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人文追求:宜居与乐居的家园——兼与东亚世界城市东京的经验比较
秦红岭
英文名字大全男【摘 要】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理念,不仅要抓住"世界城市"所要求的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控制性量化指标,更要强调从市民生活视角出发的宜居与乐居程度的人文发展指标.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人文追求出发,对比东亚世界城市东京的经验,阐述了世界城市的功能性宜居、伦理性宜居以及乐居的内涵,强调宜居与乐居的理想目标是创造人与自然、人和人相和谐的,具有公平、包容的城市精神与独特文化吸引力的人居环境.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期刊名称】《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27)001
【总页数】6页(P13-18)
【关键词】北京;东京;世界城市;人文追求;宜居城市
【作 者】秦红岭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北京100044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B82-058;F29
一个城市难以抵御的魅力既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吸引力,更在于其在多大程度上让市民感到生活的美好.作为国际性大都市高端形态的世界城市亦然,这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说文解字》曰“城,以盛民也”.亚里士多德讲:“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这些平凡而简单的常识道出了城市的本质,即城市之善,在其美好,一切为了人的美好生活,这是城市最根本的人文追求.今天我们所强调的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理念,不仅要抓住“世界城市”所要求的诸如国际金融中心、决策控制中心、国际活动聚集地、信息发布中心和高端人才聚集中心这些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控制性量化指标,更要强调从市民生活视角出发的宜居与乐居程度的人文发展指标,只有适宜人们居住并让人们感受到家园般幸福的城市,才是人们真正向往的世界城市.
1 安全与便利:世界城市的功能性宜居
iphone6 app store 打不开
究竟什么是“宜居城市”,它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是什么?对此学界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和权威的表述.国际上权威的宜居城市评估机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经济学家信息部”每年对全球140多个城市进行宜居城市调查,得分在80~100分之间表示是宜居城市.2010年全球有64个城市进入了宜居城市的行列(即得分在80分以上),世界城市纽约、伦敦、东京分别排在56、54、19名,都进入宜居城市之列.北京名列第76位.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机构美世公司(William Mercer)用39种指标对全球221个城市进行了宜居排名,2010年5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东京的宜居程度排名第40名,位列亚洲第二;北京的排名为114名.2010年6月,英国都市杂志《单片眼镜》评出25座全球宜居城市,东京名列第四位.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对“宜居城市”的表述是“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这主要是从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物质环境方面,即城市的功能性方面界定宜居城市的内涵.
显然,功能性宜居是宜居城市最基本的要求,它关注的是社会治安、环境质量、就业机会、交通状况、住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主要满足市民对城市的安全性、健康性、生活方便性和出行便利性等基本生活要求.从功能性
天津恒隆广场宜居的角度来看,日本首都东京作为一个人口超千万、城市功能高度密集的世界城市,虽然总体宜居水平不如温哥华、维也纳这些人口不到200万的城市,但已进入世界宜居城市之列,而北京离宜居城市尚有不小的差距,尤其表现在环境质量与交通便捷性方面.
无论世界上哪个城市,安全性高低都是评价城市宜居程度最基本的指标.因为没有了安全,“宜居”便成了一种奢谈.宜居城市的安全性要求是一个相当综合的概念.它涉及到市民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安全,如环境安全、饮用水安全、治安状况、交通安全、城市设防的公共安全等等.限于篇幅,本文主要阐述与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紧密联系的公共安全问题.2007年5月30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发布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中将公共安全度指标设定为两大方面,即有完善的预防、应对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的设施、机制和预案,以及城市政府对公共安全事件有较强的处理能力.与东京相比,北京在城市公共安全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公共安全设施和保障水平有待提高.东京是世界上构建全程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最成功的特大城市之一.一方面,东京构筑了全方位的灾害防范机制,城市规划也充分考虑各类防灾空地和设施的均衡分布,力图把大都市的安全隐患及可能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灾害相对频繁发生的城市,东京人树立了很强的城市安全方面的忧患意识,并通过城市中的各级社会组织与居民的共同营建以及形式多样的防灾培训,使城市综
三明景点合防范机制得到进一步强化.北京应借鉴东京经验,切实提高市民的防灾意识和危机意识,健全城市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方面的各项制度.
日常生活的便利程度也是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指标.宜居城市的便利性要素,首先是指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配套服务设施的齐全与分布合理性.不用全方位考察,单从市民所感受到的一些生活细节方面的不便,就能体会到北京的功能性宜居还有待提高.一般而言,菜市场、便利店、邮局、医疗服务设施、运动健身场所等服务网点,作为散布在城市机体上的日常生活细胞,应该在10分钟的步行路程内为宜,超过这个半径居民就会感到不方便.另外,服务于普通市民的日常休闲、健身、娱乐场所和设施的缺乏,以及分布不均衡也是影响城市宜居的重要方面.因此,宜居北京建设的着力点,不仅要让人们从宏观上感受到它的规模与气魄,更重要的是还要让市民从微观上、从生活细节上体会到它的舒适与方便.神奇宝贝第四部
东京在提升市民生活便利性方面的一些作法值得北京学习.有人说东京是被便利店包围的城市,基本上每走百米左右就可以看到不同品牌的24小时便利店.这些便利店往往集出售各类食品、日杂百货、代收水电等费用和邮递业务于一体,它们在东京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去过东京的人,大多都对东京街头巷尾无处不在的无人售货机印象强烈.这些各
式各样的无人售货机,彩明亮鲜艳,不仅为街道空间增添了一抹亮,同时也成为了方便市民生活的不可缺少的生活小道具.
其次,交通出行的便捷性.城市交通是城市基本活动的生命线,是否有方便快捷的交通直接影响着市民工作及生活各个层面.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交通拥挤、出行困难的城市是一个宜居城市.同时,交通条件的优劣还是反映城市形象的一项重要指标.交通状况是北京人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也是制约北京宜居性的瓶颈之一.相信每一位北京市民,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都饱尝过交通拥堵之苦.在各种问卷调查中,关于“交通”的选项均是北京市民最不满意的指标之一.由此可见,北京的城市形态还远远没有适应交通方式的变化,这不仅表现在交通拥堵问题得不到根本改善的现实,还表现在城市功能布局与交通系统缺乏协调、轨道交通体系不健全、各种交通工具之间换乘配合不方便、道路设施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
反观东京,和北京一样,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随着私人机动车辆猛增,同样出现过不堪重负的交通危机.凭借1964年举办奥运会的契机,经过20余年的努力,东京实施了一系列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措施,尤其是成功建构了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使东京的交通堵塞问题基本上得以解决.目前,东京圈的轨道交通密度和长度都居世界大城市首位,其轨道
交通客运负担率高达86%,在城区任何一个地方步行10分钟左右,均可到一个轨道交通站点,而且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和转换也非常便捷,使东京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建设在轨道上的城市”.
总之,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须首先关注城市安全、健康、舒适、便捷等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的民生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城市发展最基本、最底线的人文诉求.
2 公平与包容:世界城市的伦理性宜居
对宜居城市的理解,不能仅从功能性指标的角度界定,而缺乏人文层面的价值描述.古汉语中“宜”与“义”可以互训,“义者宜也”,宜即公义、公平之意.真正的宜居城市还是公平的城市、是和谐的城市、是面向所有人的包容性城市,它要让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每个人,不论他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居民;不论他是富裕阶层,还是中低收入或贫困阶层,都感到各得其所,拥有平等的工作、竞争与发展机会.反之,“缺少基本的平等是一种持续的力量,它足以抵消任何可能使社会变得和谐,使城市变得人性化的努力.”[1]
世界范围内宜居城市建设一直都关注和强调公平、和谐等人文层面的价值追求.上世纪60年
代日本经济起飞,以东京为中心的大都市圈迅速扩张,集中了日本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些人口大部分来自外乡.在这种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必须让外乡人感到被接纳,而不是受到歧视.为此,日本东京于1982年、1986年和1991年三次东京发展长期规划中,都提出要在“尊重人性”的基本理念下建设“家园城市”的构想,并将这一城市发展价值目标具体定为三大主题:一是把东京建设成“安居乐业的城市”,二是把东京建设成“生机勃勃的城市”,三是把东京建设成“可称之为故乡的城市”.[2]显然,这三个主题偏重于从社会和谐与市民的心理归属层面追求城市的宜居目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