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案《出塞》《夏日绝句》《凉州词》教案
  2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塞、秦”等8个生字,会写“塞、秦”等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能结合注释,说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读诗后的体会。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能结合注释,说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读诗后的体会。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千秋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涌现出无数具有英雄气概的人物。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数英雄好汉用铮铮铁骨立下民族风骨。今天,就让我们吟诵古诗,感受古人的豪迈之气。
二、听读《出塞》,初感吟诵之味
1.(出示课件)听读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名诗《出塞》,理解诗题。
2.交流:听读此诗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1)诗写得很有气势,因为读得很有气势。
(2)这是一首写边塞生活的诗。
    3.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
4.设疑引发思考:唐代诗人王昌龄由于七绝 写得好被人们称为“七绝圣手”,而这首《出塞》
被后人推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唐代名诗比比皆是,为什么称这首诗是压卷之作呢?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梦回一千多看前的唐朝,走近王昌龄,走近《出塞》。
羊绒衫怎么洗
三、理解古诗,诵读《出塞》
1.朗读《出塞》,根据注释,初步了解诗句意思。
2.小组内交流,检测自己是否已了解诗意。
(1)秦时明月汉时关:自秦汉以来,明月始终高悬于边关要塞之上。
(2)万里长征人未还:边防战事连年不断,万里出征的人久久不见回返。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有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世。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
3.反复朗诵,感受其典型的情景、精炼的语言。
四、品读《出塞》,感受压卷之气
1.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评读。
    思考:在听其他人朗读时,你从诗句中又得到了什么新体会?
2.品“秦时明月汉时关”。
(1)读第1句,抓住“关”字想象:看到“关”你能想到什么?
预设:战争。(追问:这是多久的战争?是三年五载的艰难吗?看看,秦汉到唐,那里千年之战。)
火炬之光 技能(2)想象:戍守边关的战士,看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会想到什么?
预设:看到明月想到家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将士们怀有浓浓的思乡之苦。
(3)指导读:千年之战应该读慢一点,语词之间要绵长一些,透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3.品“万里长征人未还”。
(1)战争有多久,思乡就有多久;环境有多苦,战士就有多苦。这些战士能回到家乡吗?
(2)学生自由讨论,感受边塞之苦。
预设:“古来征战几人回?”“纷纷几万人,去者无生还。”很多战士在残酷的战争中失去了生命,再也回不到家乡,见不到亲人。
4.品“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龙城飞将”是指谁?他有什么特点?
飞将军李广。他神勇无比,有诗为证:“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他抗击匈奴、杀敌英勇,使敌人闻风丧胆;他镇守边关多年,使匈奴多年不敢侵犯。
(2)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正品化妆品作者表达了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表现出将士们镇守边关,抵抗外敌的气度,洋溢着爱国激情。
    (3)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朗诵全诗。
五、朗读《凉州词》,读出节奏感
1.我们接着来学习唐朝著名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与同座对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读后检查朗读效果。
4.教师范读,指导读出节奏。
六、自由朗读,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感,借助注释说说诗意。
2.小组交流,理解诗意。
(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把香美的葡萄酒倒进夜光杯中,将士们正准备畅饮夜光杯里的葡萄美酒,马背上传来催促出征的琵琶声。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请不要笑话我们醉卧沙场,自古以来出征打仗有几个人能回来?
    3.分组赛读。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出塞》《凉州词》。
板书设计
出塞
王昌龄
明月、边关——悲
思良将、建功业——壮
第二课时
一、回顾古诗,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出塞》《凉州词》,请大家一起背诵这两首诗。(学生一齐背诵)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品读《凉州词》和《夏日绝句》。
二、细读《凉州词》,悟诗情
1.品“葡萄美酒夜上杯”。
(1)展开想象:读这句诗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醉人的葡萄酒、那精致的夜光酒杯闪着亮光盛满了香甜的美酒
【引入资料:(出示图片)同学们,这就是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域胡人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凉州往西就是新疆的吐鲁番,那里可是盛产葡萄美酒和夜光杯的地方。】
(2)追问:这样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让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场景?你想想到些什么?
预设:碰杯声、欢笑声,劝酒声,多么欢快的气氛啊。这情景使人异常兴奋. 
2.品“欲饮琵琶马上催”。
(1)将士们刚要举杯豪饮时,你们听,什么声音传来了?(急促的琵琶声。)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什么?
预设: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战士们赶快奔赴战场。边关的战事多频繁、多紧急啊,战士们刚要举杯饮酒就要上战场了。
(2)指名读、分组读:这场酒宴真是非常隆重,有欢快的琵琶声,有醉人的美酒,酒宴上人声鼎沸、酒杯交错,谁来读出这样盛大的场面。
3.品“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过渡:激越的琵琶声,让我们在场所有的将士们兴致飞扬,诸位老兄,我有点醉了,想告辞了,你们想对我说什么?这样难得的盛宴就应该一醉方休。
预设:怕什么,醉就醉吧,醉卧沙场,不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吗?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指名读,读出“醉卧沙场”的那份潇洒从容。
(3)想一想:你从“几人回”中读出了什么?小组讨论汇报。
  预设:自古以来边关烽火难熄,多少将士血洒疆场!多悲凉啊!正如王昌龄在《出塞》中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多少将士就这样到了戍边再也没回来啊。
  4.体会悲壮的意味。
(1)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有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戌边、前仆后继,这是为什么?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古至今戌边的战士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拼死沙场、寸土不让,他们的死是悲壮的,更是豪迈的。
(2)教师引读:正是因为将士们有这样的豪迈的气度,才有醉卧沙场的潇洒从容。(全班读。)
(3)总结全文,回归整体:《凉州词》短短四行,二十八个字那盛大的场面让我们闻到了醉人的美酒,看到了将士们一醉方休、醉卧沙场的那份潇洒从容,全诗前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抒发了戍边将士为国捐躯的悲壮与豪迈。
2022假期三、初读《夏日绝句》,理解诗意 
1.导入: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市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李清照的词成就最高,多是离愁别绪,婉约缠绵。她也写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宋代才女——李清照,一起走近她的这首千古绝唱:夏日绝句。
2.教师导读: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3.提问:同学们听出老师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首诗吗?(悲愤、激昂)
汶川地震灵异现象
4.请三、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想一想诗句含义。
5.分小组理解讨论。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
五、思考讨论,品读诗句
1.“项羽”是什么人?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2.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
3.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李清照,一个柔弱的女子为什么要去思念一位千年以前失败的英雄呢?这和她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直接的关系。下面我们回到民不聊生的南宋!
靖康耻: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
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饱受战争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
4.与项羽相比,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资料,谈一谈。
5.教师引导,诵读《夏日绝句》。     
写小说技巧六、布置作业
1.默写民《出塞》《夏日绝句》。
2.一类似的爱国诗,选一首你感触最深的诗写体会。 
板书设计
写景:葡萄  美酒  夜光杯
凉州词                                  爱国豪情
          抒情:古来征战几人回
生:人杰  有骨气             
夏日绝句                        赞项羽,贬南宋统治者
死:鬼雄  有气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