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旅游产业集发展策略研究
药剂师考试报名条件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
14
加权平均数公式
经济理论辽宁旅游产业集发展策略研究
黄 雪
(沈阳师范学院,辽宁沈阳110030)
摘要:本文提出了旅游产业集的概念,特征,并对辽宁旅游产业集战略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发展策略
一、旅游产业集的概念
根据波特的定义,产业集是指在某特定领域中,一在地理上邻近、有交往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联结比较典型的产业集,而且企业之间有着广泛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关系交错复杂的网络,产业集是一个网络组织。结合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特点,参考国内外学者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意思
关产业集内涵的界定、本文认为旅游产业集是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旅游相关企业在某一特定区域内通过网络,产品链或战略规划聚集,为获得规模经济与聚集效应,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需求建立起一种新型企业组合形式。
二、旅游产业集的特征
1 地域集中度高
段组词旅游产业集作为一个主要连接旅游主体(旅游者)和旅游客体(旅游对象)的产业体,依托诸多旅游吸引要素而形成的各类旅游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因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导致产生集聚点,进而产生旅游产业。这些企业或部门包括旅游资源的开发产业;旅游构成要素产业,营造良好的旅游社会、自然环境的相关产业。因彼此间的横向、纵向联系而围绕旅游资源形成集聚。
2 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特征
规模不同的各类旅游产业集涵盖了众多旅游吸引物,还包括各类相关配套设施,它们特各异、彼此依赖,形成各具特的专业化功能分工与互补协作现象。集内部既存在生产同质性旅游产品的部门为争夺客源市场而发生激烈地竞争,也存在企业间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关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和相互合作,形成了不可替代的社会资本,由此推动了旅游企业的创新和集的持续发展。
3 依托与关联性强
旅游产业集的各构成部门、行业是一个统一的整合体,在空间地域上表现为各部门、各行业的分工与协作,彼此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如果相关联的企业配套率低,旅游产品就会因该地区缺少某类企业而丧失某种功能。旅游产业集通过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扩张,拓宽了旅游市场,优化了集区的产业结构和收入结构,提升了整体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发展辽宁旅游产业集的意义
开发旅游产业集是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重要载体,是扩大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实现新飞跃的迫切需要,不仅对辽宁的长远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而且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统筹区域发展、实施全国总体发展战略部署,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有利于促进辽宁区域旅游产业创新,促进旅游产业的内部合作产生巨大的产业资本吸引力,旅游产业集能够提高旅游目的地的产业资本吸引力,包括对旅游者、旅游开发投资商、旅游供应商、旅游专门人才等的吸引力,也有利于形成区域旅游品牌。
四、辽宁旅游产业集发展现状
目前辽宁省已初步形成三大板块发展格局:一是以沈阳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经济区;二是以大连为龙头的辽宁五点一线的沿海经济带;三是辽西锦州湾沿海城市。
1.辽宁中部区域通过中心城市沈阳的经济辐射和吸引,与周围经济社会活动联系紧密的地区形成的 区域经济共同体 。该区域以沈阳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六市。从地图上看,以沈阳为轴心的150公里范围内,共有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和铁岭七座城市。七城市共有人口2134万,占辽宁中部区域省人口总数近50%;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接近辽宁中部区域省面积的45%;GDP接近辽宁中部区域省的60%。就此距离而言,这是全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密集的城市。近年来,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一体化的形态和特征日益凸现,是世界上特别是东北亚地区少有的都市密集区,更是我国最重要、最具发展潜质的经济区之一。
2.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正在建设中, 五点 包括沿渤海一侧的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以及沿黄海一侧的辽宁丹东产业园区、大连庄河花园口工业园区。在开发五个沿海重点发展区域的基础上,辽宁还规划建设一条西起葫芦岛市绥中县、东至丹东东港市,全长1443公里的滨海公路,形成了贯
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
经济理论研究15
穿全省沿海地区、促进扩大开放的 一线 。
3.辽西锦州湾沿海城市目前发展相对滞后,跨锦州、盘锦、葫芦岛三个地级市,是统筹协调的难点,整合振兴对于统筹辽西乃至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对于辽西沿海城市在环渤海经济区域整合发展的分工格局中准自己的位置,认清发展的空间及最优目标尤为重要。
五、辽宁旅游产业集存在问题
1.由于旅游资源的区位、质量、优势、管理等原因,各地区旅游发展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沈阳与大连无论是在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还是在国内旅游收入方面都占明显优势,2007年沈阳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553万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
2.7亿。大连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24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5亿元。2007年沈阳、大连旅游收入比重远大于其他城市。沈阳、大连两个城市在接待国内旅游人数与国内旅游收入占到绝对优势,但是没能充分发挥沈阳作为辽宁中部旅游中心城市、大连作为辽东半岛旅游龙头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辽宁大区域旅游之间相互联合、协调发展不够,不能把互补性比较强的旅游景区、景点联系起来并发展成为合作伙伴并组织到区域合作的线路中形成共同的旅游网络产品,从而达到一种共赢的结果。
2.旅游企业存在无序竞争行为
目前,辽宁旅游企业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无序竞争。在已经初步形成的旅游集区域中,竞争
行为要远大于合作行为。旅游产业的各参与主体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片面追求各自的经济利润最大化,集成员之间存在着无序竞争、信息封锁,缺乏有效的产业分工机制和战略定位,从集成员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看,处于产业链各环节中的成员之间协调不够,合作不够,缺乏共同创建集品牌和营销网络的意识,缺乏有效的产业分工机制,忽视了集效应,从而影响整个地区旅游产业效率的提高和竞争力的提升。
3.旅游产业网络尚未形成集核心产业和相关支持产业及实体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旅游产业网络尚未形成。辽宁省目前旅游产业通常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在旅游吸引物外围聚集着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区域内部交通、纪念品零售、娱乐设施等服务性产业,产业之间缺乏联系,缺乏能为旅游产业长远发展提供支持的产业如旅游产品开发企业、当地旅游产品创新开发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服务的外围如金融、通讯、园林、海关、保险、公安、卫生保健、建筑、房地产、媒体、绿化、环保等实体的支持。产业集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其相互结网、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目前辽宁省不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以及产业企业在业务上的关联并不多,导致合理的分工协作网络尚未形成。
四、发展辽宁旅游产业集的策略建议
1.加强旅游产业集的战略构想和规划设计。在推动
鬼节出生的人叫天胎辽宁省旅游产业集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完全依靠市场的机制去形成显然是不行的,这几年的发展
就表明了一切。在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后,政府应提高对产业集的认识,并对产业集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扶持。首先应加强旅游产业集的战略构想和规划设计,作为一种盛行于世界各地的、行之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中部城市,沿海经济带及辽西城市应进行统筹规划,全面发展。
2.集内部企业应注重分工协作
旅游产业集内部企业应该既有竞争也有合作,要按照集的思想将旅游业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有意识地详尽规划特旅游集,通过集内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及体协同效应,形成区域品牌,扩大影响,获取竞争优势,提升整个区域旅游集企业的创新能力,共同应对市场冲击,降低风险,增强旅游业安全。集内企业在发展与成长过程中应注重协调问题,有效的合作产生协同效应,需要加强管理,为集内的企业提供有竞争力的外部环境。集成长需要有催化剂、营养源、相互依存的企业网络、支持性因子,它们是构成良好的成长环境的基本因素,企业家和较高的企业家创新精神是集成长的动力。这些外部条件和环境的提供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加以引导,政府在集健康成长中起主导作用。
3.构建辽宁统一的旅游信息网络和营销网络平台
构建辽宁统一的旅游信息网络营销平台,就是在构建网络平台时要打破以往网络平台的单一功能,努力拓展网络功能空间,增强网络平台的互动性能,使该平台成为国内和世界多角度全面了解辽宁旅游
的窗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辽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市场营销的支撑。作为一个由14个市组成的旅游区域,应成立一个统一的营销网络,通过这个营销网络用一个声音说话。一方面要以辽宁的整体形象进行旅游资源的强势推广,另一方面更要在形象宣传中突出旅游产业集独特风格和形象,以吸引海内外游客。参考文献:
[1]迈克尔 波特.竞争论[M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210.[2]王缉慈.关于中国产业集研究的若干概念辨析[J].地
理学报,2004,(s1):47-52.[3]辽宁省统计局.2008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大学英语b级
公报[R].沈阳:辽宁省统计局,2008.[4]辽宁省旅游局.辽宁省旅游业发展2007年度报告[R].沈
阳:辽宁省旅游局,2007.作者简介:
黄雪,沈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0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