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2016年/10月/20日/第001版情人节相遇的唯美句子
甘肃迈上金融扶贫“新长征”
本报记者李大萍刘音妤通讯员许朝阳
1934年11月,以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地区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正式建立,这块根据地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地域辽阔的西北革命根据地,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提供了落脚点,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至此,历时两年、转战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会宁因而留名史册,被称为“会师县”。80年过去了,在这片光荣的“红圣地”上,如今也开启了金融扶贫的“新长征”。
会师之地的金融扶贫经
“会宁,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红军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事业打开了新局面,翻开了新篇章。如今,在金融部门的“保驾护航”下,会宁13.26万贫困农户正奔走在发展特产业、共同脱贫致富的新长征路上。
圣诞礼物送什么比较好家住会宁县太平镇大山川村的薛强是金融助力发展产业脱贫中众多贫困户的一个缩影。
世界人口第一大国3年前,在农行太平镇分理处3年期5万元双联惠农贷款的支持下,薛强买了套简易的空心砖加工设备,在自家庭院办起了一个空心砖加工作坊,每年销售收入近20万元。今年,临近村子出现了3家“竞争对手”,让薛强萌生了转型的想法。再加上农行的双联惠农贷款即将到期,他打算先还清贷款,再从农行申请5万元贷款,在自家院子旁边挖了个鱼塘,明年开始养鱼。
在这个拥有1400多户的大山川村,贫困人口占到40%左右。2013年时,薛强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但通过发展产业,他很快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金融与特农业产业的结合,为老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空间。今年以来,农行太平镇分理处已为大山川村200多户村民发放双联惠农贷款1400多万元。在贷款的支持下,大山川村大力发展农业特产业,已形成以蔬菜大棚种植为主,牛、鸡及珍禽养殖等多种致富产业齐头并进的格局,全村已建成各类种养殖合作社10多个。在会宁县,当地政府实施“111122”农业产业提升工程,全力打造“1+N”产业助农增收模式,按照扶持1万户贫困户重点发展特种植、1.5万户贫困户重点发展养殖业、0.51万户贫困户主要通过劳务输转、多种经营等渠道增收,老区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产业的良好发展形势又为金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目前,我们为太平镇村民发放的贷款,没有一笔不良。”农行太平镇分理处主任姜映福告诉记者,农行采用“协会+农户”和“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3到5户农户联保发放双联惠农贷款,一方面解决了农民贷款缺乏抵押物的问题,能够较好地控制风险;另一方面,双联惠农贷款按照基准利率发放,财政进行贴息,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贵的问题。哀伤的句子
贷款两难问题的解决,搬开了老区农民发展产业脱贫路上的绊脚石,形成了金融助推脱贫的强大动力。截至今年8月末,会宁县已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2.67亿元,100%覆盖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县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8亿元,惠及1.6万老区农户。
庆阳金融扶贫的典型示范
2016年3月29日,在人民银行庆阳市中心支行会议室里,庆阳市1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一把手”,19家当地保险和证券公司主要负责人,庆阳市政府办公室、发改委、金融办等8个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参加“金融扶贫典型示范行创建活动”启动仪式。庆阳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289个贫困村、27.37万贫困人口,占全省的9.5%,贫困发生率高出全国6.23
个百分点,扶贫任务任重道远。
创建金融扶贫典型示范行,是庆阳市打造的一项特化金融扶贫创新工程。面对千差万别的扶贫对象,庆阳在精准上做文章,一方面,以金融扶贫典型示范行创建为抓手,建立起覆盖所有贫困农户、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扶贫体系;另一方面,以落实金融扶贫主办行制度为抓手,在金融部门对口帮扶的68个扶贫村开展“金融精准扶贫示范村”创建活动,为每个示范村确定主办银行,构建“一对三”(行对村、行对企、行对户)金融精准扶贫新模式,金融扶贫直接精准到村、到户、到企。
2022年7月最吉利的日子在金融扶贫典型示范行创建活动中,庆阳将创建工作任务进行了条块化分解,确定了农业银行庆阳分行为“双联贷款助推脱贫攻坚示范行”、邮政银行庆阳分行为“双业贷款助推脱贫攻坚示范行”、兰州银行庆阳分行为“金桥工程贷款助推脱贫攻坚示范行”,人行正宁县支行为“支农再贷款助推脱贫攻坚示范行”、人行庆城县支行为“扶贫再贷款助推脱贫攻坚示范行”、庆城县农村信用联社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助推脱贫攻坚示范行”。为推动示范行扎实有效开展工作,人行庆阳市中心支行还与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分别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把创建工作纳入金融机构综合评价体系和人民银行县支行综合考核。
自创建开始以来,农行庆阳分行通过实施“四个一批”(提升一批、拓展一批、置换一批、推出一批)工程,大力推进双联惠农贷款转型发展,促使“双联惠农”贷款实现“小额”到“大额”、“贫户”到“富户”的转型,切实增强信贷扶贫的可持续性。邮储银行庆阳分行通过加强与各县区金融办、财政局、畜牧局等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采用三户联保、农户保证和抵押等多种抵押担保方式开展“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贷款发放。兰州银行庆阳分行通过进一步完善信贷流程、向边远山区增派扶贫专用车等方式提升了“金桥工程”贷款发放效率。人行庆城县支行通过用活用好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今年前8个月累计向辖内两家法人机构投放支农、扶贫再贷款2.1亿元,撬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累放5.85亿元,余额达到12.98亿元,受益农户10074户。人行正宁县支行侧重于加强支农再贷款的政策宣传和产业引导工作,今年前8个月累计向正宁县农村信用联社发放支农再贷款2.1亿元,撬动县联社运用支农再贷款发放涉农贷款6.39亿元。截至8月末,庆阳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21类精准扶贫贷款8
1.46亿元,余额达到203.16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31.94%,其中6家创建单位累计发放特精准扶贫贷款12.99亿元。
老区金融扶贫形成合力
交通违章怎么交做好金融扶贫,既是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老区人民的殷切期望。近年来,人行兰州中支协调地方政府,先后组织实施了金融扶贫攻坚行动和金融精准扶贫工程,开展老区信用提升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引导全省金融机构支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为老区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着力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大力推进信用乡镇、信用社区、信用企业、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强化农户诚信意识。人行庆阳市中心支行自主研发建成的《农户信用信息综合评级系统》已实现了涉农机构农户信用信息的建档立卡、数据汇集、综合评价和联网查询。目前,系统信息采集已覆盖庆阳市90%以上的农户,为55万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评定了信用等级,累计查询农户信用评级报告6.9万多次,信用村镇创建率达到100%。
为提升老区金融基础服务水平,甘肃金融机构增设服务网点,设立村级金融便民服务点,将金融服务进一步向行政村延伸,消除了老区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目前,甘肃革命老区已累计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4079个、ATM和POS机等自助设备机具2.2万个,基本实现了有网络的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
2020年与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是甘肃对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在自然条件艰苦的革命老区,以“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为指引,发扬“面向众、坚定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主要内容的南梁精神和“领
导苦抓、众苦干、社会苦帮”的会宁“三苦扶贫精神”,甘肃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金融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