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ps一寸照片尺寸
律师从业资格证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经过两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历经11年再次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在教师节前正式公布。这是教育界的一件大事,为帮助大家了解有关情况,日前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师范司负责同志。
2022年冬至九九表100张好看不常见的头像 为何重新修订《规范》
《规范》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背景下修订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1985、1991、1997年先后三次颁布和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人民众不
仅要求“有学上、有书读”,而且进一步要求“上好学、读好书”。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对教师队伍师德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人民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的一个重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
《规范》修订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二、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三、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四、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五、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规范》
《规范》的基本内容是在继承优秀师德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教师职业特定的责任与义务做出的,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最基本要求。《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规范》的许多内容是《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相关条文的具体化。但《规范》不是强制性的法律,而是教师行业性的纪律,是倡导性的要求,但同时具有广泛性、针对性和现实性。如新《规范》中写入“保护学生安全”,这是由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自我保护能力弱的儿童和少年。对于未成年人体,教师应当负有保护的必要责任。
《规范》中的“禁行规定”是针对当前教师职业行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也是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而提出的,如“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等,但“禁行规定”也并非包括了教师职业行为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一个阶段提出一些阶段性的、可操作的、具体化的要求,能够使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明确要求,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不断提高促进师德水平。
贯彻落实《规范》需要强调什么问题
一、与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相结合。在把师德摆在首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的同时,需要从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加大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
活条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表彰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祝福新人的唯美句子 二、多方共同努力,互相配合。师德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贯彻落实《规范》也需要多方整体参与,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齐抓共管,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社会有效监督的良好工作局面。
三、在“实”字上下功夫。要制定实实在在的实施办法,形成制度、完善机制。
四、强调自律。
核心内容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
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丰捷)
贯彻师德规范 弘扬伟大师魂
——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座谈会举行
教师素质,师德为先。在第24个教师节前夕,由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联合召开的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座谈会在京举行,与会人员共话贯彻师德规范,弘扬伟大师魂。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
周济首先代表教育部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周济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师德素养,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事业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已经进入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新阶段,进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质量。新的发展任务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全国教育战线正在深入学习抗震救灾英模教师的先进事迹。在新的时期,学习贯彻《规范》,对于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人民教师高尚师德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济指出,《规范》修订工作坚持了以人为本、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指导性要求和整体性规定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其中,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各级教育部门和各中小学要全面准确把握《规范》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内容,努力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
周济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加强组织领导,与教育系统工会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学习宣传贯彻《规范》工作。要把贯彻实施新《规范》列入师德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和工作计划。要采取切实措施,把贯彻落实《规范》的情况作为教师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定期考核检查。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查内容。
座谈会上,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劳凯生、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小学校长谭国强、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曲莉梅、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先后发言。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王晓龙就发挥各级教育工会作用,以学习贯彻新《规范》为契机,积极推进师德建设提出了要求。
座谈会由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郭向远主持。抗震救灾英模教师代表、中小学教师代表、教育专家出席了座谈会。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北京市教委、教育部有关司局及直属单位的负责同志出席了座谈会。
贯彻师德规范 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
社保 转移——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座谈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在我国第24个教师节到来前夕,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当前,全国教育战线正在深入学习抗震救灾英模教师的先进事迹。学习贯彻《规范》,对于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人民教师高尚师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9月8日,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联合召开了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座谈会。本版今天摘登与会者的发言,希望对广大中小学教师学习贯彻新《规范》有所帮助。
做一名人民尊敬的教师
北京师范大学 顾明远
第24届教师节即将到来。此时学习贯彻新修订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着特别的意义。
真正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成熟的教师,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特别需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这种职业有着与其他职业不同的特点。教师的教育教学不是靠用什么工具来塑造人才,而是要靠自身的知识、智慧、人格来影响学生。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
慧的启迪者、情操的陶冶者、心灵的铸造者,因此,教师的思想情操、职业道德比任何职业都重要。
教师的职业道德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教师是教育者,同时又是普通公民。因此他首先要对祖国、对人民充满爱,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遵纪守法。教师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这就是教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具体表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