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西绘画的融汇为小学美术带来的多样性
摘要:各种艺术创作不论用何种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其内在都有相同的一面。艺术的差异性和相通性是现当下引人注目的讨论话题。本文从通过与中国绘画殊途同归的西方绘画流派——
—后期印象派和中国绘画的比较,研究中西绘画、艺术的融会与贯通。并且把这种中西绘画的融合性运用到小学美术教育中,让孩子开阔眼界,接受新鲜、多元化的事物,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和美术创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多样性后期印象派中西绘画差异与相通
一、中西艺术异同——
—小学美术接受的多样性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分别生长于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它们之间的差异之处自然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绘画是这两个“枝杈”共同的“根”,也就是说,中西绘画都是绘画,它们之间的相通之处更是不言而喻。那么中西艺术具体有什么异同呢?
1.中西艺术的差异。
西方艺术多是摹仿自然,艺术作品倾向于写实。东方则是以描写想象为主,艺术作品更加倾向于写意方面。这两者各有长短:西方艺术,注重真实地、客观地再现事物,以自然规律和理性的思维为基础,所以往往形式感发达,从而缺乏情绪的表现,以至于出现机械的艺术。东方艺术,如前文所说喜爱写意,是主观压倒客观认识,所以有时因为形式的欠缺,反而不能畅快地表现情绪,极端的会导致艺术止步于无意义的消遣笔墨之中。可见,某种意义上来说,西方艺术之长正是东方艺术之短,东方艺术之所长是西方艺术之短,如果将这二者融合,取长补短,就会有真正的集内在情绪与外在形式为一体的艺术产生了。
2.中西绘画的差异。
西方的绘画作品,多是描写社会、历史或者是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国的绘画,倾向于描写个人、片段和抒情画意。这种差异性,与中西民族的个性、思想、风俗传统,乃至气候、地域等各种因素有关。
3.中西绘画的相通。
林风眠认为:“绘画的本质是绘画,无所谓派别也无所谓‘中西’,这是个人自始
就强力主张着的。”也就是本文开始所说
的,中西绘画虽然有体系、形式、表现方
式、表现媒介等众多差异,但是它们的本
质都是绘画,都是艺术,都是“度物象而取
其真”的艺术。
二、印象主义“远渡”中国——
—小学美
术表达的多样性
印象派的绘画对于小学美术的益处,
在日常教学中愈发体现。它的绘画风格注
重对象彩的真实还原,可以省略具体的
轮廓线和一板一眼的准确形象。小学美术
的对象是低龄的儿童,他们对眼睛观察到
的事物的准确性并不能很好的还原在画
纸上,经常在孩子们的作业中看到大树的
树干是一个长方形,穿了裙子的女孩子的
正确的上供摆放图片身体是一个喇叭形等等类似非常抽象、概
括的形象表达,这是孩子们纯真、质朴的
思维的体现,我们并不需要急于纠正他们
树干到底长什么样,所以我们可以将印象
派的特征融入进来,从彩的角度去帮助
孩子们创作美丽的作品,帮助他们通过绘
画认识世界。
例如有学生上课问到:“老师,这个马什么是松糕鞋
路应该涂什么颜呢?”我会问他:“你平时
见到的马路是什么颜?”他回答灰。“那
么再仔细回忆想象一下,如果路上有树荫
的影子,有落叶,有散落的石子,它又会是
什么颜呢?”孩子立刻就能明白,于是马
路不再是单调的一片灰,有星星点点的
黄代表了落叶,有一块块的咖啡、土黄
代表了石块,画面一下子丰富了很多。
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日常教学
中,我们将西方绘画中适合孩子的表达方
式融入进课堂,让学生们看到原来同一个
事物还有这么多表现的形式,打破传统的
固有认知,能很好地开发他们的思维,领
悟掌握美术的多样性表现。
三、如何让中西绘画的多样性进入
课堂
目前中国的小学美术教育多专注在
让孩子学会画某些具体的东西,要求他们
画的像、画的逼真,所以小学的美术课堂或
者是课外的各种辅导班大多采取让孩子照
着老师的范画去摹仿。其实,这与上文中提
丝瓜汤怎么做才好喝
到的中国传统绘画早已是背道而驰,与西
方绘画的重“形”表面上看倒是非常契
合,但实际上却又不是西方绘画那样真实
地表达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事物,而是在机
械地将别人眼中的事物搬到自己的画面
上,没有融入自己主观情感与认知。
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幼稚的。他们
见到的房屋不一定是笔直耸立的,他们见
到的大树不一定是绿的。但是社会功利
主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了学校的美术
教育发展。急功近利使美术教育偏离了正
确教育方向。家长以望子成龙的心态,让
孩子成为美术绘画神童的心态,为子女安
排美术学习。于是社会上各类的美术培训
班也应运而生,学校美术教育也急于出成
绩出作品参赛获奖。这就使纯粹的美术知
湖南全省达中度以上气象干旱
识和技法、技能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成
为教学追求的唯一目标。我们可以参考一
下西方同龄孩子的作品,和我们的孩子是
有很大不同的。
为了改善目前小学美术这种现状,我
认为我们完全可以用中国传统绘画那种
写意,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追求去教育孩
子们。课堂中,给孩子们欣赏中西绘画,比
如同样是风景,中国水墨的风景与西方印
象派的风景在表象上是完全不同的,孩子
们可以自由选择与接受,创作出来的作品
歪歪扭扭没有关系。教学中尊重学生,关
注每一个学生,给学生选择的空间,发展
学生的个性。同时,用中西绘画的差异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
生在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优势
自主选择,包括学习内容和方法等方面,
使学生大胆的表现和探索。
参考文献:关于团结的词语
[1]周积寅,史金城编纂.近代中国画
指纹锁前十名品牌多少钱大师谈艺录[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
[2]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3]杨景芝.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M].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4]格罗姆.儿童绘画心理学[M].北
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探究中西绘画的融汇为小学美术带来的多样性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徐若青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