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介绍】分享给身边的“詹”姓朋友
一、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据《姓苑》所载,周宣王封庶子于詹,称詹侯,建立詹国,其子孙以国为氏。下面由百姓通谱小编带领大家走进詹姓文化。
2、据《路史》所载,相传古帝虞舜封黄帝之后得詹(同瞻,备受尊敬)者,子孙因以为氏。
3、出自以官名为氏。据《百家姓溯源》所载,古代负责詹(占)卜的官职叫詹尹官,其后人有以官职命姓者,称詹姓。
4、据《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晋有詹嘉、郑有詹伯,均以邑为氏。
5、出自少数民族有詹姓。今蒙古、土家、台湾土著、水等民族均有此姓。
二、迁徙分布
两汉及其以前已有詹姓人落籍今湖北、湖南一带。当然,有史料表明两汉时期的詹姓大多
繁衍于古渤海郡、河间郡一带。两宋之际,詹姓见诸史册之名人甚多,且多为南方人。明初,山西詹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陕西、江苏、湖北等地。明中叶以后,随着我国航海技术的提高,闽粤等沿海之地的詹姓有渡海赴台谋生者。明末,满清军队屠川,造成川地人口锐减,后湖南、湖北之詹姓伴随湖广填四川之风潮入迁今四川、重庆之地。清中叶以后,詹姓分布更广,詹姓人东渡开基台湾;还有詹姓人扬帆南洋,远徙东南亚,播迁欧、美等海外各地。詹姓移居台湾及海外以明、清时期广东、福建、海南等沿海各省为多,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为侨居国和华侨华人团体作出了贡献。
鬼怪韩剧 如今,詹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其分布以广东、江西、湖北、台湾、福建等省为多,上述五省之詹姓约占全国詹姓人口的60%。詹姓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0.12%。
三、郡望堂号
寒山寺门票价格 【郡望】
渤海郡:汉代设置,治所在浮阳(今河北省沧州),后移治南皮(今河北省南皮东北)。
河间郡:汉河间国,北魏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省献县),后移治今河北省河间西南。
独生子女小了白了兔 南阳郡:秦国设置,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
【堂号】
詹姓的主要堂号有:“河间堂”、“奎光堂”、“洁身堂”、“继述堂”、“敦睦堂”、“敦复堂”、“永思堂”、“墩崇堂”等。
四、历史名人
詹嘉,春秋时, 晋大夫,护国大将军。公元前614年(周顷王5年)春,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
win10兼容性如何 詹桓伯,春秋时,周大夫 。公元前533年(周景王12年),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晋梁丙、张趯率阴戎伐颖。王使詹桓伯辞于晋。詹桓伯慷慨陈词,成语“裂冠毁冕”和“拔本塞源”即出自他“辞于晋”这段话。
詹何,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的弟子,善术数,传说坐于家
男儿当自强原唱中,能知门外牛之毛及以白布裹角。《吕氏春秋》:“故圣人听於无声,视於无形,詹何、田子方、老耽是也。”
詹雄,福州(今属福建省)人,唐末诗人。工诗,与陈黯等齐名。
詹琲,光州固始(今属河南省)人,詹敦仁子,五代时隐士。有文才,能诗。隐于凤山,号凤山山人。清源军节度使陈洪曾向朝廷举荐他,他固辞不就。
詹渊,建宁崇安人,宋代官吏。进士出身,授临江户曹掾。决狱清明,民有冤屈,皆其审决,时有:“宁为户曹非,不愿他官直”之语。累迁监车辂院。
詹泮,字少华,江西玉山人,明代官吏、诗人。正德十六年进士。章懋弟子,以讲学为己任。官至礼科给事中。诗文别具一格,有《少华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