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1
《国际金融学》综合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于1997年1月14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三条对外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外汇的内容:(  )
A.外币现钞
B.SDR
C.外国公司股票
D.外币银行汇票
2.金本位货币制度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是 (  )
A.本国利率
B.政府信用
C.外汇市场供求状况
D.铸币平价
3.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7月2号从(  )开始。
A.菲律宾
B.马来西亚
C.印度尼西亚
D.泰国
4.下列哪个不属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内因(  )
A.经济奇迹下的行业发展不平衡
B.监管不力的过度金融自由化
C.较少的外汇储备使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较为脆弱
D.国际游资的冲击
5.1999年底,  (  )的签署是欧洲货币一体化道路上的里程碑.
A.《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B.《牙买加协议》
C.《欧元的法律地位》
D.《稳定和增长公约》
网页下载
6.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是以(  )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7.利率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有(  )
A.利率上升,本国汇率上升
B.利率下降,本国汇率下降
C.须比较国外利率及本国的通货膨胀率后而定
D.利率上升,本国汇率下降
8.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就丧失了(  )政策的独立性,而使用(  )政策来影响产出
A.财政、产业
B.货币、产业
C.财政、货币
D.货币、财政
9.(  )是继伦敦、纽约外的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
A.芝加哥
B.多伦多
C.苏黎士
D.日本
10.资本跨越国界的流动促进了银行业的国际化,(  )成为当今国际金融领域的一大趋势
A.业务构成单一化
B.混业经营
C.大力发展存、贷、汇业务
D.资产证劵化
11.在不同的汇率标价法下,远期汇率的计算方法不同,在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计算
的正确公式是(  )
A.远期汇率 = 即期汇率 - 升水
B.远期汇率 = 即期汇率 + 贴水
C.远期汇率 = 即期汇率 + 升水
D.远期汇率 = 即期汇率 +贴水
12.在外汇市场上,用自己的资金参与外汇的买卖,并且自己承担外汇买卖的损益者,成为(  )
A.外汇交易商
B.外汇投资机者
C.外汇经纪人
D.外汇实际的供应者与需求者
13.亚洲开发银行的总部设在(  )
血糖高怎么调理才会降A.日本
B.韩国
C.菲律宾
D.中国
14.提供条件最优惠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是(  )
A.IMF
B.世界银行
C.国际清算银行
D.国际开发协会
15.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        )
A.经常账户
B.资本账户
C.错误与遗漏
D.官方储备
二、多项选择题
1.外汇汇率的标价方式有(  )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美元标价法
D.外汇标价法
2.国际金本位制的作用有(  )
A.保持汇率稳定
B.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C.加强了美元地位
D.协调各国经济政策
3.浮动汇率制按照政府是否干预,可以分为(  )
A.盯住汇率制
B.无弹性制
C.自由浮动
D.肮脏浮动
4.国际货币市场包括(  )
apple id密码怎么改
A.银行短期信贷市场
B.短期证券市场
C.股票市场
D.贴现市场
5.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有(  )
A.资本供求
B.利率差异
C.汇率变动
D.政府经济政策
三、名词解释
1.黄金输送点
2.广场协议
3.爬行带内浮动汇率制度
昼夜不息的意思4.离岸金融市场
5.特别提款权
6.收入机制
7.名义汇率、实际汇率
8.美元标价法
四、简答题
1.通货膨胀(货币供给量、利率等)如何影响汇率变动?
2.现行牙买加体系的特点是什么?
3.无抵补利率平价与抵补利率平价的区别。
4.请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几种类型。
五、论述题
1.论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不可避免
《国际金融学》综合测试题(一)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DDDA        6—10  DCDCB      11—15  CACDA
二、多项选择题
1—5  ABC  ABD  CDA  BD  ABCD
三、名词解释
1.答案:黄金输送点(Gold Transport Point):指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汇率波动的上下界限。它包括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黄金输出点等于铸币平价加上在两国之间运送
单位黄金的运费和保险费及利息;黄金输入点等于铸币平价剪去在两国之间运送单位黄金的运费和保险费及利息。
2.答案:1985年9月,美国、日本、前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的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这就是有名的“广场协议”(PlazA、Accord)。
3.答案:爬行带内浮动汇率制度,指汇率围绕着中心汇率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浮动,同时中心汇率按照固定的、预先宣布的比率作定期调整或根据所选取的定量指标的变化作定期调整的一种汇率制度。
外地车进上海
4.答案:离岸金融市场,是在市场所在地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按照市场机制,从事有关货币存放和借贷交易的场所或营运网络。是从交易客体的角度来定义的。
5.答案:特别提款权,是按照基金组织会员国所缴纳份额的同一百比进行分配,然后即成为会员国的资产,它可与黄金、美元并列,作为国际储备的一部分。当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动用特别提款权,偿付逆差,也可用来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
6.答案:收入机制是指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国民收入下降引起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从而贸易收支得到改善。收入机制的自动调节过程可描述如下:国际收支逆差→对外支付增加→国民收入下降→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贸易收支改善。
7.答案:名义汇率,指官方公布的、或在市场上通行的、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汇率,它是银行买卖外汇的汇率或一般市场汇率。实际汇率,又叫真实汇率,是在名义汇率的基础上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汇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er=e ( P*/ P)
其中er为真实汇率,e为名义汇率,P*为外国物价指数,P为国内物价指数。由上式可以看到,真实汇率等于按外国与本国物价指数之比进行调整的名义汇率。
8.答案:美元标价法,是以美元为标准来表示各国货币价格的一种标价方法,即指用单位美元来折合成多少其他货币的标价方法。
四、简答题
1.答案:通货膨胀率低或物价稳定的国家,货币的对内价值相对稳定,因而其货币的对外价值也相对稳定;相反,通货膨胀率高或物价不稳定的国家,因为货币对内价值下降或货币对内价值不稳定,其货币对外价值就趋于下降或其货币对外价值也不稳定。下面我们具体讨论通货膨胀率高对货币汇率的影响。 具体来讲,在国内外商品市场密切联系的情况下,一国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就必然反映在经常账户收支上。高通货膨胀率会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引起出口的减少,同时提高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造成进口增加。另外,通货膨胀率差异还会通过影响人们对汇率的预期,作用于外汇市场。如果一国通货膨胀率较高,人们就会预期该国货币汇率将趋于下降,由此进行货币替换,把手中持有的该国货币转化为其他货币,造成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汇率下跌。
2.答案:(1)国际储备多元化。国际储备多元化突出表现为黄金非货币化,美元地位削弱,欧元、日元等货币在世界储备中的比例加大。(2)汇率安排多样化,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并。IMF不再统一汇率安排,而由各国自己决定。由于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和资本管制的逐步放松,国际间短期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已大大上升,各国国内外汇市场上的外汇波动也变得越来越颇繁和剧烈。(3)多种国际收支协调机制互相补充。①汇率调节机制。当一国经常账户收支发生赤字进而引起国际收支赤字
时,汇率便趋于下跌,于是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使贸易收支和经常项目收支得到改善。②利率机制的调节。即通过利率变动,使一国的实际利率与其他国家实际利率产生差异,从而引导资金流入流出,调节国际收支。③利用国内经济政策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一国进出口差额是由该国的储蓄与投资差额及政府收支差额决定的。要消除国际收支逆差,在经济政策上有两种选择:一是需求政策,即控制需求,实行紧缩政策,但常常伴随高昂的代价。④国际协调,通过国际金融市场的媒介作用、国际货币组织的贷款、监督和指导活动来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
3.答案:无抵补利率平价与抵补利率平价的区别在于:无抵补利率平价中存在远期和期货交易,即投资者投资不能对未来价格进行销定,且假定了投资者都是风险中性者。而抵补利率平价中则有远期和期货市场,且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者,他们对远期汇率的预期被远期市场汇率所取代,能对未来价格进行锁定。情组词
4.答案:1、货物贸易差额
2、贸易收支差额
3、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4、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5、综合账户差额或总差额
五、论述题
1.答案:(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致命弱点是没有办法解决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即存在“特里芬难题”: 基准货币(即当时的国际本位货币)发行国——美国的国际收支无论是顺差还是逆差,都会给这一国际货币体系带来困难。
(2)美国与其它西方国家经济实力比较的相对落后。 二战结束之初,美国以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绝对实力,成为新的世界霸主。但50年代的侵朝战争,60年代的侵越战争,造成了美国物力、财力的大量耗费,加之美国国民经济军事化,使其民用工业相对落后;同时,西欧、日本通过美国战后的贷款和经济援助,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不但夺回了曾被美国占领的国内市场,反而还占领了美国市场,使美国国际收支不断逆差。加之其巨额的海外军事开支、庞大的资本输出以及民用工业的相对落后,使美国国际收支逆差越来越大,海外短期负债急剧增加,远远超过了美国手中的黄金储备,引起了世界各国对美元的信用危机,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3)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积重难返。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可以利用其美元的特殊地位,用本币清偿国际债务。这使持有美元储备的国家的实际资源向美国转移,进而使美国对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等措施来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缺乏紧迫感,最终导致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积重难返。
(4)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效果并不理想: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是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但却没对汇率何时应作调整进行明确的说明。雷顿森林体系下,虽然还可以通过国际货币基金贷款对各国国际收支失衡进行调节,但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贷款数额有限,所以对国际收支调节的效果也不理想。
《国际金融学》综合测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货币价值对内下降,其货币对外价值也会下降
B.一国高通货膨胀率会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引起出口的减少。
C.一国通货膨胀率较高,人们就会预期该国货币汇率将趋于下降,由此进行货币替换,把手中持有的该国货币转化为其他货币,造成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汇率下跌。
D.一国高通货膨胀率会削弱外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引起进口的减少。
2.从外汇资金的性质和用途的角度来划分,汇率可分为(  )
A.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
B.基本汇率与套算汇率
C.贸易汇率与金融汇率
D.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
3.下列哪个不属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特征(  )
A.金融危机的孤立性
B.金融危机的综合性
C.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性增强
D.金融危机的破坏性增大
4.在一战之前,各国普遍实行的金本位制是(  )
A.金块本位制
B.金汇兑本位制
C.金币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
5.下列哪种汇率决定理论能很好的解释汇率的易变性。(  )
A.铸币平价理论
B.购买力平价理论
C.利率平价理论
D.粘性价格货币模型
6.最早提出购买力平价思想的是(  )
A.桑顿
B.李嘉图
C.卡塞尔
D.惠特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