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的战略选择
MACRO
宏观
22  小康INSIGHT CHINA
从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的战略选择
在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之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两大核心任务:一方面需要继续巩固全面小康成果,进一步提高全面小康水平和质量,使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另一方面需要加快实现从全面小康向相对富裕的转变,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提高全面小康质量仍需继续努力
在由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中
国需要始终瞄准现代化目标,进一步巩固夯实
全面小康成果,着力提高全面小康水平和质量,为最终建成中国特的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为什么还要进一步提高全面小康水平和质量?这是因为,小康社会是温饱社会
与富裕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即使当前中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但依旧处于小康社会发展阶段,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并没有跨越富裕社会的门槛,其经济社
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无论从发展阶段还是从全面小康短板和薄弱环节以及沿海地区的经验来看,在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后,尽管小康社会已经“全面建成”,但仍需要在一段时期内持续提高全面小康水平和质量,并逐步集聚力量,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向相对富裕社会迈进。从发展阶段来看,在进入“后小康”时代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将处于小康社会发展
阶段。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标志着中国整体上告别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在解决温饱和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上,真正整体迈入了全面小康社会(魏后凯,2020)。即便如此,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中国在经济发
文|魏后凯
今年国庆节放假放几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后,中国将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属于何种社会形
态?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使用“后小康”这一术语,并从不同视角探讨“后小康”时代的发展问题。学界使用的“后小康社会”概念实际上主要是指全面小康社会。一般认为,小康社会之后将是发达、富足、包容的富裕社会。因此,“后小康”时代是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后向富裕社会迈进的过渡阶段,也是由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迈进的必然阶段。在这一过渡阶段,整个社会仍将处于全面小康社会。只有越过这一阶段,社会才能进入到富裕时代(魏后凯,2020)。
全面小康社会是相对于总体小康社会而言
的,它是小康社会的高级阶段,也是由小康社会
走向富裕社会的转型阶段。2020年实现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只是中国整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起点。在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之后,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两大核心任务:一方面需要继续巩固全面小康成果,进一步提高全
面小康水平和质量,使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另一方面需要加快实现从全面小康向相对富裕的转变,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这两大核心任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很明显,从全面小康社会过渡到富裕社会无疑将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仍需要在各个
方面进行不懈努力。
2020年实现全
说明方法有哪些?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只是中国整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起点。
魏后凯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展、社会进步和民生福祉等方面都具有较大差距(许宪春、余航,2020),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看,目前全面小康建设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其中,农村地区是最突出的短板。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即使现有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但由于现行贫困标准不高,贫困家庭内生动力不足,要全面提高脱贫质量,减缓相对贫困仍需要长期不懈努力。
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国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与城市相比,目前农村地区实现的全面小康水平仍然较低,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仍然较大。
从沿海发达地区的情况看,浙江、江苏等地的先行探索为全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2015年,浙江省委就提出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并把“高水平”概括为综合实力更强、城乡区域更协调、生态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治理体系更完善(夏宝龙,2015)。继浙江之后,2016年
江苏省委也明确提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把发展水平更高、众获得感更强作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李强,2016)。中国各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2019年北京、上海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2.2万美元,江苏、浙江、福建等也超过1.5万美元,而最低的甘肃还不到5000美元。即使未来按照2016—2019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速(6.15%)增长,全国要达到江苏和浙江目前的水平,也分别需要9.3年和7.0年;而甘肃要达到江苏和浙江目前的水平,则分别需要22.1年和19.8年。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近年来各地经济增速已经在逐步放缓。另据采用《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精简版进行测算,2016年江苏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为96.2%,浙江为89.4%,广东为86.0%,而全国平均仅有63.8%,比江苏
省低32.4个百分点(黄瑞玲等,2018)。即使按照
高端逗比的游戏名
2015—2016年江苏省年均提高3.15个百分点的
速度推进,全国要达到目前江苏省的全面小康
水平也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从沿海地区
的经验来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巩固全面
小康成果,提高全面小康水平和质量依然是十
分必要的。
加快从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
从全面小康到相对富裕再到共同富裕,最终
大中国歌词建成具有中国特的共同富裕社会,将是一项
长期的艰巨任务。根据“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
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不仅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且要基本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这一点上讲,中国建
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也就是总体上建
成共同富裕社会的过程。而要实现建成共同富
裕社会的长远目标,首先必须打牢全面小康社
会的基础,重点是补齐短板和薄弱环节,切实提
高全面小康水平和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基
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
高品质生活为目标,以高效能治理为手段,以全
方位创新为动力,加快实现由全面小康社会向
相对富裕社会的转变。在实现这种转型的过程
中,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是重
要标志,而全方位创新则是根本源动力。
一是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当前,中国经济
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
质量发展是一种体现新发展理念,能够很好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实现发展
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发展
(杨伟民,2018)。在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之后,随
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中
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导向和根本要求。为此,必须
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建立完善高质
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筑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
大支撑体系,尤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
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考核、
人才支撑等,积极探索高质量工业化和城镇化从沿海地区的
滕王阁序 原文经验来看,在今
后一段时期内,
口袋怪兽金刚石继续巩固全面
小康成果,提高
全面小康水平
和质量依然是
十分必要的。
小康INSIGHT CHINA  23
MACRO
宏观
24  小康INSIGHT CHINA
之路,构建城乡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新发展理念下,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依靠创新和开放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全面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高质量发展这一概念尽管是在谈及经济发展转型时提出来的,但它具有更为丰富的科学内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思想,而并非仅仅局限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除了高效率发展之外,强调平等、可持续和安全
的协调发展、绿发展和安全发展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二是以高品质生活为目标。全面提高城乡居
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使全体人民能够充分享受
高品质的生活,拥有更多更好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始终是我们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高品质的生活,不单纯体现为整体的生活品质高,而且也包含了公平和共享的含义,能够让更广大民众最大程度地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入后小康时代,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过程中,必须围绕全面提升生活质量这一目标,加快推动实现由全面小康向相对富裕进而向共同富裕的转变。首先,要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核心,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全面推进健
康中国建设。其次,要持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改善收入分配,多渠道促进居民消费稳定扩大和加快升级。在改善收入分配中,最重要的是缩小不同体之间、城乡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
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此外,还要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尤其是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的短板,加
快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畜禽粪便和秸秆资源化利用、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村庄生态化整治。
三是以高效能治理为手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中国特的共同富裕社会的核心内容。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未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开启了新时代“中国之治”的新征程。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增强治理的有效性,实现高效能治理,走中国特的善治之路。高效能治理或者治理有效,是衡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依靠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实现由小康社会
向富裕社会的转变。在这种转型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全面提高治理效能。同时,要加大力度补齐治理体系中的突出短板,强化各领域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尽快弥
补各短板和薄弱环节的治理能力缺口。特别是,要进一步强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着力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尽快填补乡村治理能力的缺口。此外,要广泛吸引民众参与,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四是以全方位创新为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
的第一动力,也是实现由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的根本源动力。为此,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依靠全方位创新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促进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首先是更新观念,要超越过于强化物质生活内容的
狭隘思维,不仅要实现物质上的富裕,更要实现精神上的富裕,真正把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正以及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其次是科技创新,要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全面提高关键领域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建设相适应的现代科技创新体系,为加快实现由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第三是体制创新,要以市场化改革为导
向,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领域的体制改革,持续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形成内生发展型的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格局。
(本文选自《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0年第6期,
有删减)
责编鄂璠*************
创新是引领发
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实现由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的根本源动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