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脚行记--乡情紫云--韦天罡
格脚行记--乡情紫云--韦天罡
乡情紫云(2023.第41期,总第652期)
作者简介:韦天罡
致青春个性签名布依族,1988年4月生,贵州紫云人。
格 脚 行 记
生蚝怎么保存在紫云南部的宗地镇,沿着紫罗公路一路向南,刚过湾塘村的地界没多远,于公路边上的达则组分路走左边,有一条通往毕岩组的通组硬化路,路是从半山的悬崖峭壁开凿出来的,大部分路段只能一车通行,只是偶尔有稍微能通过两辆汽车的地方才会设有错车道。沿着蜿蜒的通组路一直往大山里走,便是格脚,“格脚”一词是从苗语音译过来的,苗语发音为“杯纠(beijio)”。在宗地这个苗族集聚的麻山腹地,被称为“格脚”的地方有好几个,我问过当地的众,都没有能解释清楚其中的含义。
四月的麻山大地,艳阳高照。天空干净得像新娘子涂满脂粉的脸颊,没有一丝云彩。我与拙
荆驱车从湾塘村白刀组辗转到羊寨组,然后沿着紫罗公路赶往打郎村毕岩组的格脚苗寨,此行的目的是去看望居住在格脚的舅舅和舅妈。一路映入眼帘的皆是大山,车在山道上行驶,右边是悬崖峭壁,左边是万丈深渊,苗家人在大山之间稀薄的土地上栽种的苞谷已有尺余高,绿油油的点缀在荒凉的大山深处。山与山相望,地与地相连,高矮起伏的大山像是海面上涌起的怒涛,绿的苞谷苗则像是怒涛之间一湾湾平静的水面,有风吹过的时候,阳光折射在苞谷苗随风翻起的叶面上,极似夏日里微风掠过的水面上泛起的粼粼波光,在这极度缺水的土地上便会让人生出丝丝凉意来。世代居住于大山之中的苗家人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在石窝窝里栽种希望,沉默不言的大山也为世世代代的苗家人提供生生不竭的生存资源,尽管这些赖以生存的资源贫瘠而有限,大山却从未辜负勤劳淳朴的苗家人,在春日里种下的希望于秋季里总会有沉甸甸的收获。
多少年来,苞谷是苗家人唯一的口粮。在这多山少地无田的大山深处,苗家人世代以吃苞谷饭为主,苞谷属于粗粮,易饱腹、抗饥饿,吃苞谷饭长大的苗家汉子长得精壮而结实,苗家女子则长得水灵大方。心灵手巧的苗家妇女会在每年秋收的季节将苞谷籽用石磨磨碎,在青瓦木房的炉灶间用大铁锅蒸熟,撒上苗家人自制的酒曲,放置于大木盆中发酵,而后用来酿酒。酿制的苞谷酒口味醇厚平和,再用小米做成甜酒醪,装入纱布之中,与苞
谷酒一起放入酒坛里浸泡,月旬之后,启封开坛,十里飘香,泽微黄而又沁人心脾的小米酒便正式出坛,成为苗家人招待贵客的上好佳酿。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普及,特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勤劳淳朴的苗家人逐步走出大山深处,或远赴省外务工,或搬迁到县城居住,留守大山的多是上了年纪或不忍舍弃故土的老人,经济条件宽裕的他们已经不再以苞谷为主食,每年自家栽种的苞谷除了喂养些家禽牲畜以外,大多用来酿酒,这也大概是酒文化于苗家人的生活中传承不竭的缘由吧!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方向及前景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后,便到了舅舅家所居住的格脚苗寨,说是“寨”,其实也只不过是三五家居住的一个三面环山的自然小组。舅舅和舅妈知道我们今天到访,便早早地放下手中的农活从山上赶回家中,舅妈刷锅煮饭,在火塘边忙上忙下。舅舅则从屋后的鸡舍里揪出一只自家喂养多年的大公鸡,手起刀落,吓得身旁摇尾巴的大黄狗吐着猩红舌头赶紧跑开。
钢琴陪练课收费
趁大家忙着张罗午饭之余,我像一个刚过门初到夫家时的小媳妇,在房前屋后漫步打量着一切新鲜的事物。舅舅家的正房堂屋中间,并没有供奉香火。淳朴平实而又不善言语的苗家人是懂得感恩的,他们知道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更知道是谁带领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曾经饱受贫困之苦的普通人民消除了延续千百年的绝对贫困、步入了小康生活的
康庄大道,从感恩神明到感恩领袖的转变也见证了苗家人生活条件和精神信仰的转变。
年画的旁边贴着两位刚上高中的表妹的奖状,出生蓬门的两位表妹像舅妈一样勤劳善良,在放学回家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帮助父母照看羊和牛的她们,以超乎常人家孩子的毅力保持成绩在年级靠前,并在中考时因成绩优异获得镇中学500元的奖励,对于出生在大山里的苗家子女来说,是一件十分难能可贵的事情。两位表妹是舅舅和舅妈走出大山的希望,也是他们整个家族目前唯一的希望。《圣经》上说:“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而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的苗家人来说,与生活在城市里的普通家庭相比,大多时候上帝一开始就把他们的门窗都关上了,只是给他们留下了一道烟囱。在千千万万苗家子弟中,能从这道烟囱走出来的少之又少,这不光与生活环境有关,还与长辈们的思想观念有着莫大的关联。很多居住在大山深处的苗家子弟读完初中便早早踏入社会,或外出务工,或早婚生子,世代循环往复,他们有的家族甚至几代、几十代人都没有走出过大山。两位表妹无疑是这大山深处一对幸运精灵,凭着她们自己的不懈努力,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山里的格脚苗寨将会飞出两只金凤凰来,到时候眼前重重叠叠的大山便再也困不住她们,她们终将带着舅舅和舅妈一辈子的心血与付出,飞得更高、更远,带着苗家人的淳朴与善良融入到大山之外绚丽多彩的斑斓世界中。
吃过午饭,趁着火辣辣的太阳返程。眼前依旧是蜿蜒曲折的山道,依旧是重重叠叠的大山。我想,随着国家的惠农惠民政策越来越好,随着好学上进的苗家子弟越来越多,若干年后,横在眼前的大山终究会成为一代人的生活印记,岁月会为苗家人的子孙后代们让出一条宽阔而平坦的通天大道来!
主办:紫云自治县作家协会
编辑:杨小刚绿冬丝科
一审一校:杨小刚
二审二校:余惠
蛋包饭三审三校:王安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