旅游行业,必定要完善地方的交通条件与基础设施建设;第四种为耦合状态下的环境优化,宜居环境是旅游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达到高质量耦合的重要表现,强调城镇内的生态环境建设。
4 研究数据与方法
4.1 数据处理与指标体系构建
4.1.1 数据处理
本文为消除不同计算单位之间的差异,将采用较为适用的极差标准化法处理原始数据,将各项指标转化为无量纲数值,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方便汇总计算,
建筑经济2020年·272·
正、负向指标处理如下:
x ij'=
x ij-x j min x j max-x j min
x ij'=
x j max-x ij x j max-x j min
其中:x ij表示第i个样本的第j项指标值,x ij'为x ij的无量纲标准化值,x j max则表示所有样本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x j min则表示所有样本第j项指标的最小值。4.1.2 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研究有关旅游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机理的相关文献,参考其在旅游产业和城镇空间的常用指标变量,构建旅游产业与城镇空间耦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各级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比率指标的计算,检验矩阵一致性,确定判断矩阵是否有效。同理进行指标层对准则层的判断矩阵一致性比率指标检验,其结果同样合理有效。
表1 旅游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耦合关系评价体系及权重
系统层准则层指标层单位属性权重
U1产业发展0.5000旅游资源条件
0.2132
旅游资源价值-+0.0426
知名景区数量个+0.0853
品牌旅游项目数量个+0.0853产业发展水平
0.1129
旅游产业增加值亿元+0.0565
旅游业就业人员比重%+0.0565
配套设施建设
0.0649
星级宾馆数量个+0.0096
停车场面积m2+0.0149
餐饮业质量-+0.0278
住宿业床位数个+0.0126经济区位
0.0492
500km内区域特大城市数量个+0.0246
距中心城区的距离km-0.0246
市场环境
0.0598
年均旅游人数万人+0.0239
游客人均停留天数天+0.0239
入驻旅游企业数量个+0.0120
U2城镇空间0.5000经济结构
0.1020
人均GDP万元+0.0255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0.02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0.0510
人口结构
0.0858
人口密度人/km2-0.0140
城镇总人口万人+0.0463
城镇化率%+0.0255
交通结构
0.0798
对外公路密度km/km2+0.0319
距最近高速路口距离km-0.0160
道路与交通设施面积m2+0.0319
用地结构
0.2325
农村居民点用地占比%-0.0635
城镇建设用地占比%+0.0635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比%+0.0258
买茶居住用地占比%+0.0290
公用设施用地占比%+0.0104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占比%+0.0258
绿地与广场用地占比%+0.0151
第 41 卷 第 S2 期·273·
其中:D代表耦合协调度;T代表两个子系统的综
合协调指数;α和β为待定系数,二者各自在系统中
的重要程度决定最终取值,同时二者的和为1,此处取
α=β=0.5。
D的取值区间为[0,1],其耦合协调类型及其划分标
准如表3所示。
5 大通镇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耦合关系实证
5.1 大通镇概况
大通镇位于安徽省铜陵市西南部,是长江沿岸的千
年古镇,面积为77.97平方公里,人口约2.5万人,距世界
名山黄山仅180千米,距佛教名山九华山90千米,多条公
路、高速、铁路穿境而过,是皖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也是皖南旅游的北大门。境内人文历史遗迹众多,被评
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中国特小镇”“国
家4A级旅游景区”等。近年来围绕旅游产业,大通镇积
极实施“旅游+”战略,旅游产业与城镇建设整体呈加
速上升趋势。
5.2 大通镇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耦合协调度分析
通过模型及数据运算,得到大通镇2010-2019年的
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格局的耦合协调度数值,参照耦合
企划案范文
张泉,等·旅游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耦合关系研究
表3 耦合协调类型及其划分标准
耦合协调大类耦合协调度值耦合等级协调状态U1(x)>U2(x)U2(x)>U1(x)
失调不适类
0≤D<0.11极度失调产业发展领先城镇空间超前0.1≤D<0.22严重失调产业发展领先城镇空间超前0.2≤D<0.33中度失调产业发展领先城镇空间超前0.3≤D<0.44轻度失调产业发展领先城镇空间超前
濒临失调类0.4≤D<0.55濒临失调产业发展领先城镇空间超前勉强协调类0.5≤D<0.66勉强协调产业发展领先城镇空间超前
协调发展类0.6≤D<0.77初级协调产业发展领先城镇空间超前0.7≤D<0.88中级协调产业发展领先城镇空间超前0.8≤D<0.99良好协调产业发展领先城镇空间超前0.9≤D≤1.010优质协调产业发展领先城镇空间超前
4.2 综合评价指数模型
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即综合指数评价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评价方法。本文在构建旅游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耦合关系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借助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分别对旅游产业与城镇空间的综合指数进行测算,能够更为准确的反映旅游型小城镇旅游产业系统和城镇空间系统的发展状况。计算公式为:
U= n
1
W i C i
其中:U为某个系统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数值;W i 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占比;C i为第i个指标在无量纲化处理之后的评价数值。
4.3 耦合度模型构建
耦合度是反映系统内部序参量与系统内部协同作用的一个基本度量,可以用来描述各系统或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计算公式表示为:
C= U1×U2
(U1+U2)2
其中:C为耦合度,U1与U2分别为旅游产业与城镇空间系统的综合水平。
C越接近于1,表明系统间的耦合度越强,反之,耦合度越弱。耦合阶段划分标准如表2。
4.4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耦合度模型只能反映系统间相互作用程度,无法确定系统耦合度是否为正向耦合,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本文在耦合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以此计算判定两个系统之间良性耦合程度的大小。计算公式表示为:
D=CT
T=αU1+βU2
表2 耦合阶段及其划分标准
耦合等级耦合度值耦合状态0C=0无序状态
10<C≤0.3低水平耦合状态
20.3<C≤0.5拮抗耦合状态
30.5<C≤0.8磨合耦合状态
40.8<C<1.0高水平耦合状态
5C=1.0有序状态
建筑经济2020年·274·
协调度标准表分析耦合状态。从表4中的数据结果来看,虽然大通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协调度呈历年增长的趋势,但整体仍处于失调阶段。自2016年转变为濒临失调后,逐渐呈现出由失调转变为初级协调的趋势。由此可见,大通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协调起点虽然较低,但具有较大的发展提升空间。随着城镇空间科学建设、产业发展统筹规划落实,大通镇在“十四五”期间达到协调状态的趋势明显,但由于当前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较低,未能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互助机制,因此未来在产业发展和城镇空间的协作与综合提升上需要加大投入。
5.3 大通镇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耦合优化策略
5.3.1 耦合机制层面——优化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协调发展机制
强化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摒弃过去片面发展、主观建设的思维,进行产业发展和城镇空间协调的客观分析,建立大通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协调的指标体系。由政府、公众和旅游开发公司成立耦合协调工作小组,建立定期的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发展的指标考核,跟踪二者耦合协调程度。以数据量化方式分析产业、空间发展问题,并针对性的优化二者协调程度,最终实现城镇空间助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城镇空间优化的协调发展模式。5.3.2 旅游产业层面——塑造优势旅游品牌、形成特化旅游产业体系
旅游资源开发不足、产品竞争力弱、产业体系无特、整体知名度不高等是当前大通镇旅游发展的主要困境。应突出打造“江豚小镇”“电影小镇”“皖南旅游第一站”三张名片,对接市场需求。在生态上突出长江特、江豚资源,完善江豚保护基地,打造国内唯一的野生江豚观光游。文化上挖掘千年古驿和民国港口的文化底蕴,依托现有古镇资源,建设长三角地区一流影视基地和衍生旅游度假区。区位上利用皖南门户优势地位,依托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巨大影响力,建立特化旅游产业体系,吸引前来皖南旅游的各地客源。5.3.3 产业协作层面——构建旅游开拓、工业固本、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大通镇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底蕴深厚,未来开发潜力巨大。在自身农业产业优势不明显以及工业转型的背景下,面对未来铜陵江北新区的建设,大通镇应当抓住区位优势,力争成为区域旅游中心。通过发挥旅游资源的基础优势,逐步建立以第三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在实现工业转型与稳固提升的同时,打造田园休闲游与工业观光游相结合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5.3.4 城镇空间层面——坚持生态优先、设施升级、服务产业民生原则
大通镇的旅游发展、城镇空间建设应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底蕴。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做好长江沿岸自然环境、山体风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良性保护。借助城镇空间助推旅游产业发展,新建一批知名旅游项目,同时考虑城镇空间形态和文化遗迹保护,制定城镇历史风貌保护规划。要提升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推动酒店服务、市政美化、基础道路优化等进一步升级,使城镇空间具有满足服务产业与民生需求的双重功能。
参考文献
豆瓣唱吧等106款APP被下架[1] 曹炳汝,孙巧.产业集聚与城镇空间格局的耦合关系及时空
蛆虫养殖演化——以长三角区域为例[J].地理研究,2019(12):3055-3070.
[2] 胡仲园.旅游型小城镇空间布局演变研究[D].南京:南京工
业大学,2016.
[3] 赵潇.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关系研
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
[4] 张婕.安徽省旅游特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合肥:
安徽建筑大学,2017.
[5] 王兆峰,余含.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耦合发展
研究[J].经济地理,2012(7):165-171.广发信用卡额度
[6] 董慧.安徽省大通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山东
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2):7-9.
表4 大通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协调度及等级
年份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U10.0120.0230.0890.1160.1930.3230.4110.4280.4730.500 U20.0140.0630.1120.1600.2190.2750.3190.3640.4280.477 D0.0810.1380.2230.2610.3210.3860.4250.4440.4740.494耦合等级极度失调严重失调中度失调中度失调轻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濒临失调濒临失调濒临失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